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么:义务教育免费之前没觉得贵(1)

九年义务教育是免费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可我小时候不是。那个年代上学是要交学费的,对于70年代的农村家庭来说,能上学是幸福的事。那时候一学期几十元的学杂费,对于多数家庭来说不算多,到了初中学杂费变成了几百元,也能承受。

那个年代允许学校集体补课,对老师补课赚钱没有什么规定。家长对老师补课也没什么意见。学校为了升学率就是抓成绩,分分是学校的命根。那个年代会英语意味着轻松赚钱,开补课班意味着赚大钱。一切都是很正常的事。

小学升初中有考试,分高者上重点初中,为了考入重点初中,家长很愿意请老师补课,孩子也很努力学,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事。

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么:义务教育免费之前没觉得贵(2)

那个年代大家收入不高,给孩子交学杂费,适当补一点课,没觉得教育支出多高!

学校允许收费,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师的收入是弹性的,干得多得的多,教得好得的多。这种良性循环促进教师努力工作。

那个年代教师比着干,公开课抢着上,论文积极撰写,因为这些都是会兑现的,期末会兑现成奖金的。

那个年代家长交学费没觉得教育贵,孩子没觉得学习有多累,老师没觉得教育那么难干!

是那个年代老师水平有多高吗?不是!是由于孩子有多好教吗?不是!可能是那个年代的教育竞争压力不大吧!

如今国家有钱了,教育投入多了,九年义务教育也免费了,按理说家庭的教育支出会减少,可现实是越来越高!

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么:义务教育免费之前没觉得贵(3)

为什么会这样呢?补课费贵呀,这是初中家长集体的声音,为了重点高中的门票,家长们拿出几万甚至几十万的补课费,为了换取稀缺的门票。那门票越来越贵,贵的让工薪家庭越来越难以承受。于是内疚来了,焦虑来了,愤怒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互联网的功劳,它让信息越来越透明,它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得越来越清楚。知道得越多越累!攀比、焦虑像毒素一样侵入每一个细胞。人民群众的眼睛看到了内卷,看到了孩子大量刷题的痛苦不堪,大家越来越不满这种“教育模式”。教育改革来了,小升初取消了,孩子、家长欢欣鼓舞。小学生解放了!

小学生真的解放了吗?减负在公立学校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词,作业在一次次减负中变少了,各种与学习弱相关的活动越来越多!孩子的作业负担没了,可教育负担没有减轻,教育投入不减反增。

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么:义务教育免费之前没觉得贵(4)

补课是最大的负担,收入高的家庭无所谓,收入不高的家庭苦不堪言。“双减”能解决这个课外辅导的负担吗?这个我不知道,韩国曾经也限制甚至禁止补课。如今怎么样了?在民众的反对声中,取消了禁补的事。

如今家庭最大的支出就是教育支出,比如二线城市沈阳,每月补课费两三千是常态,多的上万。沈阳人的收入本来就不高,几千元的补课费是家庭很大的负担!不过为了孩子,初高中的家长咬牙挺着。

这个高昂的补课费有解决的办法吗?目前看没有!过去是拼努力,现在是拼财力。为啥补课费高呢?因为需求大,优秀供给少。除非允许学校老师补课,扩大供给,否则无解!过去老师补课是没有严格规定的,后来有一部分人不同意老师有偿补课,理由是对于不补课的孩子不公平。禁止学校老师补课就这样开始了,年年都是教育的大事。

义务教育是免费教育么:义务教育免费之前没觉得贵(5)

说实话,老师就是一份职业,每天工作8小时,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就行了,为啥还管8小时以外的事?8小时以外是个人时间,凭什么管呢?在我看来这就是一种绑架。只要你干老师这行就受这个限制,除非选择不干!

为啥有这个限制呢?因为社会给老师的定位是守住清贫,甘于奉献。这个传统很难撼动!大家的脑海里总觉得老师不应该收入高,其实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试想有知识的老师收入低,谁还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这里还容易出现一个很不好的示范效应,高水平的人不来当老师,教育的未来何在?对老师限制如此之多,又有多少优秀毕业生愿意在教育上实现理想?

如今我看到的是七八十年代的优秀教师老了,新任教师离优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或者就这样了。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免费的义务教育并不便宜。国家免了学费,可社会增加了补课费。此消彼长,仔细一算,还是过去那个年代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