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使用的益生菌制剂大多数是由国内的公司研制的,基本上没有在国外使用。仅有部分国外公司研制的进口的益生菌在国内使用,比如妈咪爱亿活。国内制剂尽管使用的益生菌种类和国外相同,但菌株绝大多数和国外不同。菌株不同,其作用也存在差异。在全球市场上,益生菌主要应用于食品、膳食补充剂和药品三个方面。在国内益生菌主要作为药品在临床使用。

一、益生菌起源与概念1899年,法国一名儿科医生。首先观察到腹泻儿童的粪便中有一种“Y”字型的细菌比正常的儿童少,之后命名为双歧杆菌,提出了给腹泻患儿补充这类细菌以恢复正常的肠道菌群。但直到1965年才首次提出益生菌这个概念。之后,益生菌的概念不断完善,在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卫组织重新定义为:给予一定数量、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目前这一概念已经被全世界广泛使用。

便宜益生菌和贵的益生菌的区别(您知道这么多益生菌的产品)(1)

二、益生菌的药效学特点1. 菌株特异性同一菌种不同菌株疗效或者是作用是有差异的。比如双歧杆菌为一种菌属;下面分为许多菌种,乳双歧杆菌只是双歧杆菌属下的一个菌种;菌种下面又分为多个菌株,而乳双歧杆菌Bi07为乳双歧杆菌其中一个菌株。2. 剂量依赖性需要足够剂量才能够发挥药理作用!与其他药物的标识不同,益生菌的剂量是以每片或者以每袋含有活菌数量,即CFU来标识的。我国药典只规定了所含有的活菌素的最低剂量,没有设置上限。由于每种药物含有的益生菌菌株不同,其作用存在差异。因此对不同益生菌剂量高低进行比较是欠缺科学依据的。比如国外研制生产的益生菌药物的活菌素一般高于国内的10倍甚至几十倍,使用剂量也明显高于国内。但是并不建议由此来进行比较,因为应用的菌株本身就不同,两者是没有可比性的。

三、益生菌的分类益生菌制剂根据所使用的微生物不同。分为细菌制剂真菌制剂。细菌制剂又可根据菌株的来源和作用机制分为原籍菌制剂共生菌制剂。

1. 原籍菌制剂

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原籍菌群,服用后可以直接补充原籍菌,发挥作用。

最常见的原籍菌是双歧杆菌,它是结肠主要的原籍菌。其作用机制与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基本相同。来说外源性的双歧杆菌摄入后,能够在胃肠道成活,但菌株的存活能力是有差异的。比如新生儿研究提示,短双歧杆菌的存活率要高于长双歧杆菌。

另一个重要的原籍军为酪酸梭菌,酪酸梭菌制剂早在1944年就在日本上市,进入临床应用。酪酸梭菌以芽孢形式存在。体内外研究表明,在胃肠道里不容易受胃酸、胆汁的影响。口服摄入的酪酸梭菌通常在小肠上端萌发,主要在小肠的远端和结肠生长繁殖。它和双歧杆菌类似,当终止摄入外源性的菌株后,大约1周的时间粪便中就不能够再检查出菌株了。但和双歧杆菌不同的是,体外试验证明了酪酸梭菌可以耐受青霉素、头孢菌素等抗生素。

原籍菌制剂为:丽珠肠乐、培菲康、贝飞达、金双歧、 思连康、普乐拜尔、聚克、常乐康、阿泰宁、常立宁、适怡、米雅 2.共生菌制剂菌株来源于人体肠道以外,与人体原籍菌有共生作用,服用后能够促进原籍菌的生长与繁殖,或直接发挥作用,如芽孢杆菌、枯草杆菌等。

共生菌制剂为:妈咪爱、美常安、整肠生、促菌生、源首、爽舒宝

3. 真菌制剂目前主要是布拉氏酵母菌,从东南亚荔枝和山竹中分离得到,其作用机制类似原籍菌制剂。

真菌制剂为:亿活国内使用的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布拉氏酵母菌和枯草杆菌等,尽管使用的益生菌种类和国外相同,但菌株绝大多数和国外不同。

便宜益生菌和贵的益生菌的区别(您知道这么多益生菌的产品)(2)

四、药代动力学特点益生菌进入体内主要有吸收、代谢、清除几个过程。

益生菌作用部位在胃肠道,尤其是结肠 ,因此给药途径可以是口服或者灌肠。国内还有一种阴道用的乳杆菌制,可补充阴道内正常的生理性细菌,主要用于成年女性的细菌性阴道病。胃肠道是益生菌作用的部位,一般不会出现经胃肠道吸收或者细菌迁徙所致的感染,但在机体免疫能力严重受损的情况下,病株是有可能迁徙移位引起感染,这在国外已有相关报道。现在研究认为,益生菌是不可能永久定植在肠道的,通俗地讲就是一般不会永久附着于肠道。益生菌摄入后一般在肠道存活1周左右,即随粪便排出,大多不超过2周。菌株的清除和排泄可受:酶、胆盐 、胃酸及抗生素的影响。当给予口服抗生素或者是抗生素经胆汁大量地排出,比如头孢哌酮,那么胃肠的药物浓度就会比较高,通常会对肠道细菌有显著的作用。

五、益生菌应用风险如存在免疫抑制、早产、中心静脉导管、空肠造口术等危险因素时,我们使用益生菌时,需要慎重,避免益生菌导致的相关感染。比如国外有报道心脏瓣膜病患者使用乳扞菌时,引起了乳杆菌相关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这些都值得我们注意和警惕。

如果存在危险因素,经医生和药师权衡利弊后建议使用益生菌制剂,建议尽可能使用原籍菌制剂。 因为原籍菌来源于健康肠道,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生理功能;,较共生菌制剂和真菌制剂而言,理论上讲安全性相对要更好一些。

高质量的有明确生产和保存条件的菌株,才能保证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我们国家的益生菌制剂基本都是以药品的形式存在,建议大家选购的时候,尽量选择干燥的粉末样制剂,制剂中不含糖、奶和麸质等添加物。

便宜益生菌和贵的益生菌的区别(您知道这么多益生菌的产品)(3)

六、益生菌如何服用?

为了让益生菌进入肠道后,在功能上能够产生有益的作用,那么益生菌必须是活的微生物。这就要求菌株经过培养、生产和贮藏,在使用之前仍然保持存活和稳定。进入胃肠道后,能够耐受胃液、胆汁和胰酶的消化,维持活性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益生菌才能对人体产生有益的作用。

建议空腹服用(饭前至少提前半小时,饭后至少1-2小时后),因为进食后,消化食物所需的胃酸会增加,会消灭摄入的益生菌。最好在睡前服用。

当代益生菌领域大多使用干燥休眠技术,可使得益生菌活菌数量稳定。使用前用温水调和即可。温水建议不要超过40度。兑水后建议尽快服用,减少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另外药品的保存尽可能按说明书要求的保存,保证服药前菌株是活体微生物。

便宜益生菌和贵的益生菌的区别(您知道这么多益生菌的产品)(4)

七、益生菌临床中的应用现状与研究的深入程度密切相关的。目前腹泻病是益生菌最主要适应证,应用和研究最为深入,特别是急性轮状病毒腹泻效果比较好。炎症性肠病(IBD)、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益生菌应用的热点,多数报道肯定了积极效果,但也有无效的报道。有争议适应证包括预防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医院获得性感染、腹部外科术后感染及预防过敏性疾病,国内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理性新生儿黄疸、母乳性黄疸和婴儿肝炎综合征研究取得了积极效果。目前尚无有关益生菌使用疗程的具体规定,不同疾病疗程不同。

总结:益生菌对于人体的益处只适用于特定的菌株剂量和特定的情况,它对健康的肠道菌群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摄入后常表现为特定的菌株短暂的增加,而且摄入的菌株不可能在肠道永久的定植。健康人完全没有必要去服用益生菌。对疾病本身而言,我们重视对因治疗,益生菌只是辅助治疗的手段而已,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值。目前国内外应用的菌株存在差异,治疗应参考国内的临床研究结果和指南推荐。#好医生为健康护航##健康科普大赛#请关注我,并请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