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德国科学家讲给孩子们的生物)(1)

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她说自己的儿子是典型的“十万个为什么”。

为什么非要上学,为什么要学数学,学英语有什么用?为什么会有雷电?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很难和孩子交流这些连我们也不懂的东西。于是,干脆敷衍地说:“好好学习,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这样的做法,其实是在无形之中打击了孩子提问和思考的积极性。长此以往,孩子会越来越不爱思考和提问。

在我们此前发布的文章《北大宁招5岁爱提问的孩子,也不愿招只会埋头考高分的学霸!》中,北大院长秦春华就指出,“孩子们在小时候往往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等到长大了,特别是进了学校之后,却越来越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了。”

殊不知,父母是孩子科学素养最重要的呵护者和引导者。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提问题的能力很宝贵也很脆弱,若得不到正确引导,就会被早早扼杀,成为只会埋头刷题,不会提问的“书呆子”。

如何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思考的能力?今天阅读第一想给大家推荐《儿童大学》这套读物,这套书被称为“儿童和青少年们的百科全书”。

因为这套书主题太丰富了,当大人们无法解答孩子们的困惑时,孩子在这套书里将会找到答案。

儿童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德国科学家讲给孩子们的生物)(2)

适合8岁以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