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工作就是把她照顾好。”

“只要她活着我就有个念想。”

“我不想走在她前边,

如果我走了谁来照顾她呀。”

……

来自石家庄井陉县上安镇下安村,

现年62岁的村民梁巧庭,

在妻子脑溢血瘫痪在床后,

七年如一日,

每天只睡5个小时,

坚持为妻子洗衣做饭擦拭身体,

照顾瘫痪妻子不辞劳苦……

只希望妻子能好起来。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1)

梁巧庭与妻子李彦平

没有征兆,妻子脑干出血后瘫痪

7月23日,石家庄市井陉县307国道旁的下安村内不时响着货车经过的轰鸣声,村子中间的一户人家却显得格外安静,这里是梁巧庭夫妇俩的家。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2)

梁巧庭家中挂着全家福

走进他们的家,是整洁的庭院,屋里也窗明几净。阳光映射到了正房东边的小屋,小屋内床上躺着一个瘦小白净的女子,她头顶银发、面容白皙、衣着干净整洁,发出“呜呜”的声音向记者一行人打招呼。

打招呼的人便是瘫痪在床的李彦平了,今年61岁的她脸上没有一条皱纹,身上也闻不到任何异味,丈夫梁巧庭把她照顾得很好。

“我的工作就是把她照顾好。”梁巧庭告诉记者,妻子的病来得让人预想不到,没有一点点征兆。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3)

梁巧庭与妻子李彦平

2014年9月7日,身体健康、爱说爱笑的李彦平在邻居家串门,在聊天过程中突然栽倒在桌子上,是邻居给梁巧庭打电话告诉他不幸的消息,之后一家人匆匆去了医院。

医生诊断李彦平为脑干出血,病情十分凶险,恐有生命危险。这个消息好似一道晴天霹雳,压得梁巧庭喘不过气来。

“她的病病情凶险,可以说是所有脑出血中病死率最高的,我庆幸她捡回了一条命。”梁巧庭说,“虽然妻子李彦平突患疾病导致了全身瘫痪,无法清楚说话,但是她的意识和思考能力却奇迹般地恢复了。除此之外,她还可以听得清、看得见,右胳膊和右腿虽然不听使唤,但是还能活动。”

“活着就好,只要她活着我就有个念想。”梁巧庭坐在床边,深情地望着正在看电视的妻子。

一天只睡5小时,悉心照顾近七年

李彦平病倒后,家中少了个能做家务、下地干活的劳动力,一直在外做货运的梁巧庭不得不放弃工作,回家照顾瘫痪在床的妻子。

事情发生后,梁巧庭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及时调整状态,应对一切。他说这是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也是一个男人的担当。

“起初我并不会做饭,做出来的饭特别难吃,为了让她吃好,我一有时间就琢磨怎么把饭做好。”梁巧庭告诉记者,回归家庭后的他为了不拖累3个孩子,一心要把妻子照顾好,不让孩子们担心。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4)

梁巧庭给妻子喂饭

为了给妻子增加营养,梁巧庭想各种办法给她做可口的饭菜,妻子不能吃体积大的食物,他便将做好的饭菜搅碎后一点一点喂给妻子。

“每次喂饭都得一个半小时,她吃得慢,还不能噎着,吃完饭后一小时要准时吃药,这个也不能耽误。”梁巧庭说。

除此之外,梁巧庭每天还会定时为妻子梳头、按摩;为了让妻子干干净净的,他定期给妻子洗澡、擦身,避免长期卧床生出褥疮。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5)

准备出妻子每天要吃的药

农忙的时候,梁巧庭在地里干完农活回到家后精疲力尽,可他还是会花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妻子按摩,虽然每次都累得够呛,但梁巧庭七年如一日,从不懈怠。

“我一天只睡5个小时,已经习惯了。”梁巧庭告诉记者,自己就像是一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几点该干什么,他一步也落不下。

每天凌晨他都要起夜伺候妻子上厕所,然后再入睡,早上5点妻子会准时睡醒,他也便跟着醒来,接着重复一天的工作。2500多个日日夜夜,梁巧庭就这样坚持下来。

经常宽慰妻子,没有一丝埋怨

李彦平瘫痪在床,这让她思想消极、心中苦闷,梁巧庭便经常宽慰妻子,没有一丝丝埋怨。

“她心情不好就会闹脾气,还会用眼睛瞪着我哭,我只当她是个调皮的小孩子,不和她计较。”梁巧庭告诉记者,平日里,他会给妻子唱唱小曲,讲讲笑话,还会陪妻子一起看电视给她读新闻。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6)

梁巧庭经常唱歌给妻子听

由于常年卧病在床,本是圆脸的李彦平瘦成了窄条脸,体重也只剩下70多斤。“她肌肉萎缩比较严重,这个没办法。”梁巧庭撩起盖在李彦平腿上的被子,只见李彦平的左脚趾全部向下蜷缩着,似乎在使着劲。

“她的左脚在卧床第3年就成这种状态了,右脚因为右腿可以动还好一些。”梁巧庭告诉记者,常年瘫痪在床,妻子的身体在一天天地变糟糕,他时常开导妻子,不惧病痛、乐观向上才是生命的真谛。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7)

梁巧庭陪伴妻子看电视

“家里没她不行,孩子们回来的时候看见妈妈还在,总会是不一样的。”梁巧庭说,3个孩子都在外谋生,也有自己的家庭要照顾,每次他们打电话过来,都会告诉他们妈妈很好,不用担心。

自制气垫床喂饭,日复一日坚持

记者发现,李彦平躺着的床很别致,身子下方是气垫,最下方是块木板。

“气垫床是防长褥疮的,木板是我自制的,为了方便她靠着吃饭我把木板割成了两半,再用胶带拼接了起来。”李彦平介绍说,木板就相当于医院的升降床,由于升降床太贵了,只能自己想办法。

支撑木板用的小木凳也是梁巧庭自己做的,这套装备很是实用。但由于每天都要抬起木板给妻子喂饭喂水,长年累月腰部发力导致了梁巧庭腰间盘突出,但是他还在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8)

调整床板角度方便喂饭

“最开始的时候给她喂饭,总是噎着,我就开始找原因。”梁巧庭说,可能是进食时坐起来的角度不对,他便学着妻子的样子窝着脖子进食,寻找最佳的进食角度,经过多次试验,总算解决了吃饭容易噎着的问题。

医生曾告诉梁巧庭,李彦平的病情严重,她的脑细胞几乎没有再生的可能,无法恢复正常。虽然希望渺茫,但是梁巧庭仍相信奇迹。

起初他找了专业的康复师给妻子做过几个月的康复,还做过中医针灸,都不见起效,又因为费用太贵,家中经济条件无法承担,后期便都停了下来。

儿女照顾瘫痪老人的感人事迹(石家庄男子七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9)

说到动情处,梁巧庭潸然泪下

“家中条件不允许,只能在家给她简单按摩了。我现在身体也不太好了,我不想走在她前边,如果我走了谁来照顾她呀。”说到此处,梁巧庭潸然泪下,李彦平也跟着哭了起来。

“他兑现了结婚时的诺言,对妻子不离不弃。”邻居石国庭告诉记者,“梁巧庭打小就聪明能干,为人谦逊厚道,如今梁巧庭又七年如一日地照顾瘫痪的妻子,坚守着对妻子的责任和义务,传承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很好地传递了社会正能量,着实让人心生敬佩。”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春锐、赵子敏摄:河北青年报记者方泽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