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在中国流传了2000多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原料的紧缺,给阿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瓶颈和危机。
1
同仁堂:DNA检测不适用于阿胶
近日,打假人曾照兴委托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质检院”)对北京同仁堂通科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的食用阿胶进行了检测,结果无法测出驴DNA,反而测出了猪和牛的DNA。
据中国经营报消息,有业内人士表示,所谓检出牛皮源成分,其实就是以牛皮替代驴皮生产,业内又称杂皮胶,这在阿胶产品中已经是被屡次曝光过的做法。
对此,同仁堂在3月15日时发布《关于同仁堂食用阿胶检测标准的声明》,其中提到,打假人曾照兴使用的检测标准通常是用于猪、牛、驴肉鉴别的行业标准,而这个方法对于阿胶这种经过深度热加工后的产品而言,并不适用。
图片来源:同仁堂官网截图
3月17日,同仁堂在公告中发布了检测结果:
“经向同仁堂科技核实,同仁堂科技表示:该批次阿胶(产品批次:1401015,1401030)严格按照《中国药典》的规定进行生产,不存在质量问题。”
据中国经营报消息,华大基因的专家此前曾对外表示,阿胶的确存在高温处理之后DNA降解而检测不到的可能,但是这种假设下,如果所有的投料同样处理,高温之后应该检测不出任何物种的DNA,所以不太可能出现猪和牛的DNA。而检出猪和牛的DNA,至少说明样品中含有猪和牛来源的组织。
在质检院给中国经营报等媒体回复的材料中称,该院具备检测资质,检测手法妥当,但表示不排除原产品因配料带入微量猪、牛DNA成分的可能。
虽然这个事情目前并无定论,但从阿胶这个行业来看,确实曾出现过成分造假的现象,而关于阿胶造假问题,每经小编(nbdnews)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原料驴皮供不应求。
2
阿胶需求量扩大,毛驴很惶恐
阿胶历来被誉为“补血圣药”、“滋补国宝”,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随着近些年国人养生保健意识的提高,对阿胶产品的需求也在逐年提升。目前,中国阿胶生产企业达数百家,山东则是阿胶生产大户,省内就有200多家。
阿胶产业越来越火,让小毛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重视。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驴产业正面临‘越杀越少’的难题”。
据国家畜牧统计,我国驴的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不足600万头,而且还在以每年3.5%的速度下降。 “这两年毛驴的消亡速度太快了,快到让人感到恐惧。” 新疆玉昆仑天然食品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说。
随着毛驴数量的下滑,让制作阿胶的主要原料驴皮价格一路飙升。业内人士介绍说,2000年市场上一张驴皮价格仅20元,2010年涨至200元,2013年飙升到600元,而到2015年更是涨到了1500-2000元,十多年来驴皮价格上涨了70-100倍。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微博
随着驴皮价格上涨,阿胶的价格也一路疯涨贵过白银,据央视财经消息,去年白银售价每克3.2元左右,东阿阿胶售价则为每克3.9元。
即便如此,阿胶的需求量依旧在日益增长,而驴皮的数量供不应求则成为其最大的矛盾。山东阿胶行业协会根据100多家阿胶生产企业的年生产量报表推算,阿胶年总产量至少在5000吨以上;来自阿胶行业龙头企业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的市场监测数据则显示,按目前中国市场阿胶销售量估算,需要驴皮400万张左右,但国内供应总量不足180万张。加上其他诸如进口的驴皮数量,国内生产的阿胶总数量也就在3000多吨左右。
那么,这组数据的对比所暴露出了一个令人心惊的事实:多出来的2000吨阿胶到底是什么制成的?
3
驴皮不够,杂皮来凑
原材料的混乱在阿胶产业供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显得更为突出。上海市食药监局于今年2月底公布了2015年第四季度的检验结果,包括一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药品,其中山东一笑堂阿胶集团百年药业有限公司和河北东汝阿胶有限公司登上黑榜,因为龟甲胶产品含有牛皮源成分。
图片来自东方IC
央视财经记者曾通过网络、药店、超市几个平台购买了12种阿胶,结果经检测发现其中有11种都是非驴皮。
据新华社消息,多位业内人士曾告诉记者,受暴利驱使,一些厂家在阿胶原料中掺假的行为屡屡出现。由于价格相对低廉,这些伪劣阿胶产品通过贴牌或者散卖等形式,销售到偏远的县乡一级超市或药店,或者通过网络渠道打着低价的幌子销售。
目前市面上药用和食用的阿胶产品主要有阿胶块、阿胶口服液、阿胶糕、阿胶枣等。这些产品鱼龙混杂,有的阿胶糕甚至根本不含阿胶成分。倘若服用了马皮制成的阿胶,对人体的危害则会很大。
那阿胶该如何选购?每经小编(nbdnews)教你三招↓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中国经营报、华夏时报、央视财经、新华社、百度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