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可以知今。今天,笔者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光的旷世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记载,一代女皇武则天毒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李弘。但在五代时期的《旧唐书》中,却无此记载。那么,武则天毒杀亲子是否真有其事呢?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1)

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同时,或许也是全天下最冷血的母亲。根据史料记载,武则天一生拥有4子2女,其中有2子1女直接死在她的手上。他们分别是长女安定公主,长子李弘以及次子李贤。而武则天之所以弑杀亲子,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权力。

安定公主出生时,武则天还只是个昭仪。为了扳倒王皇后,她狠心闷死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并嫁祸在王皇后身上。而这一毒计,直接导致王皇后的倒台以及武则天的上位。

武则天被封为皇后之后,原来的太子李忠惨遭废黜。而唐高宗则将武则天长子,年仅5岁的李弘封为太子

与狠戾的武则天不同,李弘是个相当仁厚的太子。李弘早年曾和老师学习《左传》,并读到楚世子芈商臣弑杀君王的故事。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2)

李弘忍不住忍不住掩书叹息:

“这种事为臣子的不忍听闻,圣贤经典应该记载垂范后世的好事,为什么要记载这个?”

老师回答说:“孔子写《春秋》,善恶之事都加以记载,是为了褒扬善行以劝谏大众,贬斥恶行以告诫后世。书写芈商臣的恶行正是令其罪恶遗臭万年。”

李弘又说:“这种事情,不仅讲不出口,听闻也不忍心,请让我改学别的书。”老师闻言称赞太子仁德,随即改授《礼记》。

李弘之所以对“楚世子芈商臣弑父”的故事如此反感,是因为在他心中,父母与子女的亲情是天下最纯洁、最无私的感情。李弘对于自己的父母,有着无穷的敬爱。唐高宗李治一生多病,李弘自小便为父亲亲侍汤药,每日忧思,以至于形销骨立。他实在无法想象,世上竟有“子弑父”“父杀子”的惨事。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3)

对于父母,李弘有着无限的爱。对于百姓,李弘也有着仅仅只属于王者的仁德。他体恤民情,赈济百姓,多次向父亲提出建议,修正不合理的律法,因此在民间颇有名望。

出于对李弘的欣赏,唐高宗授予他监国的职责,当时他仅仅只有11岁。一年后,李治又吩咐李弘,每五日在光顺门听诸司奏事。20岁时,唐高宗东巡于洛阳,留李弘在长安监国。

在长安的深宫中,李弘无意中发现,自己的两个姐姐——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仍被幽禁于其中。她们本是武则天情敌——萧淑妃的女儿。萧淑妃死后,她们便一直处于关押状态,年纪早已过了30,但却仍然没有出嫁。

对于姐姐的遭遇,李弘自然非常不忍。于是他奏请唐高宗,释放两个姐姐,并立即将她们出嫁。就这样,在李弘的仗义执言下,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终于获得了自由。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4)

然而,李弘的这一善行,却遭到了母后武则天的嫉恨。在旁人看来,李弘的行为是不可多得的善举,但在武则天看来,这完全是在拆自己的台,打自己的脸。武则天一向讲究赶尽杀绝,怎能将仇敌的后人放虎归山?

由此,武则天逐渐不再将李弘看作是自己的儿子,而是威胁自己的权力的政敌。在风雨诡谲的权力场上,母子亲情根本不值一提。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5)

由于唐高宗体弱多病,因此他主动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交给了的武则天,让她帮助自己治国理政。在封建时代,女主干政本就是不正常的。但是毕竟皇帝多病,朝臣们对于武则天,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随着李弘年纪的增长,唐高宗开始削夺武则天的权力,并将之赋予李弘。李弘虽然年轻,但绝不会甘于担当武则天的傀儡,而母子俩的矛盾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对此,《资治通鉴》记载:

“天后方逞其志 ,太子奏请 , 数忤旨 , 由是失爱于天后 。 …”

由此可见,李弘与武则天在政见上多有不合,矛盾越来越激烈,导致他“失爱于天后”。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6)

上元二年(675年)四月,太子李弘突然暴死,年仅24岁。对于李弘的死,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写道:

“己亥,太子薨于合璧宫。时人以为天后鸩之也。”

也就是说,李弘是被武则天毒死的。但在司马光看来,李弘的死仍存在疑点,因此他并没有将话说满。

但实际上,在唐朝,武则天杀子便已经传得沸沸扬扬。例如中唐名臣李泌就曾对唐肃宗说:

“高宗有八子 , 睿宗最幼。 天后所生四子 , 自为行第 , 故睿宗第四 。 长曰孝敬皇帝 , 为太子监国 , 仁明孝悌 。 天后方图临朝 , 乃鸩杀孝敬 , 立雍王贤为太子。 ”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7)

相比于北宋时期的司马光,距离武则天时代不过数十年的李泌自然更有发言权和说服力。而且李泌当着唐肃宗的面,污蔑他的曾祖母,怎么看都是死罪。因此在当时人看来,以武则天的嗜权如命的秉性,肯定容不下分割自己权力的李弘。毕竟,武则天的最终目的是坐上天下至尊的位置。

1995年,陕西又发现了一个李弘非正常的死亡的关键性证据——阎庄墓志。 墓主人阎庄为唐朝著名大 臣阎立德之子,生前担任太子家令。比较敏感的是阎庄的死亡时间,比李弘晚了约五个月。

在墓志铭中,有一段话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注意:

岂意彼苍冥昧 ,福寿徒欺。积痗俄侵,缠蚁床而遘祸 ;浮晖溘尽,随鹤版而俱逝。”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8)

其中“蚁床”指得是灵床,“鹤版”指得是棺材。也就是说,阎庄是与“蚁床”、“鹤版”一起死的。而“蚁床”、“鹤版”的主人,很可能就是指李弘。

也就是说,李弘的死,致使他的家令阎庄也同样受到了牵连,最终与之一同横死。因此在很多学者看来,这则墓碑暗示,李弘的死绝非正常死亡。武则天毒杀亲子,是历史的铁证。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9)

那么武则天为何如此着急要毒死李弘呢?原来,唐高宗的病已日渐沉重,难以治国,因此想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在给李弘的祭文中,李治写道:

“朕方欲禅位皇太子 , 而疾避不起 , 宜申往命 , 加以尊名 , 可谥孝敬皇帝。”

很显然,如果真让李弘当上皇帝,对于武则天的“称制计划”来说,自然是个巨大的打击。联想到后来武则天毒杀李贤,废黜李显和李旦。武则天毒杀李弘,恐怕是铁的事实。《资治通鉴》绝没有说谎。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10)

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史学价值是相当过硬的,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因此我建议大家,要多读读资治通鉴。毕竟在所有史书中,《资治通鉴》几乎是一本,能够让人各方面素质都全面提升的书,看完等于多活了1300年。

因此通过《资治通鉴》,我们可以前人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只要学好了,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习工作,都能游刃有余。但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阅读文言文还是比较吃力的。因此,陶陶向大家推荐一套好书——《白话资治通鉴》。

这套书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台湾大学国文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锦鋐领衔主持,集中台湾地区多家院校27位教授、学者,历时3年,合译而成。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11)

因为编纂此书的学者本都是国学大家,因此这套书绝不是现在市面上,那些粗制滥造、携带私货的资治通鉴。而是尊重原文,逐字逐译,不多增一个字,以求贴近、还原《资治通鉴》本义。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而且是全本。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12)

做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因为这一套在头条做活动,一套十大本,原价498,现在头条读者只要208,可以说是很超值了。

武则天历史真实画像(揭露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13)

对于这本书,只要能够读一遍,就能有巨大的收获。因此陶陶建议大家,赶紧买这套书,多读几遍,长长见识,学学权谋。大家可以点下面的链接购买。之前的1.2万本卖完了,现在又新进一批,数量不多,就快没库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