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理论知识(看这一份就够了)(1)

目录

第一部分 火灾扑救安全简要提示内容

1.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民用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3.多层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4.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5.施工中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6.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7.城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8.宾馆、酒店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9.大型商(市)场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0.影剧院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1.网吧、游艺厅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2,医院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3.体育场(馆)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4.博物馆、展览馆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5图书馆、档案馆档案馆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6.学校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7.电视广播台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8.幼老场所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9.候车(机、船)楼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0.危化品储存罐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1.化工装置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2.危化品运输车辆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3.大跨度大空间(仓库)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4.特高压直流换流站(油浸式变压器)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5.汽车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6.船舶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7.冷库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8.森林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29.厂库房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30.粉尘场所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31.锂电池汽车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32.堆垛火灾扑救

33.动车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34.飞机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第二部分 应急救援安全简要提示内容

1.地震救援安全提示

2.车辆等交通工具事故救援安全提示

3.危化品泄漏事故救援安全提示

4.受限空间(深井、污水管道等)救援安全提示

5.水域(洪水、内涝等)救援安全提示

6.建筑物坍塌救援安全提示

7.山体滑坡(泥石流)救援安全提示

8.台风灾害救援安全提示

第三部分 社会救助安全简要提示内容

1.取钥匙安全提示

2.取蜂窝安全提示

3.冲马路安全提示

4.送水安全提示

5.高空取物安全提示

6.抓动物安全提示

第四部分 其它安全提示内容

1.抗洪抢险十项安全措施提示

2.“七个凡是”安全提示

3.车辆安全七项铁规提示

4.灭火救援作战安全十项铁规提示

5.涉疫警情安全提示

第一部分 火灾扑救安全简要提示内容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车辆到场后遵循安全有序的原则选择停靠位置;

2.指挥员到场后充分利用消控室进行火情侦查;

3.利用“以固为主、固移结合、内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战术措施。

民用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出警途中及时询问周边水源、建筑、人员被困等情况;

2.到场后,做好现场警戒、断电等措施;

3.加强安全员设置,处置过程中时刻关注梁柱、墙体等部位,防止倒塌受伤。

多层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做好触电防范。2.当心燃气泄漏。3.防止塌落踏空。4.防止轰燃回燃发生。5.避免烟气伤害,内攻人员原则上不得采取从着火层上方缓降的方式进攻。6.注意架梯安全。

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熟悉建筑结构和功能布局,科学选择进攻路线。

2.加强安全防护,储备足够的气瓶,敷设救生照明线,加强通信联络,全程掌握内攻人员情况。

3.内攻行动要依托防火分区、承重墙设置进攻或堵截阵地。

4.火势突破建筑外壳,有建(构)筑物、外部装饰物坍塌风险时,不得内攻,减少建筑周边人员,保持安全距离。

施工中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车辆停靠与建筑保持适当距离,严防高空坠物;

2.外围登高作业时,要用安全绳进行保护;

3.内部进攻时,要注意楼板上有无上下贯通的孔洞,尽可能靠近墙体行进。

文物古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灭火战斗的全过程必须迅速、安全、彻底;

2.要充分考虑现场水源的充足;

3.当出现倒塌症状,应立即组织撤退。

城市地下建筑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必须编组开展作业。内攻人员必须编组行动,形成梯次掩护,落实出入口安全管控,记录进出人员、时间、气瓶压力等信息,提醒安全注意事项。

2.合理选择进攻路线。内攻灭火前应熟悉地下建筑内部结构、布局等情况,内攻路线尽量选择上风、进风口或烟量少的出入口进攻,减少烟气对指战员的伤害。

3.防止爆炸造成伤害。扑救地下车库火灾,应加强对油箱和汽车轮胎的冷却保护,避免发生爆炸造成灾情扩大和人员伤害。

4.保持通信联络畅通。对信号干扰大,影响内外通信的,应设置中继装置,保障通信联络不间断,全程掌握内攻人员情况。

5.谨慎实施内攻行动。对高温浓烟积聚、内部情况不明时,应采取灭火机器人开辟通道等方式,枪炮协同推进灭火。

6.确保封堵区域安全。使用高倍数泡沫窒息灭火前,必须确认灌注、封堵区域人员已全部撤离。

宾馆、酒店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指挥员到场后充分利用消控室进行火情侦查;

2.在搜救被困人员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在分工明确后以组为单位有序组织实施;

3.现场要确定撤退信号,明确紧急救助小组。

大型商(市)场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加强火情侦查,确定内部电源是否切断、是否存有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

2.深入内部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优先选用消防电梯作为进攻途径;

3.要留有预备机动力量,实时组织紧急救助准备。

影剧院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要有序组织人员疏散,防止发生踩踏;

2.深入顶部进攻灭火时,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坠落;

3.安全员设置要合理,能时刻关注建筑顶部情况;

4.要留有预备机动力量,实时组织紧急救助准备。

网吧、游艺厅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要有序组织人员疏散,防止发生踩踏;

2.深入顶部进攻灭火时,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坠落;

3.安全员设置要合理,能时刻关注建筑顶部情况。

医院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火情侦查时,要区分传染区和普通区,进入传染区时,要穿戴封闭式防护服,事后要进行全面洗消;

2.在扑救医院核放射科或辐射装置时,要佩戴防核防化服;

3.扑救医院高压氧仓或有氧气管线的病房时,要做好防爆措施。

体育场(馆)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内部进攻要做好梯次掩护;

2.破拆外墙窗户或玻璃幕墙时,要注意防止碎落的玻璃伤及人员;

3.要充分利用出入口,承重墙、柱等为依托设置水枪阵地。

博物馆、展览馆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内部进攻要做好梯次掩护;

2.破拆外墙窗户或玻璃幕墙时,要注意防止碎落的玻璃伤及人员;

3.现场要确定撤退信号,明确紧急救助小组。

图书馆、档案馆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内部进攻要做好梯次掩护;

2.破拆外墙窗户或玻璃幕墙时,要注意防止碎落的玻璃伤及人员;

3.现场要确定撤退信号,明确紧急救助小组;

4.要充分利用出入口,承重墙、柱等为依托设置水枪阵地。

学校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到场后,做好现场警戒、断电等措施;

2.在搜救被困人员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在分工明确后以组为单位有序组织实施;

3.进入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内时,要提前做好防爆措施。

电视广播台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到场后,做好现场警戒、断电等措施;

2.在搜救被困人员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在分工明确后以组为单位有序组织实施;

3.进入危险化学品实验室内时,要提前做好防爆措施。

幼老场所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到场后,做好现场警戒、断电等措施;

2.在搜救被困人员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在分工明确后以组为单位有序组织实施;

3.要合理设置安全员,加强现场安全提示。

候车(机、船)楼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提前设置好警戒区域,控制好现场局面,有序组织开展人员疏散;

2.提前做好医疗救护准备工作;

3.做好个人防护。

危险化学品仓储场所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合理设置阵地。参战车辆停靠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车头朝向撤离方向,严禁停靠在地势低洼处和窨井盖、下水道附近,并与现场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得贸然进入厂区、库区。

2、谨慎强攻近战。现场情况不明,正在发生爆炸或可能发生爆炸的,不得强攻近战;对现场情况比较清楚,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产生灾难性后果,经研判现场具备作战条件的,可以组织进攻。

3、正确选用灭火剂。合理选择灭火药剂,有毒气体火灾应用雾状或开花水流稀释;可燃液体火灾应用泡沫覆盖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应用二氧化碳和干粉扑救;遇水燃烧或活泼金属火灾应用干粉、沙土、水泥或特殊灭火剂覆盖灭火,严禁射水。

4、加强安全防护。必须按危险等级穿着相应的防护装具,进攻路线应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进入,视情采用喷射器具变换射流进行掩护进攻;水枪手尽可能利用墙、柱等掩体,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视情选择大口径水(泡沫)枪(炮),内部情况危险时,应设置移动炮;尽量减少现场作业人员,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作掩体,避开泄压方向;需要出水掩护或降毒时,供水线路应不少于2路,且应来自不同的供水车辆。

5、防止建筑倒塌。扑救火灾过程中,注意仓库框架的承受能力,防止坍塌;注意仓储及周边建筑蔓延情况,应第一时间观察风向,堵截火势向毗邻库房蔓延。

6、实施现场洗消。处置完毕,要对参战指战员、灭火用具、个人防护装备、车辆进行洗消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化工装置(储罐)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通过现场辨识、中控室DCS系统、查阅设计施工图纸等方式,核查确认储罐类型、储存介质、储运工艺、运行工况、事故部位、燃烧形式、灾情等级等处置要素,综合研判超压超温等安全风险,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2.严格个人安全防护。根据现场情况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落实防火、防爆、防毒、防冻、防灼伤等措施。登罐灭外浮顶原油储罐火灾时,要做好针对硫化氢的呼吸防护,特别是火灾扑灭后硫化氢浓度增加,要加强气体浓度监测和呼吸防护。

3.合理设置进攻阵地。参战车辆停靠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车头朝向撤离方向,严禁停靠在地势低洼处和窨井盖、下水道附近,并与现场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不得贸然进入储罐区。

4.防止复燃复爆发生。处置液化烃全压力、半冷冻、全冷冻储罐时,液化烃火灾扑灭后,要防止复燃复爆;泄漏事故要及时关闭雨排、沟渠等设施,防止液化烃沿地下隐蔽设施外泄,遇明火回燃至储罐区。

5.明确紧急撤离信号。应设置现场观察哨,及时发出险情预警,指挥员要视灾情发展程度和危害后果,及时作出紧急撤离、暂缓处置等决定,一线作战人员视情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危化品运输车辆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提前设置好警戒区域,确保安全救援距离(500米以上);

2.根据等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3.救援现场要设置安全区、危险区,搭建洗消帐篷;

4.要合理选择灭火药剂,不盲目出水;

5.现场双向车道必须进行交通安全管制,防止发生碰撞,造成人员受伤;

6.对于常温压力或低温常压罐车倾翻时,严禁对安全阀射水。

大跨度大空间(仓库)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安全员设置要合理,要时刻关注厂房情况,防止建筑结构变形倒塌;

2.现场要确定撤退信号,明确紧急救助小组;

3.对钢建筑构件实施冷却灭火时,要尽量使用开花或喷雾水,确保冷却均匀,防止建筑倒塌;

4.如遇危化品或遇湿易燃物品时,不能盲目出水灭火。

特高压直流换流站(带电设备)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当油浸式变压器发生爆裂起火,需采用泡沫灭火;

2.当变压器内部故障引起着火时,不能轻易放油,防止变压器发生爆炸;

3.救援人员要佩戴空气呼吸器,穿戴防静电内衣、绝缘服、绝缘手套等个人防护装备。

4.不得在高压电线、带电设备下方或近距离作业,必须接近时,要对架空电线、周围电源、是否断电等风险情况进行确认和评估,并充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5.必须带电灭火时,应穿戴电绝缘服、绝缘靴、绝缘手套等防护装备,并采取正确技战术方法。

6.当发生带电导线击伤人员时,应迅速利用绝缘物体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采取急救措施,严禁断电前徒手接触触电者。

汽车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现场做好安全警戒设置,实行交通管制等措施,防止对救援工作造成干扰;

2.汽车猛烈燃烧时,轮胎容易发生爆炸,应用水枪及时冷却,并避开轮胎正面方向,以防伤人;

3.打开发动机盖实施灭火时,应先用雾状射流冷却发动机部位,再缓慢掀开发动机盖,避免被窜出的火焰烧伤;

4.破拆车辆时,应射雾状水实施掩护,防止火花引起油蒸汽爆炸。

船舶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要第一时间冷却船舶两侧油箱,防止爆炸;

2.内攻时,要规定进攻和联络信号,双手交叉护栏,前虚后实行进;

3.安全设置要合理,重点观察船舶倾斜度、货油船爆炸症状、人员落水等情况。

冷库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组织侦察了解制冷剂类型、冷库建筑结构,预判安全风险隐患。

2.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停止制冷系统运行,防止冻伤和触电。

3.遇制冷剂泄漏时,利用检测仪监测浓度,采用喷雾水进行稀释降毒,防止爆炸和中毒。

4.进入冷库内部人员应佩戴空气呼吸器,携带热成像仪和有毒气体检测仪,必要时水枪同步跟进掩护;进入氨气压缩机房关闭阀门或灭火时,要做好防冻保暖措施,佩戴空气呼吸器,穿着防化服,防止液氨喷出导致中毒或冻伤。

5.加强对建筑构件冷却,防止倒塌;随时观察内部货架、货物等稳固情况,防止倒塌埋压。

6.实施冷库火灾扑救,当空间较大、充斥高温浓烟,应敷设救生照明线、安全绳作为进出路线引导;遇有紧急情况,进攻小组应坚持同进同出原则要求,防止发生迷失造成伤亡。

森林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严禁迎火头进入林区;

2.严禁从山谷及顺风侧坡火后下方、上山火的上方等方向进入火场;

3.严禁直接扑打高强度、地形复杂火头;

4.严防被火包围;

5.严禁夜间灭火。

厂库房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严禁在狭窄通道、雨棚、女儿墙等延伸构件下方停靠。

2.侦察了解厂房建筑结构形式、功能布局、生产工艺性质,以及毗邻情况,预判安全风险隐患。

3.火势不大、具备内攻条件时,应选择在承重墙、柱下方且无货物堆垛处设置水枪阵地。当火势突破建筑外壳时,不得内攻,水枪阵地设置必须保持与建筑高度1.5倍以上的距离。

4.进入充烟区域应携带热成像仪,铺设水带或敷设救生照明线、安全绳等器材装备,加强通信联络,全程掌握内攻人员情况。

5.内攻小组不得少于3人,在水枪掩护下实施作战行动,做到同出同进,防止迷失;必要时在每个区段或战斗面预备紧急救助小组。

6.扑救大跨度厂库房火灾,应选择机器人、移动炮等远程喷射器具冷却、堵截、灭火,尽量减少内攻人员;对建筑构件冷却要均匀,避免直流水对梁、柱、墙等承重构件产生高压冲击导致坍塌。

7.厂房存有危险化学品或遇湿易燃物品时,不得盲目出水灭火,应根据其理化性质,合理选择灭火药剂,在技术人员指导和协助下实施处置。

粉尘场所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进入可能有悬浮粉尘的区域,应采取防静电措施,避免金属器材碰撞产生火花;及时向扬尘区域喷洒雾状水,降低空间内悬浮粉尘浓度。

2.进攻路线和阵地的设置应避开泄压口,防范粉尘爆炸冲击等潜在风险造成人员伤害。

3.沉淀粉尘表面起火后,应用雾状水喷洒,不能用直流水、有冲击力的干粉、二氧化碳等冲击粉尘,防止粉尘飞扬、引发爆炸。

4.在扑救面粉生产、轮毂抛光等粉尘车间设备火灾时,要提前对除尘室的设备、管道用雾状水降尘增湿,防止火星被吸入除尘管道、引发除尘室爆炸。

5.对遇水反应的金属粉尘(铝、镁粉等),可用干沙、石灰、水泥粉等进行覆盖灭火,禁止使用水、泡沫灭火;覆盖灭火时,应在覆盖层上设置孔洞,便于可燃气体溢散,避免发生爆燃。

锂电池汽车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加强个人安全防护。穿着全套灭火防护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绝缘手套,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接近起火车辆,原则上保持5米以上的安全距离,防止中毒、电击、高温喷溅等伤害。

2.确保车辆断电状态。火势初起阶段,立即实施断电,放空高压电,将车辆钥匙装入信号屏蔽袋或放置到10米外区域。

3.谨慎实施车辆破拆。破拆作业时,应尽量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电话远程指导),避开电池及高压装置等部位,防止高压放电伤人。

4.防止燃料箱罐爆炸。加强对燃料油(气)箱(罐)部位冷却保护,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防止爆炸伤人。

5.全程警惕防范风险。明火扑灭后,要持续冷却降温,不得随意脱卸防护装备,全程做好测电、测温、测气等侦检工作,防止复燃复爆;发现温度急剧上升、释放大量烟气时,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

堆垛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严禁贸然攀登垛顶。不得盲目攀登燃烧堆垛设置阵地,防止垛心烧空坠入。

2.保持一定安全距离。设置水枪阵地时,应与堆垛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堆垛倒塌伤人。

3.不得盲目深入内部。火势燃烧猛烈时,不得贸然深入堆垛中间,防止飞火切断退路被火势围困。

4.确保进出通道畅通。有倒塌风险的,深入内部前要预先合理规划行进和撤离路线,避免堆垛倒塌阻碍撤离路线;当火场风向发生改变或火情出现突变、对消防员的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时,要立即组织撤离。

5.有序组织疏散转移。利用大型机械设备转移疏散堆垛物品,要落实专人指挥,科学确定疏散进出路线,防止现场车辆和人员冲撞。

6.谨慎处置涉化堆垛。扑救危险化学品或遇湿易燃物品时,不得盲目出水灭火,应根据其理化性质,合理选择灭火药剂,在技术人员指导和协助下实施处置。

7.防止建筑承重过载。扑救棉花、纸张等具有吸水性的物品堆垛火灾,要加强排水,防止积水较多超过建筑承重而发生坍塌。

动车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要确认供电接触网和零线接触网是否断电;

2.加强火情侦查,有序组织内攻;

3.现场要明确通讯方式,确保通讯不间断;

4.根据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飞机火灾扑救安全提示

1.根据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2.使用泡沫灭火药剂进行覆盖冷却,防止爆炸;

3.机体破拆时,要用泡沫药剂进行交叉掩护;

4.要做好与民航消防的协作配合。

第二部分 应急救援安全简要提示内容

地震救援安全提示

1.尽量避开危险区域,科学规划路线,安全有序行进;

2.在安全区域设立指挥部,建立宿营地,停放救援车辆;

3.有塌方、滚石风险的现场,要主动干预,采取加固保护;

4.作业前,应先实施安全评估,按要求落实防护措施。

车辆等交通工具救援安全提示

1.车辆停靠在合理位置;

2.做好个人防护;

3.破拆车辆时,应射雾状水实施掩护,防止火花引起油蒸汽爆炸。

危化品泄漏事故救援安全提示

1.提前设置好警戒区域,确保安全救援距离(500米以上);

2.根据等级要求,做好个人防护;

3.救援现场要设置安全区、危险区,搭建洗消帐篷;

4.要合理选择灭火药剂,不盲目出水;

5.现场双向车道必须进行交通安全管制,防止发生碰撞,造成人员受伤;

6.对于常温压力或低温常压罐车倾翻时,严禁对安全阀射水。

受限空间(深井、污水管道等)救援安全提示

1.作业时,首先移动供气源,佩戴全面罩实施呼吸防护;

2.应按照“先开机自检,后再安全区校验归零,再在事故区进行检测”的程序实施侦检,严禁在可燃、有毒区域及附近现场零时校准仪器;

3.对高毒气体和高浓度可燃气体每间隔5分钟进行一次连续检测。

水域(洪水、内涝等)救援安全提示

1.绝不允许不会游泳的指战员在一线参与水域救援任务;

2.绝不允许穿着灭火防护服执行水域救援任务;

3.绝不允许无证驾驶消防舟艇和潜水作业;

4.绝不允许水域情况不明盲目下水救援;

5.绝不允许穿着非水域专用救援服下水救援。

建筑物坍塌救援安全提示

1.作业时,应对现场进行评估,未经安全评估和排险,严禁在废墟上进行搜索、营救;

2.严格控制倒塌建筑上作业人员数量;

3.使用切割装备破拆时,必须确认现场无易燃、易爆物品;

4.注意个人防护,设置安全警戒区和安全警戒哨位。

山体滑坡(泥石流)救援安全提示

1.有塌方、滚石风险的现场,要主动干预,采取加固保护;

2.在水域、陡坡、土质松软等险峻场所作业,应实施安全评估,建立绳索保护系统,留有预备救援力量;

3.夜间救援时,要建立不间断、全覆盖的照明保护;

4.救援人员要佩戴防护口罩,及时更换受污染的个人安全防护装备,并对作业人员进行消毒防疫。

台风灾害救援安全提示

1.救援人员要以作战力量编成为编组,计提作业,不得擅自行动;

2.组件紧急干预机动分队,遇有突发情况,迅即展开行动处置险情;

3.涉水行动时要注意避开带电设备和线路以及水面下的沟槽、窨井、洞穴等危险部位。

第三部分 社会救助安全简要提示内容

取钥匙安全提示

1.注意个人防护、按照要求着装;

2.救助前认真开展器材装备检查,安全措施不到位不得开展救助;

3.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展开,不得违规操作;

4.确认求助人员身份信息。

取蜂窝安全提示

1.合理停靠车辆,设置警戒区域,合理设置安全员位置;

2.救援人员必须着防蜂服,同时扎好衣领、袖口、裤腿,进行全封闭防护;

3.高温天气作业时,需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冲马路安全提示

1.设置警戒区域,确保作业人员安全;

2.注意行车安全。

送水安全提示

1.注意行驶途中车辆安全;

2.维持现场秩序,组织群众依次有序取水。

高空取物安全提示

1.观察建筑房屋及外围情况,合理确定进入路线;

2.作业前,做好绳索、背带等装备的安全检查;

3.作业时,使用双安全绳保护,绳索固定在稳固的建筑构件上,并由双人进行操作保护。

抓动物安全提示

1.对现场作业环境进行安全评估,严禁盲目处置;

2.根据现场评估,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3.做好紧急情况下的应对准备。

第四部分 其它安全简要提示内容

抗洪抢险十项安全措施提示

抗洪抢险十项安全措施提示简要提示内容:

1.抗洪抢险必须强化统一指挥,按照便于观察、比较安全的原则,选择救援人员、装备器材的集结地点。以作战力量编成为编组,集体作业,不得擅自行动;

2.必须严格执行“五个绝不允许”要求,即绝不允许不会游泳的指战员在一线参与水域救援任务;绝不允许穿着灭火防护服执行水域救援任务;绝不允许无证驾驶消防舟艇和潜水作业;绝不允许水域情况不明盲目下水救援;绝不允许穿着非水域专用救援服下水救援;

3.在救援区域适当位置多点设置安全员(哨),对水域救援情况进行全程观察,并逐一对进入水域作业的舟艇性能、人员防护、遂行器材等进行安全检查。注意观察上游方向水情,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信号;

4.实施大面积洪涝救援时,应采取舟艇编组方式搜救遇险人员。驾驶员要控制速度,保持船身稳定,躲避障碍物,严禁超载。乘员必须熟悉水性,行驶过程中必须抓紧船体,严防落水;

5.转运遇险人员和重要物资时,要充分把握舟艇的承载能力和平衡性,防止发生倾覆、沉没等安全事故;

6.制定消防救援行动可能面临的突发决堤、滑坡、洪峰、湍流等紧急情况下撤退或避险措施。组建紧急救援小组,遇有突发情况,立即营救遇险消防指战员;

7.涉水行动时要注意避开带电设备和线路以及水面下的沟槽、窨井、洞穴等危险部位,接近建筑时要警惕高空坠物、构件不稳定倒塌等,防止发生触电、跌落、倒吸、击伤等险情;

8.激流或孤岛救人行动中,穿越水流时,要充分研判洪水的流速、流向以及暗流、漩涡等情况,绳桥的架设和锚点的设置要有效利用地形地物,并采取双重保护措施,确保牢固可靠;

9.高山河谷和地质灾害易发区域实施水域救援时,要设置观察哨,靠近远离山体的道路一侧行进。对山体危险区段、部位进行实时监测,防止山洪、滑坡、滚石造成意外事故。并事先制定紧急撤离方案,明确撤退路线,统一撤离信号,严防指战员伤亡事故发生;

10.实施潜水救援时,潜水员在安全员检查后方可入水作业,并确定联络信号,与岸上或水面保持不间断联络。应两人(含)以上编组入水,由上游向下游搜索。

七个凡是安全提示

七个凡是安全提示内容:

1.凡到灭火救援现场的指战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按照防护等级着装;

2.凡进入建筑内部灭火和搜救时,必须穿着佩戴全套火场个人防护装备,特别是阻燃头套、消防手套和空气呼吸器;

3.凡进入高温、浓烟区域的,必须铺设救生照明线或设置安全导向绳,以班组形式作业,严禁单独行动;

4.凡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必须根据侦检结果确定警戒区域,严格实行等级安全防护,对人员、装备进行洗消;

5.凡破拆救援作业时,必须佩戴护目镜等装具,按规程操作;

6.凡开展水域救援的,必须由熟悉水性的人员承担,穿着专用救生防护装备,由具备专业资质的人员操作冲锋舟艇;

7.凡高空救援作业时,必须配戴安全吊带,设置不少于2处的绳索固定保护点,严禁冒险行动。

车辆安全七项铁规提示

车辆安全七项铁规提示内容:

1.必须落实车辆每日检查和返场保养制度,确认车辆转向、制动、灯光、轮胎等机械性能良好,并结合季节特点做好防冻防滑等安全措施。

2.车辆出动必须有带车干部或指定安全员,负责行车全过程安全提醒监督;车辆出动前必须确认人员全部安全登车并按规定系好安全带。

3.行驶途中必须遵守交通法规,遇有夜间、冰雪、大雾、暴雨、山路、狭窄、超限等复杂天气和路况时,必须控制和降低车速,必要时派人勘察指挥谨慎通过。

4.倒车、调整车辆位置、登高车作业、限重区域停车时必须安排专人检查指挥;处警完毕后,必须严格按照既定路线归队,严禁随意改变行车路线,严禁非紧急情况鸣警灯警报超速行驶或不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5.车辆到达灾害现场时,应当停靠在灾害现场上风或者侧风方向和安全、坚实、便于展开转移的位置,并与起火建筑物保持安全距离。

6.车辆进入易燃易爆场所,必须落实防火防爆措施。

7.在处置公路交通事故时,执勤车辆应当与事故车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在事故区域前、后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方可停车和上下人员。

灭火救援作战安全十项铁规提示

灭火救援作战安全十项铁规提示内容:

1.处置各类灭火救援事故,必须按规定加强所有参战人员的个人防护,严禁随意降低防护等级。作战现场必须设立专职安全员,由经验丰富的指战员担任。开展内攻侦查搜救时,班组不得不少于3人,并由干部带领,严禁单独行动,情况复杂现场必须有单位知情人引导。进入时必须在进出口处登记姓名、进出时间、空(氧)气呼吸器压力等情况,明确联络信号。

2.灭火救援作战时必须预先确定疏散信号、撤离方向路线,清除紧急撤离线路上的障碍,确定防爆掩蔽体,指挥员要全程掌控本单位人员行动轨迹,随时清点人员。

3.进入带电区域作战时,必须穿戴电绝缘服、绝缘靴、绝缘手套等防护装备,携带漏电探测仪、绝缘胶垫、接地线(棒)等器材。必须带电灭火时,应当按照带电灭火的要求,使用绝缘胶垫,保持水枪有效接地,若使用直流水灭火时应当采用点射。

4.处置民房火灾前,必须确认房屋建筑结构安全;土木结构房屋大梁烧毁后,在未实施加固防坍塌措施前,严禁靠近或进入建筑。严禁未经保护在轻质屋顶、遮阳棚、雨搭上部设置水枪阵地。农村火灾扑救时,严禁单独行动,防止坠井、坠坑等情况发生。

5.处置危化品事故,危险物质未查明前,严禁近距离处置;现场情况复杂时,必须扩大警戒范围;制定处置方案时,必须在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顾问指导下进行,反复推演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6.处置建筑火灾时,严禁超越着火层开展灭火救援;严禁在没有备份情况下将个人防护装备借给他人使用;严禁在靠近外窗的通廊处设置水枪阵地;严禁利用绳索等工具由建筑外部从上往下向着火房间进攻。进入着火房间前,必须在侧面缓慢开启门窗,并射水保护防止爆燃,严禁盲目实施内攻。

7.处置易燃易爆场所事故,严禁使用非防爆通信装备;严禁着化纤等非防静电衣物;严禁在火源未完全禁绝前提下开展现场作业;严禁使用未经标定或不准确的侦检仪器开展现场检测;严禁在下风及低洼地带停留;严禁用水扑救遇湿易燃、易爆物质火灾,严禁使用直流水扑救可燃粉尘、强腐蚀性物质火灾。

8.处置山岳救援事故时,必须开展充分的论证评估和预先研究,带够充足的救援装备和生活物资;严禁贸然深入山区和丛林开展搜救;严禁通信不畅情况发生;开展救援时,必须评估救援可行性,确认锚点、绳索、距离、角度、系统等因素,严禁冒险蛮干。

9.处置水域救援事故时,严禁不会游泳人员参加救援;严禁防护不到位开展救援;严禁水文情况不明贸然下水救援;严禁安排无证人员驾驶救援舟船艇或潜水作业;严禁穿着非专用救援救生衣下水救援,严禁穿着灭火防护服执行水域救援任务;

10.处置大跨度大空间厂房火灾时,必须使用热成像仪和测温仪采集火场温度,在实施冷却结构后,方能深入内部设置水枪阵地。必须优先使用移动炮、消防机器人等灭火装备,尽量减少内攻人员数量,在进入建筑后,要依托承重结构,实施灭火。

涉疫警情安全提示

涉疫警情安全提示内容:

1.出动后必须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信息,确定是否为疫区;

2.正确选择个人防护装备,所有人员必须按照要求穿戴对应等级的防护装备;

3.进入感染区、半感染区人员装备必须保证密封,对所有的缝合连接部位使用胶带进行缠绕确保密封性;

4.安排人员详细记录人员进入区域;

5.参与车辆必须保持安全距离,除首车外其余车辆不得驶入半感染区;

6.正确使用洗消药剂及配比,参与洗消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避免引起人员中毒现象;

7.撤离事故区域前必须保证所有人员及装备洗消彻底;

8.归队后再次对使用装备进行大范围洗消;

9.对参与感染区处置人员要做好隔离措施。

来源丨水枪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