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陆世仪在《论小学》中有一段关于记性和悟性的论述:“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性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

悟性和智商(记性和悟性)(1)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机械记忆力越来越差,经常会有一种似曾相识,但又不知何姓何名、何时何地的感觉,有时甚至绞尽脑汁而不得,心生郁闷。不过随着阅历的逐渐丰富,我们对人对事的感悟渐多。小时候学语言,不管是古诗词还是英语单词,管它三七二十一,楞读楞背,记的不少,用的不多,逐渐也就没记性了。我想这多少也与悟性没到有关系。在语言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坚持让学生们多读多背,充分利用好的记性。同时教师要结合自己的阅历,分享自己的悟性,并且尽量用实际的案例或哲理性的文字表达出来。即使学生不可能全听懂,但记性能让他们对其中的某句话或某个感悟深藏心中,今后边经历,边体会,边体会,边感悟,最终总结出自己的处世哲学。最终就会发现原来如此,进而豁然开朗。别小看了这一句话或一个分享,可能就会影响学生一生的选择。

悟性和智商(记性和悟性)(2)

小学的时候看由陈道明主演的《围城》这部电视剧,觉得没什么意思。中学时语文教师推荐钱钟书,才知道《围城》是他的大作,但读原著还是似懂非懂的感觉。大学时再读一遍,觉得明白多了。工作后重读,终觉得豁然开朗。其实书没变,是自己在不断成长。小时候看相关书籍,主要靠记性,重在理论培养。长大后再看这些书,主要靠悟性,重在实践提高。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记录,多归纳,多思考,多总结,把悟性落实成文字,久而久之就成为记性。两者就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由此可见,记性和悟性也符合辩证法则。做人“长记性”的本质是有了处理问题的悟性。悟性多了,自然能从侧面弥补记性的不足。记性多了,悟性也能慢慢总结出来。

悟性和智商(记性和悟性)(3)

记性也好,悟性也罢,不在于谁多谁少,关键是两者要紧密结合。同时让自己不断经历,不断磨练,争取不断成长,最终走向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