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1962年电影《红楼梦》中王文娟饰林黛玉
一代越剧宗师王文娟,今晨零时25分去世,“林妹妹”随花飞到天尽头。
王文娟,1926年生于绍兴嵊县,是越剧“王派艺术”创始人。
她留下了一个个深入人心,又性格各异的戏剧形象,《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春香传》中的春香,《孟丽君》中的孟丽君,《追鱼》中的鲤鱼精,《西园记》中王玉珍,《忠魂曲》中的杨开慧,《则天皇帝》中的武则天等。
她戏路宽广,在不同时期创造了各种不同的舞台形象,在表演上善于描摹人物神态、传达内心感情,素有“性格演员”之称;其唱腔情真意切,运腔平缓委婉,深藏一种内在的力量。
1959年电影《追鱼》中王文娟饰鲤鱼精
对嘉兴人来说,王文娟不仅是深受欢迎的越剧宗师,她还是嘉兴的儿媳妇,是嘉兴籍艺术家孙道临的夫人。
孙道临,生于1921年,嘉兴籍表演艺术家。
他给人们留下了数不清的经典银幕形象,拍摄和导演了《渡江侦察记》《不夜城》《永不消逝的电波》《万紫千红总是春》《早春二月》《雷雨》《非常大总统》和《詹天佑》等20多部影视作品,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
孙道临、王文娟结婚照(嘉善县政协文史委供图)
两人相识于1958年,介绍人是孙道临的总角之交、崇德中学校友黄宗江。黄宗江也是影响孙道临走上电影戏剧之路的挚友。而王文娟和黄宗江是总政时期的同事。
当时,孙道临已经在银幕和舞台上演了很多罗曼史,还被人称为“台上台下悲伤流泪的孙大雨”,可在现实生活中却迟迟不谈恋爱不结婚。直到他年过35岁,有一天突然找到黄宗江和他的妹妹黄宗英,开门见山地说:我想结婚了.....
王文娟和孙道临
王文娟曾描述了他们的第一次见面:
那是1958年春,黄宗江住的作协招待所里,玉兰大姐陪着我,黄宗英陪着孙道临,黄宗江很正式地替我们做了介绍。
那天道临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列宁装,看起来书生气十足。房间很小,放了四张凳子便已转不开身,道临让我们先坐,自己则站在我身后靠窗的地方。很快三个“媒人”就聊得热火朝天,我本来就内向少言,意外的是,道临也很少插话。
从招待所出来,道临送我回家,沿着淮海路慢慢地走着,他先打破了沉默:“我看过你演的《梁祝》和《西厢记》……”
我随口问:“哦,你觉得戏怎么样?给我们提提意见。”
他倒也不客气,滔滔不绝,让我有些吃惊。“其实,我第一次遇见你,还要更早,是在卡尔登……”
这下我愣住了,他笑着解释说:“那时,我演下午场话剧,你们演夜场,我在后台就看见过你。”
2006年全家福,孙道临夫妇和女儿一家四口 周向阳摄
两个人1962年结婚,那一年孙道临41岁,王文娟36岁,1964年生下女儿孙庆原(为了庆祝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而取名),两人相濡以沫四十余载,1996年,这对夫妻还合作了一把——越剧电视剧《孟丽君》由孙道临导演,王文娟主演。
黄宗江曾说他的好友孙道临是首诗,是一首舒伯特和林黛玉合写的诗。
2014年,孙道临和王文娟的女儿孙庆原在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这样解释这句话:
父亲和母亲成长在完全不同的家庭背景里,虽然有如此多的不同,但他们合起来就像一首诗一样,那么和谐。这是我对宗江伯伯这番话的理解。因为爷爷是个留学生,父亲的生活方式比较西化,包括饮食,他会做很多西餐。妈妈小时候生活在浙江农村,喜欢吃的是浙江菜,腌的威的酱的,妈妈的饮食是非常中国化的。虽然生活背景不一样,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就是对艺术的热爱,对生活永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所以他们又是非常相像的。
在孙庆原的记忆中,父亲最注重的她的精神食粮,母亲更偏重她的衣食冷暖,“所以他们两个人给我寄的东西不一样,妈妈会寄些衣物零食和南北货"。
30多年前,孙道临带着王文娟第一次来到故乡嘉善,冒雨参观梅花庵吴镇故居
家乡人对他们记忆深刻。
1989年,孙道临从影40周年。这年春天,家乡为他举办了纪念活动。当时,孙道临带了40多人的上海文艺界团队来嘉善。嘉善人民打出了横幅———“欢迎嘉善人民的儿子孙道临”。孙道临看了很高兴,而王文娟也打趣说:“你是嘉善人民的儿子,那我就是嘉善人民的儿媳妇了。”
2007年2月2日,86岁的孙道临在王文娟和女儿的陪同下,坐着轮椅赶到嘉善,亲眼见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电影艺术馆落成,并亲自剪彩。孙道临在妻女的搀扶下,进艺术馆参观了一番,很高兴,评价说“搞得不错”。当时,王文娟曾说:“过段时间,等这里的荷花种好了,树叶繁茂了,再和家人朋友一道来。”
王文娟女士给家乡的影迷签名 胡凌翔摄
可惜的是,家乡的荷花没有等到这对贤伉俪的到来,这一年12月28日孙道临去世,不过,此后,王文娟多次造访嘉善,她带着女儿参加孙道临电影回顾展、孙道临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接续这段情缘。
如今,“林妹妹”去追寻她的“宝哥哥”了,愿他们在天堂再续前缘。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