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值班回信:罗东来信,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被暗恋对象孤立?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被暗恋对象孤立(不停被介绍对象)

被暗恋对象孤立

本期值班回信:罗东

来信

亲爱的麦田好!

25岁,刚拿到律师证,处于工资低还很辛苦的阶段。我妈开始干涉我的感情生活,介绍了4个相亲对象,都不合适。最近这个更过分,年龄比我大五岁,刚加上微信聊天,称呼我“小 姓姑娘”,还有一些神奇的说话方式,让我浑身不适。我妈连对方基本情况都没弄清楚,只听不熟的介绍人说工资高长得高高帅帅就把我微信给对方了。然后我没主动理会对方,我妈就开始劝我年龄大一点更宽容,对方工资高、会做家务,吧啦吧啦。

今天对方又找我聊天,我问对方基本情况,对方非常不真诚,我又耐着性子问他本人基本情况。学历差太多,我觉得根本无法沟通,所以我又要想好体面的拒绝进一步语言交流的方式,不能伤别人的自尊心。

我明白相亲这种场合讲究门当户对,所以我从来不会要求对方有我所不具备的条件,硬件上顶多是相互弥补,软件上能够具备沟通的基础。也不是非要进行学历歧视,关键是对方学历低还不爱看书,说起话来特别让人尴尬。就因为这个事情,我最近一个月不想看到我妈也不想和她说话。她为什么要对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人进行信用背书呢?然后还不停地劝我让我去试试?我不想理她,我非常生气!!!

来信人:小茗

回信

小茗你好。

看到结尾处的三个感叹号后,可以想象你有多生气。其实换作是谁可能都会生气。

我也被爸妈介绍过对象。他们的介绍方式几乎完全是延续上一辈的,将孩子可相亲的消息告知邻里、亲戚和朋友,在熟人半数人之间传开去,随后共同搜寻可能比较合适的人,而这里的合适,有一部分也就是你说的“门当户对”,还有一部分是对方为人。他们在这个基础上去平衡、选择,哪些是自己的孩子配不上的,不作考虑,哪些是自己的孩子可能配得上并且对方也踏实可靠的,列入备选。

不知你的妈妈具体是怎样介绍的,但是你说你有个困惑,“为什么要对她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人进行信用背书”,那么我猜可能也是熟人或半熟人向她介绍的,她与他们彼此信任,由此判断他们介绍的男生也是可靠的、值得信任的。

同你一样,我也接受不了相亲这样的方式,无法接受在这个方式里被考核、被测量估分,尤其是会认为爸妈在此时可能并不完全了解我。我有这想法是因为和他们在一些观念上有不同的看法。

听他们介绍“对象”,我开玩笑地接过话题,在他们说可以先看照片时,我拒绝看任何一个人的照片,倒没有什么原因,只不过是因为不愿意看了后再去拒绝,不然和他们得围绕“什么是好”展开一番讨论。但是,他们的介绍是无法拒绝的,在这个过程自然也有个考虑是担心他们因此伤心。他们在微信里一说起对方就是开心的,传达的意思是人如何好、如何可靠。我自然也认同一部分,但是并不认为熟人或半熟人的介绍必然“可靠”,况且对“可靠”的定义不一样,对“可靠”的看重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每次也都到此为止,随后另起一个话题聊。

在这一点上,我和你遇到的情况相似。妈妈给你介绍的对象和你预期的有巨大差距大概也是这样产生的。我相信许多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本人过得好,而不是为了“早日解决终生大事”的脸面,遗憾的是,从“对象”到熟人或半熟人,再到我们的爸妈,每个环节都可能因为观念不一样导致信息出错,这还没有算上可能参杂其中的“夸大其词”,而这一切恰如刚才说的,因为熟人半熟人之间的信任,有你说的“进行信用背书”。好在,我像这样的状况前后加起来大概只有半个月,之后他们也就放弃,没再介绍了。

然而,自始至终,我没有生过气。不过,“没有生气”在这里却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你的生气反倒才是让我羡慕的。

当然,我和爸妈也确实原本就没有产生过一丝矛盾。上一次冲突还是在我上小学一年级。爸爸打了我,打完之后,他十分愧疚,当晚熬了个通宵,给我做了一个木制陀螺。上了二年级后,再无矛盾,至今连一句重话也没有过,也从来没有对我提过任何期望、要求。而我即便在青春期也从未对他们说过一句重话。这也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家庭关系。可是,我想表达的是,这只是不会生气的原因之一。

在爸妈介绍对象前一阵子,我刚结束了第一段感情。这其中如何结束的剧情像是电视剧。我在之后一直不太愿意去回忆。爸爸妈妈自此认为他们的人生是失败的,来自农村,无法为自己的孩子在城市买房,不断自责,当然也因此自卑。可是他们却藏着这些心态,笑着和我说着让他们开心的事。我当时只顾着自己,如果不是有亲戚提醒,一时也不可能注意到他们的变化。亲戚告诉我,妈妈和他聊天差点哭了。

在那段时间,除了分享让他们开心的事,他们和我说的经常只有一件事。妈妈担心我再也找不着“对象”,一是家在农村,二是我性格,三是她和爸爸见证了周围严重的性别失衡,除此外不知是否还有其他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和爸爸才决定也和其他父母一样为孩子“介绍对象”。当他们将消息告知周围人后,远近各处的介绍人接踵而来。爸妈选择的第一考虑因素是家庭条件,知道哪些人家是自家配不上的,以其他理由回绝。

爸妈在我眼里是非常开放且包容的,这不只是体现在他们的教育方式上,也体现在养育方式上,在老一辈普遍有“重男轻女”的环境中,他们年轻时能打破常规,给我做好看的裙子到处逛,不在乎老人家的意见。但是,在那段时间,我看到的是与以往有点不一样的妈妈,还有爸爸,他们被迫回到过去大多数人的意见中,为孩子相亲。

抱歉写多了一些,把话题转回来。我想说的是,这种介绍方法本身在现代社会有其致命缺陷,如果爸妈或亲戚介绍的对象“完全不合适”,并执意认为是合适的,让我们“可以先了解下”“先接触下再说”,当然是可以拒绝的,甚至是应当生气的。像你遇到的,妈妈完全信任对方的人品、能力,轻率地介绍给你,生气是自然的结果。可是我却做不到。因为在介绍对象的过程中,他们比任何时候都自卑、自责,只是不愿意讲出来,将一切藏着,和我说话永远是开心的。而我担心他们难过伤心,尤其担心他们暗自更自卑、更自责,是没有条件生气的。在一个比较自信的家庭中,没有这顾虑。

和以前的回复一样,我依然认为一封邮件其实回答不了怎样处理问题,看了你的信同样也深知给不出建议。不过,我很想回复,在同事发来的后台链接里选了你的来信。你的生气是非常自然的,也是应当有的。支持你。

末了再讲一个故事。

我去年收到过一条吐槽相亲的微博私信。发私信的博主说,亲戚为她介绍了一个男生,并且在介绍时对其夸得不得了,她原本不愿意去相亲,可碍于情面也难以推辞,只好交换联系方式,加上微信好友。然而,她在看完朋友圈后,无法忍受对方说的话、发的照片,差距过大,于是直接把对方删掉了。当然最终也就顾不上亲戚的面子了。她此前也发过私信,经常怀疑自己毕业后是否该留在家乡县城,许多事使她感到观念与周围格格不入,也因此,我差点误以为这件事也会对她造成困扰,结果并没有。无论是删除对方,还是不顾亲戚的面子,她都非常果断。有意思的是,她的这一段经历最初是打算用私信发给一位搞笑博主的,而不是我。所以她生气了,而且还非常释然。

最后当然也祝你能早日气消,和妈妈和好,和她沟通你的想法。祝你幸福!

回信人:罗东

本期麦田信箱就回复到这里,如果你有任何疑惑,生活上的,思想上的,欢迎来信~

来信地址:maitianxinxiang@163.com(就是“麦田信箱”四个字的全拼)

来信主题:阅读、工作、生活、情感…… 只要是你想说的,任何主题都ok

回信制度:我们会在每周末,刊发大家的来信(可匿名)与我们的回信。每周由编辑部的值班编辑回信,如果你有特别“钟意”的编辑,也可以指定特定的编辑回信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