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是女权主义者看过印地语电影后的自然反应。

无论本月初上映的《真爱满屋3》剧情如何变化,该系列都体现了印地语喜剧电影中女明星的不必要性,反过来也体现了男性在宝莱坞的主导地位。每部《真爱满屋》电影里,阿克沙伊·库马尔和瑞提什·德希穆克都是核心主角,他们的女友或妻子则由一连串女演员轮流饰演︰第一部里是迪皮卡·帕杜科、吉雅·罕和拉腊·杜塔,第 2 部是阿辛和莎任·汗,这最新一部则是杰奎琳·费尔南德斯和丽莎·海顿。

如果丁尼生没有写景而是以宝莱坞为题材的话,他的诗可能是这样写的:“女人来来去去轮流转,唯有男人屹立不倒依然不变。”

宝莱坞帅哥(宝莱坞男性气概)(1)

《真爱满屋3》海报

图像礼貌 ︰ 取自 Facebook 的 《真爱满屋3》 海报。

凡是居住在或者在印度的印地语地区逗留过的观众应该对印地语电影里男性中心化的现象见怪不怪。语言往往能够揭示了很多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所以在这个根深蒂固的父权社会,银幕上重男轻女也不足为奇,因为男性mard这个词在印地语里还可解释为英雄,勇敢的人,战士和丈夫; 而且mard源自印地语单词mardaangi,意为大男子主义,男性气概。

所以,很自然地,男性在绝大多数印地语电影里占据核心地位,女性则通常扮演他们生活中的配角。大体上,主流印地语电影里的主角都是北印度地区,信奉印度教、上层种姓的异性恋男性,为了彰显他们的能力和意愿,他们被塑造为一家之主,是家里的唯一经济支柱和护卫者,如果他们是贵族还要去打仗,单枪匹马打败数十个暴徒或者疯狂追求女性。总之,他们就是 “mardaangi”的代表。

不管怎样,这是电影业的一个现状,在《假日》(2014)里,阿克沙伊·库马尔所谓的 “追求”索纳丝·辛哈就是跟踪她,甚至在公共场合强行亲吻她; 在《刺激》(2014)里,萨尔曼·汗被一群男舞者环绕着笑着用牙齿解开了费尔南德斯的裙子;而大多数的女主人公往往是全职太太和工作含糊不清或者从事传统“女性职业”的单身女性,她们的存在就是等待履行她们的配角职责,完全是男主角的附庸。

虽然理念一点点改变的迟缓进程令人恼火,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几年,尤其是 2016年的前五个月,我们看到宝莱坞对男性气概令人不安的传统定义已经发生了边际变动。

今年对“mardaangi“俗套论调最引人注目的挑战就是电影里出现了男同性恋。汉萨尔·梅塔执导、Manoj Bajpayee主演的《阿利加尔》和 Tanuj Bhramar执导、阿文·斯瓦米主演的《亲爱的爸爸》都以同性恋为主角。他们并不完美,但至少他们没有把同性恋者草率地划分为柔弱、滑稽或粗鲁的形象。一些人可能会指出,就像像 Onir 精彩的《我的兄弟尼基尔》(2005 年) 和《我是》(2011 年),这些影片商业空间太小,演员也更小众化。

宝莱坞帅哥(宝莱坞男性气概)(2)

《卡普尔父子》演员卡普尔父子的演员阵容。新闻 18 的图像。

但同样出现同性恋角色的《卡普尔父子》却并非如此,今年 3 月影片上映以来几乎受到普遍好评,已经实现了票房上的成功。历史会记得它,因为它可以说是第一部由主流制片人 (卡兰·乔哈尔)推出的,以没有任何刻板印象的同性恋为核心角色,由备受女性观众追捧的主流明星饰演的,具有针对性、面向大众市场的并非同性恋主题的印地语影片。

电影编剧兼剪辑 Apurva Asrani 强调这一趋势的意义时说:“这三部影片都没有羞于呈现他们的男主角,或者用童年创伤来解释他们的性取向。他们只是碰巧是同性恋。他们都有稳固的职业和激情,并不与他们的性行为有重叠。看到这些 “非墨守成规“ 的角色如此有尊严地呈现在银幕上很让人欣慰。

宝莱坞帅哥(宝莱坞男性气概)(3)

《阿利加尔》剧照落仍然。新闻 18 的图像。

Apurva Asrani 编剧的《阿利加尔》改编自Shrinivas Ramchandra Siras教授被憎恶同性恋的阿里格尔穆斯林大学停职的真实故事。他补充说:“几年前,作为 “一个男人“,男主角需要有一个妻子或女朋友。他需要被打造成顾家的传统男人形象。如果不这样,他就会被认为是“母亲最喜欢的儿子已经被宠坏了”。虽然这种离经叛道的男性也可以与“真正男子汉”的主人公共享银幕空间,但他只能扮演小丑,反派,最好也不过是一个跟班!而今天男性可以在银幕上哭泣、像Siras教授一样听着拉塔·曼吉茜卡的歌曲独自陶醉、 像法瓦·汗一样俊俏而且还与另一个男人长期保持关系,父亲和孩子们都知道终究有一天他们必须停止生活在谎言里。”

20 世纪 70 年代-80 年代在印地语电影中雄姿英发的大男子主义主角,经历了90 年代备受追捧的浪漫爱情回潮后,延续到本世纪余害不绝。长久以来,你已经很难看到会在妻子和女友面前不加掩饰流眼泪的男主角,他们都成了掌控各自生活中女性成员的仁慈老板,他们不会坦诚对待自己的缺点,甚至需要通过挥舞拳头或者死皮赖脸地让女人爱上自己来凸显男性气概。

除了对同性恋的敏感非典型处理,《卡普尔父子》对男性角色的塑造也很值得肯定。片中的两兄弟阿琼 (西哈夫·马贺拉) 和拉胡尔(伊姆兰·汗)还曾主演过导演沙昆·巴特拉2012年的电影《守护爱情》,这部影片不可想象地塑造了一个拒绝男性浪漫追求的女主角,对那些男主角来说很自然的台词,经她的嘴一说立刻变得很搞笑,例如“如果你是真正男子汉的孩子,就正视我。”

宝莱坞帅哥(宝莱坞男性气概)(4)

《等待》剧照

同样还有5月底上映,纳萨鲁丁·沙主演主演,阿努·梅农执导的《等待》。《等待》提醒了我们,现在老年男演员也可以担任更令人信赖的主角 — — 不只是阿穆布·巴克强 — — 他们不想扮演比他们真实年龄小20-30 岁的角色,就像巴克强在90 年代出演的那些很容易被遗忘的作品一样。但这场战斗比它看起来更艰难。满头灰发的阿尼尔·卡普尔,去年在卓娅·阿赫塔尔的《让心跳动》里饰演两个孩子都 20 多岁的年迈父亲,今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凭此角获得了所有奖项的最佳男配角提名。他虽然是影片的核心角色,但最佳男主角提名都被给了饰演他儿子的兰威尔·辛格。所以你看,在这一点上,即使是这部不寻常的电影,也要符合正统印地语电影对男主角的定义︰就像辛格,年轻 — — 符合标准、商业明星 — — 符合标准,他的角色爱上了一个由商业女明星扮演的年轻女子(安努舒卡·莎玛) — — 依旧符合标准。

宝莱坞帅哥(宝莱坞男性气概)(5)

《让心跳动》演员

不管她们的存在感多么微弱,到目前为止年轻的女性伴侣已经男主人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同性恋男主角的出现值得注意。“赢得“ 女人的情感, “使“ 女人坠入你的爱河是几十年来主流印地语电影里男性气概的一个重要标记。再加上一些戾气和流血,配方就完成了。

令人欣慰的是,新一代的编剧、导演和演员敢于挑战公式化的苛刻限制。可以说,西哈夫·马贺拉,伊姆兰·汗,法瓦·汗他们这些新一代演员可以无视规定的标准,因为他们正在站稳脚步,只有当具有影响力的男明星主演的电影经常决绝地反抗父权制的时候,真正的改变才会到来。嗯,年轻人有很多机会,他们的风险和实验最终可以测试出并影响着观众的口味,从长远来看,也使大牌商业明星对这些冒险项目不再那么望而生畏。

宝莱坞帅哥(宝莱坞男性气概)(6)

沙鲁克·汗《疯狂粉丝》

阿米尔·汗长时间以来一直因为定位准确、敢于制作题材另类但又有商业空间的冒险电影并能取得成功而受到赞誉,但他相对保守的同行沙鲁克·汗最近的选片却使印地语电影观众和制片商感到不安。在没有歌曲、低调的《疯狂粉丝》中,沙鲁克·汗同时扮演一个超级巨星和一个执着的粉丝 — — 他的表现获得了广泛好评 — — 但影片对他的群众基础来说似乎太具实验性了。而在导演Aanand L. Rai的新电影里,他还将饰演一个侏儒,只怕会让他的粉丝们更加不安。

几周前,导演编剧拉姆·戈帕尔·瓦玛在 Twitter上认为“巨星沙鲁克·汗变成普通粉丝,侏儒“是在犯错,会导致与卡马尔·哈森“把明星地位输给”拉金尼坎斯一样的结果。在最近的采访中,瓦玛坚持他的立场:“大明星不应该有为所欲为的选择余地,因为这关系到一部电影如何定位、出售、分销和公映。电影主题应该照顾到尽可能多的人,影片的花费和销售才会达到尽可能好的结果“。

这就是传统的宝莱坞智慧,你可以想象为什么赚钱至上的大明星通常避免冒险。

目前风头正劲的萨尔曼·汗和阿克沙伊·库马尔是秉承 “mardaangi“ 公式的最忠实拥趸,他们的女主角基本都是漂亮的花瓶或者无关紧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你还不能忽略一个事实,这两个男人都是现在印地语电影中一种几乎普遍的现象的先驱︰以身材骄傲的男性。

从一开始,电影里女性的身体就已被物化了。80 年代,宝莱坞开始持续挖掘观众对男性肉体裸露的潜在兴趣。萨勒曼和阿克沙伊已经使银幕上光膀子的男性形象完全被观众所接受,现在不努力塑造体质的男主角几乎是罕见的,不像过去的演员,体型马马虎虎 — — 有时甚至大腹便便。

但男性物化和女性物化在宝莱坞也是有区别的︰在印地语电影里所有年轻女性都被物化,而男性只在他们想要的时候被物化;男性在一个男性大权独揽的系统里做出他们的选择,而对女性来说,“选择“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词,因为甚至最大牌的女明星也不可能和她们的男搭档享受一样的待遇;而且目前为止男性物化在印地语影片里到也没有一个演员或角色像女性物化那样以非人性化的方式粗鲁对待。

尽管如此,在不损害他们的尊严的同时,必须承认,在这一方面前一阵子宝莱坞的男明星不仅吸引到了异性恋女性的目光也引起了同性恋男性的注意。今夏约翰·亚伯拉罕主演的印度版“大叔”《Rocky Handsome》打破了身材骄傲型男主角的许多限制,这部影片从头到尾展现了亚伯拉罕的俊俏身影。

宝莱坞帅哥(宝莱坞男性气概)(7)

《为爱叛逆》海报。

同样,4月上映的泰格·史洛夫与施拉达·卡普尔主演的《为爱叛逆》的海报,在物化问题上也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性别差别。一张海报里,施拉达·卡普尔坐着,从头到脚穿着一件夹克和牛仔裤,没穿衬衣的泰格·史洛夫则身着一件敞怀的夹克炫耀古铜色的矫健身躯。在另一张海报里,他赤裸上身站着,而穿着牛仔裤的卡普尔相对温和地赤裸着胳膊,她的胸罩、舒展的身躯则通过上衣侧面的裁剪展现出来。

可以对比这张海报与上面《真爱满屋3》海报里衣着完整身穿休闲装的三个男人和盛装打扮衣着暴露的三个女人的微妙差别。

这就是硬币的另一面,在印地语电影里炫耀男性身材,其用意不只是为了取悦观众的眼球,还有助于进一步彰显男主角的体能实力,这必须放在尽管多年来已经有所改善但重男轻女仍然严重的产业背景下来看待。

宝莱坞帅哥(宝莱坞男性气概)(8)

《基与卡》剧照

在这种情况下,印地语电影里那些片酬最高的男明星能够放得下自己在银幕上的男性气概吗,还认为看似刀枪不入战无不胜对自己的形象至关重要吗?在我们还在等待答案的时候,年轻演员阿琼·卡普尔在今年4月已经开辟了一个新话题,他在 R·巴尔基的《基与卡》里扮演一个事业有成的妻子(卡里纳·卡普尔·汗)的全职丈夫,而通过喜剧演绎也许是为了减轻对保守男性观众的打击。虽然这部电影口碑欠佳,它将男性角色设定于居家男依旧值得称赞,即使女权主义者没有在印度公共平台上对本片展开广泛讨论。

变革的缓慢步伐无疑令人沮丧恼火,但永恒的乐观主义者必须把这些看作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试探性迈出的每一小步。就像一般只有慈爱的父母们才会寸步不离地照看孩子,商业电影的变化也需要观众的耐心。

还有,没有人说过做一个女权主义者很容易。

原文:The changing face of ‘mardaangi’ in Bollywood: Men may now be gentle, gorgeous and/or gay [Anna MM Vetticad ]

谢绝转载,欢迎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