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1)

80多集的《如懿传》终于看完了。

与《延禧攻略》不同的是,《延禧攻略》是大家都在热议的时候,我才找来一口气看完;而《如懿传》我可是两集、两集这么一点点的跟过来。

巧的是,对于两部剧的感受竟然跟观剧模式如出一辙:《延禧攻略》跟人的感觉是爽!快餐!虽然简单甚至个别段落脑残,但看着就是痛快!但《如懿传》……哎,有点一言难尽。追完全剧,一个字:心累!

先开始还觉得比《延禧攻略》厚重、有嚼头;之后发现也有很多剧情上的BUG,让人看着捉急,尤其是如懿被动挨打、被令妃多次陷害的时候,气就不打一出来;可是看到最后几集,又生出无限的感慨!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2)

最后如懿联合太后、愉妃等人布下了一个惊天大局,不仅惩治令妃,为枉死的人报了仇;同时也让皇上良心发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明白如懿的一片真心。

可是,当所有误解多解开,当善恶终有报,皇上与如懿的缘分也走到了尽头。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3)

纵观全剧,如懿是值得同情的,同时更是值得尊重的!

之前我会责怪如懿,对待君王、对待丈夫,为什么不在该退让的时候退让,该服软的时候服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如懿最后问皇上的那句“兰因絮果”让我明白了一切。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4)

当初,是你让我去参加选秀,成为你的女人。

当初,是你告诉我:在这无人之巅,朕觉得孤单的很,朕想让你在朕的身边,朕也只要你在朕的身边可好。

当初,也是你信誓旦旦的允诺,我们会相爱一辈子。

“臣妾就想和皇上长长久久的,能多长久就多长久。”

“或许看不清后位,看不清前路,也不够看得清皇上,可皇上说他孤单,臣妾就只想到他身边去。”

“我想告诉皇上,现在咱俩在一块了,你再也不是一个人在峰巅上孤独,臣妾会一直陪着你……”

为了皇上,如懿付出所有,抛下一切,倾注真心,可皇上却一次又一次的不信任,伤害甚至羞辱。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5)

哀莫大于心死!

如懿断发,便意味着与皇上恩断义绝。

而后的种种作为无非是还自己一个公道、还逝者一个公道,与皇上、与跟皇上的情分再无干系。

所以当如懿再见皇上,她面无表情,心如止水,形同陌路。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6)

皇上说:过去的已经都过去了。

没错!过去的是都过去了,但彼此的情感也全都过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清代龚自珍的《丑奴儿令》曾提及: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佛语有云:一饮一琢,莫非前定,兰因絮果,必有来因。”这里的“兰因”出自于春秋时期,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的。所以“兰因”用来比喻像兰花一样美好的前因。而与之相对的便是“絮果”,就是说事情虽然由美好和悦而开始,到最后却落个四散飘零。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7)

历经磨难,如懿终于明白“花开花落自有时”,缘分尽了就是尽了。

即便是夫妻,即便曾真心相爱,到了这一步,也只有离散。

如此悲观,如此决绝,又如此平和面对、坦然接受。

这样一位善良独立的女性,怎能不让人油然起敬。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8)

但同时又让所有观者对爱情、对婚姻产生了一种消极的、无法抑制的悲凉感。

曾是执子之手、登高望远的少年郎,如今却是断发诀别、不复相见的陌路人。

爱情啊……爱情……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9)

如懿死后,乾隆删去了一切有关她的记载。

“越需要用力抹去的往往是最不敢面对的,越想要忘记的往往却是最难忘记的!”

如懿传兰因絮果大结局(如懿传兰因絮果)(10)

而当乾隆风烛残年,他独自一人面对残画枯梅、断发巾帕、红荔青樱的时候,又是何等的心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