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巴菌是一个来自云南山区的普通青年,有着和这里的蓝天白云一样简单直白的名字。以至于经常会令不知者产生种种尴尬而喜剧的误会,最后在一声声普普通通的“哦”或者文艺的“原来如此”中告一段落。争论的焦点多数在“巴”和“干巴”身上。

曾经有来自西安的朋友听了关于大理喜洲粑粑的介绍后惊讶地说,“巴巴”在黄土高原上就是“便便”的意思。其实在云南也是,但我们能朴素而又迅速地区分这两种“进出口”物品,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1)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2)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3)

有了名字打下的烙印,真的见到名叫干巴的菌类的真面目,会有不少朋友像汪曾祺一样脱口而出:这种东西也能吃?!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

牛粪?!也对,都是黑乎乎的颜色。但爱好干巴菌的文艺青年会大喝一声来正名:这种菌的菌体是干燥革质,黑中带亮,为什么不叫黑珍珠?它们的整体往往呈现扇形或莲花宝座形状,称为扇子菌或者莲花菌也很形象;如果把它们分拣开,你会发现用“银杏菌”来命名也是合情合理的,那外形和银杏叶子非常像。碰到2b青年就完蛋了,有可能被扣上牛屎菌、霉菌的盆子。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4)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5)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6)

普通的云南人不考虑这么多,大多会简单的说上一句,这个菌子像干巴,所以叫干巴菌。干巴是足以和火腿pk的食材,它们都以肉为原料,主要通过盐与时间的作用而发生奇妙变化。人们常说,在腌肉领域,汉族和其他民族做火腿,回族和伊斯兰朋友则热衷于干巴,在云南尤其普遍。

文艺青年们如果听到干巴就自觉不自觉的加上一个叠字,让干巴变成“干巴巴”,进而把长得又黑又丑的干巴菌打上乏善可陈的标签,那就会产生经验主义主导下的“冤假错案”。 2b青年们如果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像某位著名人物一样反拿英语书读着,再炒点干巴菌下酒,那云南人得要立即反省,为什么几千年过后还被很多人称为“蛮”?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7)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8)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9)

说干巴菌云南的普通青年,根源在于云南人大多是“普通青年”,不玩花架子,这在菌子的命名上有很多例证。很多人神往的块菌,在云南只不过叫猪拱菌而已,一打听就会知道找这种菌的窍门——用发情的猪去找,靠鼻子闻味道,再用嘴巴拱开泥土。其它还有像扫把菌和珊瑚菌、牛肝菌和见手青、青头菌和绿豆菌、虎常菌和翘鳞肉齿菌、羊肚菌和羊蘑等等,都反映出云南人的实在。

如果用马牙菌来介绍,“牛头不对马嘴”的评价立即在脑海中浮现;换成是干巴革菌,虽然只是一个字的多和少,但还是别扭,大伙还以为干巴是一种皮革呢。干巴菌这个名字,不仅朴实无华,而且道破天机。把干巴菌分拣开,撕成细长条,颜色、形状都和干巴长得很像,只不过一个是大个子,一个是微缩版而已。味道虽然和干巴不在一个调上,但很有韧性从而非常有嚼头的特点却是英雄所见。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10)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11)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12)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13)

对这个长得像牛粪一样的普通青年,汪曾祺惊叹到——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真是“人间至味”。

也许看了最近的热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后很多人会问,你吹了半天牛皮哄哄的,怎么片子上只点了松茸菌的名?其实剧中已经有一点线索——“以前藏族人都不爱吃松茸,嫌它的味儿怪,原来的松茸也就几毛钱一斤”。在云南人心中,真正的王者是干巴菌,以前是,现在是,今后也是。只不过作为普通青年,干巴菌没有像文艺青年、2b青年那样引起轰动、被外界熟知而已。像它这样的普通青年,和广大的云南普通人民打得火热才有乡土气息。无意间在一个解梦网站搜到这样一个问题,“梦见干巴菌”。洋洋洒洒的解词中,只有关于禁忌的地方和干巴菌有关——忌奉承巴结,忌出卖干爹。普通青年伤不起。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14)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15)

哪种干巴菌可以吃(再省吃俭用也要吃一顿干巴菌)(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