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宏 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部一级编剧,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王宏恩戏曲作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王宏恩戏曲作品(传统戏曲要活下去就得)

王宏恩戏曲作品

作者:王宏 解放军文化艺术中心文艺部一级编剧

百戏盛典展演活动于2018年吹响中华戏曲艺术的集结号。在这样一个国家级平台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院团会师百戏之祖昆曲发祥地昆山,展示各自魅力,相互观摩切磋,真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南腔北调尽张扬。名家绝技惊四座,名著历久酿醇香。观者如云票友嗨,好评如潮媒体忙。直播粉丝达海量,网友点赞十指僵”。此举必将改变我国戏曲行业的生态,改变戏曲从业者的心态,扭转某些剧种尤其是边远地区小剧团、小剧种的生存窘态。这就是国家文化部门为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建设的一条高速路,百戏盛典正是这条路上一个闪耀的里程碑。

百戏的盛典,百姓的福音,文明的号角。当初听人说起这个活动时,我脱口而出的一句话就是——功德无量。中国戏曲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在民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但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也在不断失血、不断萎缩、不断消失。这次活动之所以说功德无量,原因就是它用实实在在的演出替代了以往的理论呼唤、口头救亡、文字传承的保护套路,以真实的扶植、立体的呈现、动态的宣传、活化的珍藏,体现了国家文化主管部门的使命担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传统戏曲要活下去,就一个字:演!演才能培养演员,培植观众群体,演才能把博物馆中的珍宝活化,才能发现发掘,促进改良,推陈出新,凤凰涅槃。这次活动能够由策划变为现实,靠的是传统优势、制度优势、组织优势、土壤优势。我们应该感谢为这次盛典作出贡献的每一个地区、单位和个人。

百戏盛典的第一轮就有120个剧种156台大戏与折子戏参演,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与量的问题,它代表的是中国人骨子里强悍的文化基因,代表的是中华戏剧文明强大的生命力。百戏盛典的网上直播,数十万的粉丝点赞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此之前,我们的许多年轻人恐怕还不知道老祖宗为我们创造、留存了那么多好听好看的戏曲形式,通过这样的传播,他们会认识它们、爱上它们、传承它们。

现实中的我们,不光有文化的自信,更有自信的文化。

乱花渐欲迷人眼,莫待无花空折枝,有了平台就会有演出,有了演出就会有创造,有了创造就有了生命。不要小瞧这一次露脸的机会,通过这样一次活动,有些小剧种、小剧团就会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就会找到生存的土壤、活命的养分,也许对一个剧种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剂强心针,更是“长生不老之药”。

我们可以预期,下一季百戏盛典的演出会更精彩,影响也会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