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元宵节,不是汤圆节。

南方人吃汤圆还是元宵(吃汤圆还是吃元宵)(1)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元宵和汤圆,哪一个是包出来的?哪一个是滚出来的?你知道吗?为什么正月十五要吃汤圆?到底是要纪念谁或事件,寓意是什么?就像我们端午节要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元宵节是很有故事的。

说到元宵节的由来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元宵节也是上元节,这个在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贯穿始终的节日。为什么人们对元宵节或者说上元节如此重视?因为上元节这一天是传统新春佳节后的第一次月圆之夜,基于寄托希望以及人们对“第一次”的美好憧憬,所以大家对元宵节特别的重视。花前月下良辰美景,应有尽有。

科普一下,既然有“上元节”,那是否还有“中元节”和“下元节”?恭喜你,答对了。 我们民间确实流传着“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的说法。这可不是军哥杜撰的节日。根据历史记载,早在很久很久以前,道教有规定“三元”,即正月十五是上元,七月十五是中元,十月十五是下元。在军哥的老家,我们会在“三元”的日子去做纪念已故长辈的活动。比如上元节是要做面灯(一般用豆面,用火柴杆裹上新鲜的棉绒,兑上芝麻油,点着火之后放到坟头,照亮)具体寓意可能就是希望先人们能够照亮世间的后辈们灯火兴旺吧,另外也是寓意着后继有人--因为送灯的只能是男性。除了清明节外,中元--七月十五前、下元--十月十五,也是要去祖坟前烧纸钱的。这就是我们皖北平原的习俗,由来已久的习俗。

作为中华大地土生土长的信仰--道教,在它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一定吸收了许多民间的风俗习惯,并影响着世人去践行,强化。

说到元宵节,人们吃汤圆也有不同的寓意。一是对未来生活甜甜美美的寄托,还有就是寓意着生活团团圆圆,不分离。当然各地有各地的说法,不同的传颂都是寓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然,月亮向来都会和爱情有关。比如,嫦娥奔月。在这一天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挂灯笼,放烟花,赏月。所以,在陈磊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中,也简略的分享了元宵节这一“情人节”的概念。军哥看的好,所以,特意趁这元宵佳节拿出来分享给大家。军哥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就是大家的,分享的一定是最好的。

【书籍推荐理由】

本书,作者陈磊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用词用语妙趣横生,图片选择时髦搭配得当,丰富的素材,让人能够产生和发散很多联想,尤其是古近现代流行元素的混搭风格,一定让您读起来捧腹大笑。

南方人吃汤圆还是元宵(吃汤圆还是吃元宵)(2)

南方人吃汤圆还是元宵(吃汤圆还是吃元宵)(3)

希望在这个寄托希望的夜晚,大家除了赏月、吃元宵,也能够通过阅读来增加生活的乐趣。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建议大家从正规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

建议大家从正规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

建议大家从正规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

好像多说了几遍!

附几个有趣的猜灯谜(来自网络)供大家娱乐娱乐!

爱好旅游(打一成语)——喜出望外

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蜜饯黄连(打一成语)——同甘共苦

会计(打一成语)——足智多谋

逆水划船——力争上游

快刀斩乱麻——迎刃而解

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落

遇事不求人(打一成语)——自力更生

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四通八达(打一成语)——头头是道

一块变九块(打一成语)——四分五裂

节日的焰火(打一成语)——五彩缤纷

乖(打一成语)——乘人不备

相声(打一成语)——装腔作势

逆水划船(打一成语)——激流勇进

伞兵(打一成语)——从天而降

兔子请老虎(打一成语)——寅yín吃卯mǎo粮

照相底片——颠倒黑白

平原门下客三千——胜友如云

桁héng(打一成语)——行将就木

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

哑巴打手势(打一成语)——不言而喻

仙乐(打一成语)——不同凡响

零存整取(打一成语)——积少成多

初一(打一成语)——日新月异

暗中下围棋(打一成语)——皂白不分

并重(打一成语)——恰如其分

八十八(打一成语)——入木三分

超级好牙刷(打一成语)——一毛不拔

打边鼓(打一成语)——旁敲侧击

感冒通(打一成语)——有伤风化

鲁达当和尚(打一成语)——半路出家

皇(打一成语)——白玉无暇

举重比赛(打一成语)——斤斤计较

纸老虎(打一成语)——外强中干

美梦(打一成语)——好景不长

农产品(打一成语)——土生土长

无底洞(打一成语)——深不可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