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九牛农牧(山东九牛农牧7头奶牛起家)(1)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你知道我们周边有一家存栏量达千头的奶牛场吗?

你知道我们平时喝的牛奶一部分来自这里吗?

10月的秋风吹过鲁北平原,一片丰收景色。

果园里,一串串绿色的“阳光玫瑰”挂满藤蔓、颗颗饱满的冬枣压弯了树枝、

火红的苹果也将迎来成熟;养殖场中,几百头奶牛依次排队走进挤奶车间……

这是金秋10月,滨州市沾化区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里的景象。

曾以7头奶牛起家,在历经成立合作社、土地流转后,这家以奶牛养殖为主的企业,现在已经发展为占地面积为1112亩,存栏奶牛1100余头,年产鲜牛奶4200吨的奶牛标准化生态养殖区。

不仅如此,近年来,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还发展了牛奶深加工、农作物种植、技术推广、旅游采摘、信息咨询等系列业务,已形成绿色环保生态牧场,循环有机无公害产业园的雏形。

三产融合,开辟了薛家村农民致富新途径。

创新模式 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春种夏耕,秋收冬藏。

10月金秋,正是青贮饲料的好时节,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奶牛养殖

区,各种机械在青贮池中轮番作业,轰鸣声不绝于耳,“今年的青贮量为1万吨。”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志强说,公司奶牛数量逐年增长,饲料的量得备足。

而谁能想到,这个有着1100余头存栏奶牛的公司,是由7头奶牛发展而来。

“我们家从1992年开始养奶牛,是薛家村第一户。”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玉华说,最早家里养了7头奶牛,初尝甜头后村里兴起了一股“养牛潮”。

2008年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国奶业开始大整顿,小规模养殖户难以支撑,陆续退场,但危与机往往并存,这次动荡成为薛家村奶牛养殖的重要转折点。

为了让奶牛养殖、原料奶的收购、生鲜乳运输等方面更规范,薛玉华抓住机遇,带头成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2010年,合作社成功与乳制品企业伊利“牵手”。

如今,九牛农牧奶牛养殖场日产奶量可达10吨。

而这些发展远远不够,2012年,通过流转土地,将248户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中脱离出来,2015年,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1000多亩的流转土地上,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旅游一体化的新发展模式。

山东滨州九牛农牧(山东九牛农牧7头奶牛起家)(2)

山东滨州九牛农牧(山东九牛农牧7头奶牛起家)(3)

如今,养殖园里的冬枣、葡萄、梨等水果迎来了丰收,通过进一步包装,种植园的水果运往全国各地。

企业的发展也给村民带来了福利,土地流转后,公司通过反雇形式让农民回到企业务工,提供了上百个就业岗位,使农民实现了双收入。

同时,企业利用自身条件优势,以奶牛标准化养殖为核心,以饲料作物种植区为示范,通过“龙头 基地 农户”的模式,与农户签订协议种植全株玉米,收购青贮饲料。此模式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公司提供了优质的青贮资源,有效利用了玉米秸秆,防止资源浪费,减少了环境污染。

三产融合 探索致富新路径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

在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楼的后面,一个标准化牛奶加工车间即将在10月底正式投入使用,一个属于老一辈滨州人记忆的牛奶品牌——澳纳特,将从这里再次走向市民的餐桌。

“这个品牌是很多‘70后’滨州人的记忆,时隔多年我们再重新拾起来。”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玉华说,用这个品牌,一是情怀,二是让我们滨州自己传统奶品牌焕发新生机。

奶牛养殖、农作物、水果种植是第一产,延伸奶牛养殖产业链,做牛奶深加工,这是第二产。

“我们除了有自己的奶牛养殖,距离、运输都是优势。”薛玉华说,公司将为滨州市民打造“私人订制”式的鲜奶配送服务,“牛奶都当天现挤,送到家门口都是热的。”

做优一产,做大二产,还要依托公司现有的资源,做强第三产业。

为满足人们对休闲、体验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公司依托现有养殖园与种植园区,开发特色果园、菜园、透明牧场等,打造农业与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新业态。

目前,园区的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已经初步落成,后期还将配套建设透明牧场、挤奶参观厅、奶牛科普馆、游客综合服务中心及游步道等基础及服务设施,总建筑面积2084m2。

通过建设透明牧场和挤奶参观厅,在关键生产环节安装监控设施等,展示奶牛养殖和挤奶全过程,即时显示生鲜乳卫生质量指标;建设奶牛科普馆,应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通过趣味问答、游戏互动等方式,寓教于乐,传播奶牛文化和牛奶知识;建设游客体验中心集产品展示、休闲购物及牛奶文化于一体。

“让游客从中体验自摘、自食、自取生活的田园乐趣。同时,园区内开辟游览路线,增加必要的服务设施。除推广应用示范技术和模式外,还可为游人增加农业科普知识,增加社会对生态农业模式的认识。”薛玉华说,所有旅游项目、设施均按生态模式安排,注重环境保护,清新质朴,让每位游客都有回归自然,置身田园之中,体验自选自摘的农家生活的欢乐。

山东滨州九牛农牧(山东九牛农牧7头奶牛起家)(4)

项目完成后,预计年接待游客7万人次。

科技赋能 走出种养一体化循环农业之路

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要让乡村产业立起来、强起来,以产业振兴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百姓生活更幸福。

乡村产业强起来,离不开“科技”二字。

在山东九牛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区,一头头奶牛正在悠闲吃着饲料,它们脖子上挂的智能牌格外显眼。“养殖区每头奶牛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带有发射器的智能牌,可以实时监控奶牛的身体等状况。”九牛农牧养殖场执行厂长王传龙说,与原来不同,现在的奶牛养殖与挤奶完全实现了现代化。

九牛农牧成立之初,就成立了自己的研发团队。目前,公司又新建研发楼1栋,建筑面积1300㎡,试验生产车间1座,建筑面积1100㎡,以保障公司发展的科技力量。

经过多年研究发展,九牛农牧“变废为宝”,走出了一条农牧结合生态循环之路。

“奶牛养殖区产生的粪便、废水作,通过采用‘固液分离’技术,一部分进入沼气池,一部分加入适当比例的配料及微量元素发酵后制成优质有机复混肥,除满足种植区需求外,也实现了外销收入增加。”王传龙说,公司年产有机肥可达5万吨。

近年来,九牛农牧推进形成“作物秸秆-青贮饲料-奶牛饲养-有机肥加工(沼气能源)-种植业利用(玉米、蔬菜、林果、牧草等)”种、养、加功能复合的农业产业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园区项目间、产业间首尾相连、闭路循环,促进原料投入减量化、废物排放再利用和资源化,从而建设成为集“循环、生态、休闲、观光、示范”五位一体的现代农牧阶梯化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循环农业典型,以此带动和示范当地农民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7头奶牛起家,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九牛农牧董事长薛玉华用“心酸”二字总结这一路的发展史,“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企业发展起来,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社会责任越来越大,都知道农业不好做,但我会继续扎根在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把企业做强。”

从始至终,薛玉华从未标榜自己的企业,但在记者来看,这不正是我们身边的乡村振兴样板吗。

山东滨州九牛农牧(山东九牛农牧7头奶牛起家)(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