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下载知识的“软件”,却不更新思维的“系统”

与老一辈人不同的是,我们大部分的80后、90后都在职场上打拼。许多上进的小伙伴在工作几年后会选择读MBA、MPA,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另一方面也能丰富自己的管理实践能力。

如何更好地提升在工作中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小师兄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但是,每当深陷繁重且琐碎的工作中时,自己很难保持清醒的头脑,还是习惯用老一套的思维模式去处理工作,学到的那些管理学知识很难发挥出来,工作效率也很难有所提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经过不断地反思,自己慢慢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应试教育下的我们习惯去掌握一个又一个的知识点,却没有学会如何构建并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这就导致我们貌似学了许多知识,却没有内化形成自己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系统。

以MBA学习为例,当我们试着用管理学的视角去看待工作时,会发现很多吐槽和抱怨的问题背后都有着管理学的逻辑内涵,也都有与之相应的处理方法。我想把这些学习过程中的思考用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记录并呈现出来,去提醒自己努力做一个工作、学习中的有心人,这也是我写作这个系列的初衷。


出场人物介绍:

小白:职场萌新一枚,90后,能力和颜值处于平均水平,偶尔爱抱怨和吐槽。

老贾:小白的直接boss,70后,老派、仁义,但理解不了现在的年轻人。


场景4:

工作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对吧。

这不,小白在筹备供应商大会的工作中又遇到了难题。

原因是会议筹备中涉及多个部门的参与和协作。例如,需要向办公室申请具体的会议室使用时间、申领会议用品并发布正式会议通知等;起草会议材料需要财务、生产等各个职能部门提供相应的数据和内容;原本计划好的会议流程需要临时增加其他部门参与的环节;会议现场需要借用其他部门的同事帮忙等等。小白人微言轻,根本调动不了这么多资源来协助自己的工作。处处碰壁的小白只好向老贾请求援助。

“小白,你要成立一个工作小组嘛。你建个微信群,把大家都拉进来,我帮你跟各个部门沟通。”老贾显得很有经验的样子。说罢,老贾就给各个部门boss打了一轮电话,又是称兄道弟,又是团结友谊的…总之,老贾一顿操作猛如虎,小白的微信工作小组是建起来了。

在老贾的帮助下,会议筹备的各项工作又开始向前推进了。可是好景不长,因为各个部门都很忙,大家手头上的工作也不少,小白安排的工作进度其他部门的小组成员总是能拖就拖,要不就推诿扯皮、糊弄了事。再这么拖下去,肯定会影响这次供应商大会的顺利召开。

这次老贾没办法,只好搬出大boss。

大boss在联席会议上淡淡的说道:“这次供应商大会对公司未来发展十分重要,要集全公司之力把它开好。希望各部门都高度重视,抓好落实,不要掉链子。”

然后,一切问题都解决了。

中单职业选手第6话(小白lǎobǎn)(1)


管理学小贴士:

观点:在一个组织中,先有共同目标再谈分工与协作。组织的领导者应提出组织的共同目标。

方法:在日常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牵扯面较广、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解决的事项。很多企业通常会采用成立临时性工作小组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但在临时性小组中经常会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大家都觉得这不是我的份内工作,小组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请高层级领导出面明确小组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再确定小组内的职责分工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大家目标不清、责任不明,在本身工作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就更容易忽略这类临时性小组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