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约了和D君喝茶谈闲天,结果D君姗姗来迟,愁眉苦脸。我便关切地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他这样地愁苦。

过了良久,看起来失魂落魄的D君,才喃喃地说:“坏了菜了,平时极少有机会见到的重要大领导,今天来办公室视察,问了我几个工作上的问题,我一着急,说错了话,事后部门领导严厉批评了我,都怪当时太紧急,我没有工夫想,如果给我时间准备,我不会这样急不择言的。”

我看着D君捶胸顿足后悔莫及的模样,不知道如何安慰他,默默地给他倒了杯茶。

(急不择言不是没有想的工夫)(1)

我边喝茶边陷入了沉思,我想到了鲁迅先生的名言:

“急不择言”的病源,并不在没有想的工夫,而在有工夫的时候没有想。

———《鲁迅》,《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

鲁迅先生真的是个神人,说话一针见血,直指本质。如果D君平常工作的时候,做事有条理,又善于思考和总结,遇到大领导突然问几个工作上的问题,又何至于“急不择言”呢?

常言道,真正的高手从不指望临场发挥,随机应变只不过是外人的错觉而已。普通人眼里只能看见高手临场发挥时的镇定自若,然后就盲目膜拜人家的应变能力,根本不愿意花心思侧面了解高手平时是如何思考和工作,更何况要求自己平时就坚持向高手学习。

(急不择言不是没有想的工夫)(2)

举个例子,很多人喜欢看战争题材的影视剧,特别喜欢那种战斗很精彩的,看得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其实战斗本身,就相当于临场发挥,双方主帅,双方将领,双方士兵的共同的临场发挥。

究其本质,这些获胜的精彩战斗,真的是靠临场发挥取得胜利的吗?真正组织和参与战斗的人,恐怕没人会这么认为。他们不可能寄希望于临场发挥来赢得战斗,相信他们在平常都是秉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原则,科学而又刻苦地训练;在战前都是反复勘测地形,收集信息情报,并把战场可能发生的各种状况,都提前仔细考虑并制定好了应对方案。

(急不择言不是没有想的工夫)(3)

记得《华杉讲透孙子兵法》这本书中说过,行军,宿营,训练都是战斗的一部分,甚至是比战斗本身更重要。但是,我们平常听得最多、看得最多的,基本都是战斗故事,很少行军故事,极少宿营故事,几乎没有训练故事。实际上呢?功夫都在没故事的地方。

思绪回到现实,我看到D君依然愁容满面,不住地唉声叹气。如果我只想安抚他的情绪,大可以在他面前埋怨他们大领导,搞什么突击提问,根本不给人准备的时间。可这有用吗?不找到根本原因并改变自己,相信下次大领导再来一次突击提问,他仍然还会“急不择言”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