李立振

广西贵港市近几年变化(贵港在中共广西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及重要贡献)(1)

三、劳五暴动是广西苏维埃运动的开端

一九二七年春,平南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县农会筹委会常务执委李修其领导新隆、七新、木村、竹客桥、富竹、周村、罗苏、岑村、良漠等十一个乡的农民,成立劳五区农会,反对苛捐杂税,开展“二五”减租,打击土豪劣绅。南昌起义后,广西地委委员宁培瑛率领容、桂等县一批革命青年,转移到平南新隆,与广东省委派来的陈平会合。他们以劳五区为基地,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扩大武装力量,开展土地革命和苏维埃运动的宣传。为了配合广州起义,广西地委根据广东省委“冬暴”指示,制订暴动计划,明确提出“革命的工人农民兵士联合起来,建立工农兵政权的广西”等口号,要求各地抓紧发动农民斗争,组织暴动,形成割据局面,以扰乱桂系军阀的后方。劳五区即抓紧军事部署。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宁培瑛派陈平率领武装,奇袭平山团局,毙伤团丁七人,缴枪四支,暴动首战告捷。随即准备组织二千人枪,以图大举。一九二八年一月十八日,平南县长马翼汉奉国民党广西省党部密令,纠集一千二百兵丁向劳五区进犯。陈平、宁培英以新隆参赞庙为指挥部,率军英勇御敌,浴血奋战三昼夜。二十日午后,敌调山炮轰击,李修其与一批战士壮烈牺牲;宁培瑛、陈平不幸被捕,先后英勇就义。这次战斗共殉难四十余人,其中共产党员十五人。劳五暴动公开以苏维埃革命运动的口号来宣传发动群众,把建立广西的苏维埃政权作为斗争目标,是广西苏维埃运动的开端,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陈平、宁培瑛、李修其等烈士的英勇业绩和献身精神永垂史册,光照人间。

广西贵港市近几年变化(贵港在中共广西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及重要贡献)(2)

四、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为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打下了基础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宣告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随后,广西陷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广西各地的党团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广西党的领导机关已不能在城市立足,与各地的联络也完全中断。

1927年11月广州起义后,中共广东省委派员到广西组织党建,建立了中共广西地委,恢复广西组织,重新开展工农运动。1928年1月,中共广东省委转达中共中央的命令,将广西地委改组为中共广西特委,书记由邓拔奇担任,归广东省暂行兼管。1928年春,中共广西特委抓紧整顿各级党组织,培训骨干,发展党员,收集武装。至1928年5月,广西各地的党组织得以恢复和发展,建立了桂平、平南、贵县、武宣、容县5个县委和梧州市委,成立了9个区委和89个支部,党员数量增至825人,为党代会的召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928年6月1日,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贵县圩心街广东巷的张国才家中(即现在的古榕路46号)举行。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召开党的秘密会议,主要是考虑贵县水陆交通方便,地理位置适中,党的群众基础好,屋主张国才当年也是中共地下党员,时任中共贵县党团联合县委委员,圩心街附近还有几位中共地下党员,张国才家里有可供随时疏散的秘密出口通道,是广西地下党组织在贵县城区设立的秘密联络站,安全系数较高。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广西特委委员和梧州、南宁、桂林、玉林等地的代表10余人。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决定成立党的领导机关,恢复各县、市党的工作,开展农民运动。会议由广西特委书记邓拔奇主持,党中央派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常委恽代英到会指导并作报告。

会议选举产生了新的一届广西特委,选出委员15人:朱锡昂、董铨汉、余少杰、雷荣璞(雷经天)、邓拔奇、黎赤夫、胡福田、黄启滔、黎国琼、包云初、李其实、陈桂、昌景霖、郭金水、麦锦汉。会议选出常委7人:朱锡昂、邓拔奇、雷荣璞、董铨汉、昌景霖、黎赤夫、郭金水;朱锡昂任特委书记,董铨汉任特委候补书记。

会议通过了《政治任务决议案》、《党务问题决议案》和《军事问题决议案》。

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极大地推动了广西省各方面的工作,为后来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创立打下了基础,在广西党的史册上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立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丰碑。

广西贵港市近几年变化(贵港在中共广西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及重要贡献)(3)

五、广西特委机关进驻白兰村和第八村,使贵港一度成为指导广西革命的中心

1927年8月,中共广西地委执行党的方针和上级指示,制定了发动梧州、苍梧、桂平、平南、容县工农武装举行“中秋起义”计划,准备在9月24日提前暴动,夺取梧州,以策应南昌起义大军回师广东。不料,起义计划被敌人侦悉。9月7日,梧州的国民党军警破坏了中共广西地委和梧州市总工会机关,逮捕了地委书记廖梦樵、组织部长黄士韬、市总工会委员长姚祝卿和革命群众百余人。廖梦樵、黄士韬、姚祝卿等数十人被杀害。至此,中秋起义流产,广西地委已无法在梧州立足,与南宁、柳州、桂林、右江等地的党组织也失去联系。中共广西地委委员兼宣传部长邓拔奇从梧州脱险后,转移到桂平、平南农村,和宁培英、黄一平、苏其礼重组广西地委,地委机关设在桂平县城附近的白兰村。邓拔奇任地委书记,宁培英、黄一平、苏其礼、胡福田、余济卿、余少杰任地委委员,隶属南方局领导。地委经过艰苦工作,逐步恢复了与恩奉特支和梧州、苍梧、桂平、平南、贵县、玉林、容县、武宣、宾阳等县支部,以及桂林县党团联合支部的联系。为了配合广州起义,邓拔奇在桂平县白兰村主持召开广西地委会议,传达中央和广东省委的指示,制定了冬暴计划和暴动工作大纲。会后,在地委领导下成立了桂平、平南、武宣、贵县、容县五个县委和10余个区委,开展以发动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为中心内容的宣传,发展农会,整训农军,先后组织领导了平南劳五暴动和武宣暴动,对新桂系军阀的屠杀政策进行了英勇抗击。1928年1月,中共中央命令,将中共广西地委改组为中共广西省特别委员会,由广东省委领导。邓拔奇、胡福田、苏其礼、余济卿、昌景霖任常委,邓拔奇任书记。特委机关仍设在桂平县白兰村。根据广东省委的指示,中共广西特委以整顿各级党组织、加紧训练干部、发展组织、收集武装为主要任务。特委在平南和桂平农村先后举办了10期党员骨干短训班,翻印《红旗》、《布尔什维克》等刊物,编印广西《特委通讯》,发给各县的基层组织,宣传党的政策,指导全省党的工作。1928年6月1日至4日,广西特委在贵县县城圩心街广东巷秘密召开中共广西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系统地总结了广西党组织自大革命失败以来的斗争经验教训,对加强党的领导力量,健全各地组织,推动全省革命斗争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根据斗争的需要,7、8月间,特委机关从桂平县迁驻梧州。

广西贵港市近几年变化(贵港在中共广西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及重要贡献)(4)

1930年初,在桂系军阀白色恐怖统治下,广西的共产党组织遭受严重破坏。1930年9月,中共中央南方局特派员吴茂祥到贵县,向贵县县委传达中央政治局关于《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同时宣布将贵县的党、团组织和赤色工会等机构合并,建立“贵县行动委员会”,指定陈岸为“行委”书记,并要求立即暴动,建立苏维埃政府和工农红军。10月中旬,南方局又先后派詹恒祥、陈春霖为特派员来到贵县。他们向广西党组织传达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南方局的指示,重建广西特委。10月底,詹恒祥在贵县县城主持召开会议,宣布成立新的广西特委,广西特委隶属南方局领导,吴茂祥任书记,黄德普、张第杰、麦锦汉任委员。特委机关设在贵县县城,不久后搬至贵县第八村。根据形势发展需要,1931年9月中旬特委机关迁到南宁。

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中共广西地委和广西特委先后进驻白兰村和第八村,领导广西全省的革命斗争,时间近两年,使贵港一度成为指导广西革命的中心。

广西贵港市近几年变化(贵港在中共广西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及重要贡献)(5)

六、贵县三里罗村会议实现了广西全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推动了广西抗日救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搜捕和杀害共产党人,全国处在白色恐怖之中,中国革命处于低潮。中共郁江特委遭受严重破坏而解体,特委委员只存下陈岸一人,幸存下来的党员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然而,共产党人陈岸、黄彰等仍坚持在郁江地区秘密开展工作。为了统一领导郁江地区的党组织,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迎接抗日救亡新任务,郁江特委委员陈岸经与贵县地下党负责人黄彰研究,决定重建郁江特委,并适时召开郁江地区党代表大会。

经过周密的筹备,原定的郁江地区党代表大会于1936年11月7日至8日,在贵县三里罗村覃增棋家秘密召开。三里罗村前有义渡江天然屏障,后邻丛山叠起的镇龙山。当年罗村大户覃增棋属开明人士,家有一幢青砖黛瓦的新三合院坐落在村子最西头。那里地处偏僻,隐蔽性好,外有密林,撤退容易。正是这些条件,郁江特委筹委会选择了罗村作为会议地点。

广西贵港市近几年变化(贵港在中共广西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及重要贡献)(6)

出席大会的有郁江特委筹委会书记陈岸、委员黄彰,以及陆川、北流、兴业、南宁、横县、贵县、桂林和右江苏区的代表共20多人,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派联络员李守纯同志到会指导并作报告。由于出席会议的代表超出了郁江地区范围,会前根据李守纯的建议,决定把会议的名称改为中共广西省代表大会,把原计划重建中共郁江特委改为成立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这个决定,后来得到中共南方临委的认可和同意。大会通过了关于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政策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广西省工作委员会(简称省工委),委员共7名。其中,给右江地区分配两名,推选黄桂南,留空一个后补。选出的6名委员分工如下:陈岸任常委、书记兼组织部长;彭懋桂任常委兼宣传部长;滕雪心任常委兼妇女部长;黄彰、陈湖光、黄桂南任委员。省工委机关设在南宁。

经过这次会议,广西重新实现了全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恢复了广西省党组织与上级中断了4年之久的组织关系,增强了广西各族人民抗日救国的核心领导力量,推动广西抗日救国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这在广西党的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完待续)

▍内容来源:贵港日报

▍图片来源:贵港日报 贵港市网信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