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农业银行披露2020年半年报。报告显示,上半年农业银行总资产规模达26.4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末增长6.4%;实现营收3391.72亿元,同比增长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88.34亿元,同比下降10.4%。

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在8月31日举行的2020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导致营收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农行持续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资产规模保持了较快增长;二是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增长;三是持续推进增效计划,效率指标稳步改善,上半年农行的成本收入比为24.6%,同比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为积极落实国家“六稳”“六保”要求,减费让利服务实体经济,主动提高应对风险能力,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一方面主动下调对实体经济的信贷利率,一方面加大了拨备计提,这使得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下降。

农业银行行长张青松在分析净利润下降原因时表示,拉低盈利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净息差处于下行通道,影响了盈利增长;二是加大了拨备的计提,上半年农行信用减值损失991亿元,同比增长34.9%。

在资产质量方面,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3%,较上年末微升0.03个百分点,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高水平。

“农行强化逆周期思维,上半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99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85%,保持了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张青松表示,“下半年农行将下大气力开展精细化管理,努力保持资产质量的基本稳定,加大处置力度,综合使用核销、清收、批量转让、债转股等手段,做到应核尽核,应处尽处,并加强新投放贷款的质量管理,按照国家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趋势,持续优化信贷资产结构,保证新投放贷款的贷款质量。”

落实“六稳”“六保”,减费让利服务实体经济

落实“六稳”“六保”,减费让利服务实体经济,是现阶段金融业的根本任务之一。此前召开的国常会指出,要进一步通过引导贷款利率和债券利率下行、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农业银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业务经营,积极做好“六稳”六保”金融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新增实体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等与“稳增长、保供应、促复工”相关领域;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县域客户等薄弱环节;投向“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及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并实施信贷差异化政策和精准有效工作措施。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境内公司类贷款和票据贴现余额合计82,192.8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21.28亿元;拥有公司银行客户637.81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8.03万户,其中有贷款余额的客户30.56万户,比上年末增加9.26万户,金融服务“六稳”“六保”和实体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在“稳投资”方面,农行出台“新基建”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满足新基建领域客户多元化融资需求。在“稳外贸”方面,出台加快提升本外币一体化、跨境、海外经营能力等一系列政策,为相关业务发展提供差异化政策支持。

在“稳就业,保市场主体”方面,出台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加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等相关文件,开展金融支持“独角兽”和科创企业信贷制度创新试点,积极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上半年,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和制造业贷款增速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制造业有贷客户数、贷款余额分别较上年末增加4.77万户、1436亿元;有贷款余额的民营企业28.4万户,较上年末增加8.9万户,贷款余额1.9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088亿元。

在“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出台做好抗疫情保春耕信贷服务政策,加强“保春耕”重点客户及受疫情冲击或农业灾害影响较大客户的金融支持力度,累计向1082家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发放贷款336亿元,农产品稳产保供重点企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40%,生猪产业相关贷款较上年末增长近一倍。

落实六稳六保工作汇报:落实六稳(1)

农行工作人员在清远三圣红茶公司实地调研。

“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优化供应链融资管理规定,明确适应供应链特点的“一揽子”差异化信贷政策,强化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各环节参与主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保障,通过供应链融资助推数千户上下游企业发展。

“为持续加大对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政策倾斜和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疏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农行积极开发“互联网 供应链融资”产品。”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以“链捷贷”为例,农业银行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研发的线上供应链融资产品,基于核心企业信用,以应收账款、存货、订单和预付款融资等形式,为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提供资金支持。自该产品上线以来,已与中建集团、TCL集团等230多家供应链核心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累计服务超7000户上下游企业,共发放贷款近七万笔、约470亿元,笔均贷款66万元。”

另一方面,农业银行也积极推动对实体企业的减费让利,加大了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关于小微企业信贷“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要求。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6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38亿元,增速46.2%。央行降准口径普惠贷款较上年末增加3,755.41亿元,增量占全行人民币新增贷款的37.43%,继续满足央行第二档降准要求。

“针对一些暂时困难的企业我们落实应延尽延的政策导向,不抽贷、不断贷、不压信贷,综合运用宽限期 展期 续代 中长期贷款的组合措施,助力企业纾困解困。自年初到现在,我行共为3.6万户企业实施临时性延期保本538亿元,为2.1万户企业实施临时性延迟付息25亿元。”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科技引领创新,农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金融科技在引领银行业务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一直是农业银行近年来战略部署的重点之一。农业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目前已制定信息科技近期发展规划(2020-2021年),提出通过“七大技术、五大支柱、六大中台、两大保障”具体推进信息科技“iABC”战略,建设智能化的(intelligent)、以用户为中心的(i)、资源和能力整合的(integrated)、金融科技为助推力的(impetus)农业银行(ABC)。

“七大技术”方面,紧盯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从大数据服务体系、云计算技术能力、人工智能基础能力、分布式架构研发和应用、区块链技术创新、信息安全技术实力、网络技术创新力度等7个方面大力加强金融科技基础能力建设。“五大支柱”方面,以用户为中心,赋能产品、场景、数据、风控、渠道五大业务领域,助推业务转型升级。“六大中台”方面紧扣业务转型急需,助力打造好数据、信贷、开放银行、零售营销、对公营销和运营六大中台。“两大保障”方面,严守安全生产底线,不断优化IT治理架构,为全行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保障。

“农行实施并推进信息科技iABC战略,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要建设智能化的以用户中心的,资源和能力整合的,金融科技为助推力的农行科技计划,通过持续完善“农银e贷”产品体系,加快拓展场景金融,探索数字化精准营销手段,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张青松表示。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稳步推进,也为农业银行业务转型升级、服务实体经济带来了积极效果。

如在近年竞争激烈的零售业务领域,据副行长崔勇介绍,农业银行通过不断加快智能零售银行建设,在零售领域发展迅速。截至6月末,个人掌银客户达3.32亿户,较年初增加2,184万户;掌银月活客户数7,845万户,较年初增加607万户。

据了解,农业银行深化数字化经营理念,升级数字化经营工具,创新数字化营销模式,加速数字化场景布局,全面提升客户体验。依托“零售业务智慧大脑”,“数字人”直接营销客户6.2亿人次,累计实现销售2.17万亿元。数字化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累计实现销售1.64万亿元,日均销量是去年全年的2.96倍。

在助力抗击疫情和复产复工领域,农业银行通过大力发展“零接触”金融服务,线上信贷扩户增量成效明显。截至6月末,“农银e贷”余额9,993亿元,较年初增加4,100亿元,其中“个人e贷”、“惠农e贷”增速超过50%,“小微e贷”、“产业e贷”余额实现翻番。农行扶贫商城对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覆盖率达到了98.9%,261家中央和地方扶贫单位签约入驻。

在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政务等重点场景建设领域,上半年净增场景数2.68万个,触达客户数达到2605万户。探索网络公益直播、社交短视频等在线营销新手段,依托互联网营销平台开展营销活动2,103场,参与客户1.37亿人次。

农业银行副行长湛东升表示,下半年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要求,更加积极做好普惠金融工作,一是要继续加大信贷投放;二是要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特别是线上产品,推出更多线上产品,提升客户体验,提高办贷效率;三是多方合作,共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生态,主要加强与国家的融资担保基金等政策性担保公司合作,引入政府征信机制,推进与政府信息平台等第三方主体的数据对接,提升小微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