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都要有通识教育(多数高校都在推行的通识教育教什么)(1)

查一下词条,我们不难知道“通识教育”的由来和目的,通识教育于大学来说,必须通过通识课程的安排来体现其教学目标。但是,我们看一下当下的通识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问题已经不是通识教育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现在中国几乎每个大学都设立了通识课程,甚至是核心通识课。但是,从课程的内容来看,大体上也就是一个专业课程的普及版或精简版。基本原则就是理工学生读点文科、社科,文科、社科读些理科的科普版。这有点类似,你买了一件唐装,配个西裤;或者是里面穿个比基尼,外面套个中山装一样。

大学四年都要有通识教育(多数高校都在推行的通识教育教什么)(2)

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通”和“识”两字上。在先秦的诸子百家时代,道统是学问的根本,好像就不存在于先人的问题之中。但是,通识之“通”是什么呢?通的应该是文理不同的思路方式,而不是通晓所有的知识内容。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同时也必须意识到我们必将进入人工智能的时代,记忆信息不是人类学习的最终目的,知识不可能被我们个体全部掌握,那么,“通”就是在于实现用少一些的时间来举一反三的能力。那么,识又是什么呢?简体字已经无法知晓字意了,看看繁体“識”,我们可以不难明白,“识”是关于言和音之间的分辨能力的表示。这里的言和音,应该是表示一种近似事物之间的分辨,言和音都是意的载体。“识”应该是一种认知和分辨的能力。当然作为一个连接起来的“通识”,具有共同概念上的一种知识能力,而不是知识,即使论及知识本体,那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常识”。

大学四年都要有通识教育(多数高校都在推行的通识教育教什么)(3)

对于现代学生来说,大部分都生活在城市中,长于互联网时代,对于知识性的文本了解或阅读其实不少于我们的时代,只是看的东西不同而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他们的生活实践已经被少子化、住校制、外卖等新时代的生活模式所瓦解,过去作为“常识”的事情,在现在孩子身上也不再是具备的能力。因此,实践技能的训练往往就被排除在学习之列,生活实践不仅是一种技能的掌握,更是人与人感情纽带的建立过程。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已经不会与自己的父母有共通的点了,因为现代的互联网已经牢牢掌控了我们的眼睛,使得我们已经看不见现实世界的细节了,读得到虚拟世界的言,听不到真实生活的音。这就是“识”能力丧失的开始,所以,我们常感叹现在的孩子“五谷不分”了。识能力的重新塑造在于个体动手能力的生活实践性和动手参与意识的培养,这不是说高大上的文化知识不重要,而是说,只有实践使得学过的知识得到切身的体悟。如果一种知识,不与实践或事件体验相结合,那么,遗忘也是转眼之间的事情。“把知识还给老师了”就是知识没有得到体悟而遗忘的感叹,这是人人上学后的深切体会。

大学四年都要有通识教育(多数高校都在推行的通识教育教什么)(4)

也许有人会借用爱因斯坦的格言说,教育就是你忘记了所学的知识留下的东西。那么,这又是什么呢?无疑,第一该是教养,第二,莫过于融通的思维方式。在古人眼里,就是孔子的问道,老子的道。庄子就在他的那个时代指出“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也许道术分就分了,分的目的是什么,分是为了认识世界的方法,但是不是世界的本体。如果没有最后融通合用的思想,那么我们只是做一个“盲人”的摸“象”认识,但是一个盲人应该理解另一个盲人的认识方式。你要以自己学得的方式理解他们学习的方式,理解其他学科的学习方式,这是道的本质。这里的记忆本身已经不是知识本体了,而是对世界整体的高阶的思维方式的问题。道是一阴一阳,于人的认识而言,是两向一体的思维方式。通的目的就类似于孔子的问道,问道训练就是可以在你忘掉专业之后,可以改行从业,快速融入的一种能力,是融会贯通的基础训练。学生求学,不止于立命层面的技,而懂得融通,融通也是借鉴的基础,才会意识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才会明了“功夫在诗外”的无用之用的意识。

大学四年都要有通识教育(多数高校都在推行的通识教育教什么)(5)

试想,一门心思专研自己专业,不问其他知识体系的,又有几人能胜任通识的教学?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专业有责任担当吗?如果一个哲学老师不关注社会事件、不关注科技进步,能讲到理工的方法论去吗?如果一个文学的教授不懂理科思维,能讲清楚“草船借箭”中诸葛亮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吗?我看,学生很难从中获得与自己的知识范畴或思维方式相关的链接关系,也就是没有找到融通的点。如果通识教学只是在知识补充上出发,那么,通识永远难通。因为,在学生眼里,这只是两个门类或两个学科的知识而已,网上搜一下也就可以了。在这个时代,知识不是知和识的结合过程,而变成了information了。人的大脑结构就是设计用来简化记忆的,记忆不是人最擅长的,那是电脑的长项。

大学四年都要有通识教育(多数高校都在推行的通识教育教什么)(6)

当下教学最本质的问题在于教育群体,往往都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很重要,而恰恰忘记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是额定而有限的,他们也就是四年,每天也就是8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庄子在“养生篇”里也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这也就是庄子知“道”的意义所在。其次,教育从业者也常常忘记了学术不是一样的,“学” “术” 是学问与实践,是知与行,就如言与音,不是性质一样的事情。当下大部分的通识教学内容没有多少在知识融通上面着力思考教学方式的改变,只不过多了几门课程而已,只是“学”的扩充而已,没有“术”层面的掌握,就不可能有“识”的增强。如果不能融通各专业之间的方法论和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关系,那么通识必然不通,认识就限于专业知识点而已,既不能为其他专业者提供思想借鉴,也不能为他们提供方法论探索、启发想象力,也没有专业实践体验。

大学四年都要有通识教育(多数高校都在推行的通识教育教什么)(7)

因此,通识教学的设计应该从专业领域的知识出发,从专业的研究出发,着力于与其他专业的一种跨学科的桥梁的架构探索,着力于专业研究对非专业者的影响和连接性关系的建立和探索,而不是就事论事的专业内人士的知识和学术方法传授。教学必须因“材”施教,设计课程必须基于对这些学习的对象是所谓的非专业或它专业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理解和考量。

通识教育在于融通的本质,在于将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藩篱打破,而代之以思维方式的融合,代之以文化本质的探索思考,代之以疑问和求证的精神培养,代之以具身教育的借鉴和启发。通识教育的目的正如马一浮在浙大歌词中写到“思睿观通”的境界,如果教师自身不能明晰“通识”的语义,那么,就难以跨出专业思考设计通识课程的脉络和教学方式。我们的教师若不通中西,也不识古今,能通识否?全人的教育不是要把各种专业知识塞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学会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理解专业之间的关联,用关联的思维去探索世界。格物致知,去格存识。


本文作者:沈华清,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浙大微讯社 倪瑜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