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杭州西湖这样的风景名胜,自古就是不缺故事的。现实的,譬如白堤、苏堤,千百年来都不缺人讨论。虚幻些的,譬如明人洪楩编写的《清平山堂话本》中的《西湖三塔记》,后来也几经丰满,传遍了海内外。

但你在听故事之余可曾留意过,大名人白娘子到底是怎么干出那让法海追着喊打的事的?

白素贞为什么道行那么大(白素贞为何这么厉害)(1)

1、 历代创作者给了白素贞出手的资本

作为一个经典民间故事,白蛇系列是经历了数代发展的。早在唐代,诸如《太平广记》,就出现了有关白蛇幻化为美女去引诱男子的故事。

不过早期的白蛇完全就是个心狠手辣的"反派",她引诱的也是风流好色的公子哥。但也正是因为白蛇的形象还非常原始,所以作者们对于白蛇的本领也没有太多细致刻画,更多的还是让她展现动物的本性和一般精怪的特质。

到了明末,知名文学家冯梦龙将传统的白蛇故事进行了丰富,写出了近代《白蛇传》的雏形——《白娘子永镇雷峰塔》。在这个故事里,白蛇是能斗得过书着五雷天心正法的道符的大妖。不过她除了化作美妇人与许宣结为了夫妻,又因为喜爱许宣而为其偷了两次东西以外,并没有干什么大事。所以仔细说来,最后被禅师轻轻松松就镇压了的白蛇,反而没什么厉害本事,也没什么大妖的样子。

白素贞为什么道行那么大(白素贞为何这么厉害)(2)

但再之后的话本和戏曲,随着创作者们加重了禅师的戏份,白蛇的本事也随之陡然增长一大截。在这些故事中,白蛇彻底摆脱了早期引诱风流男子的形象,和许宣在风光旖旎的西湖邂逅,结识,并真心相爱。而禅师法海,则坚持斩妖除魔的正道,一而再再而三地插手白蛇与许宣的感情。于是在白蛇与法海冲突的高潮,即法海把许宣在金山寺关禁闭时,救夫心切的白蛇终于使出了自己作为一位大妖的本领——水漫金山寺。

按照普遍的认识,从一条蛇变成一个能够化形,并与法海大打出手的蛇妖,白蛇的道行自然是不低的。这也是作者们为何没有对白蛇本领的由来作过多解释的主要原因。毕竟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在白蛇、许宣和法海的纠葛上,而不是在白蛇如何修行上。所以白蛇有本事水漫金山寺,硬要为这本事找一个出处,那最直接的答案便是历代的作者。

白素贞为什么道行那么大(白素贞为何这么厉害)(3)

2、 与凡人的爱情给了白素贞出手的动机

我们还可以看到,从唐至近现代,故事里的白蛇都是能够化成人形的。所以若是她想要干点祸乱人间的大坏事,其实也不难。可在《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蛇也就是为了帮许宣过上更好的生活而做了两次小偷。在我们更熟悉的明清小说和戏曲中,白蛇甚至比一般女子都还要温婉善良,完全没动过祸乱人间的心思。她唯一与人动武,也只是为了许宣。

所以纵观各个版本,白蛇动用自己为妖之本领的动机都是许宣。如果白蛇与许宣从未相见,从无交集,那么她的一身本领大概也像尚未遇到许宣之前一样只是傍身,而不用于作恶。那她厉害与否,恐怕都难有个标准。

白素贞为什么道行那么大(白素贞为何这么厉害)(4)

且就像我们会因为所爱而获得一些我们原本不曾想象的成就一样,许宣这个动力在白蛇与法海交手时大抵还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也许白蛇的本领远不及法海,但因为她急于救出丈夫,所以最终"超常发挥"淹了金山寺。

3、 传统社会给了白素贞出手的决心

也许有朋友曾有过类似的疑惑,法海是想救救许宣,白蛇也是想救许宣,那他们为何不联手,而是一个要关许宣禁闭,一个硬要带走许宣呢?

白素贞为什么道行那么大(白素贞为何这么厉害)(5)

其实这个问题涉及了白蛇故事的核心。在明清的故事中,白蛇虽为妖,但象征的却是人性。她追求并忠诚于真挚的爱情,无论许宣因外界干扰而如何怀疑自己,她都坚定不移地为他付出。这种追求和这种勇气,正是在传统儒家道德压制下的普通人的追求。

而在故事中始终站在正道一方的禅师法海,实际上是站在世人的对立面。法海坚守的佛性在故事中其实是传统道德的化身。许宣相信法海,就像人们一直以来都遵循社会道德的约束。但在这种约束极度僵化的封建末期,人们也意识到它存在着不合理。所以我们才看到了一个不念人情,甚至不讲道理,一心只有镇压白蛇的法海。

因而人们在后来的白蛇故事中增加法海的戏份,深层的出发点就是想要突出这种人性和佛性的冲突,以白蛇对法海的反抗来表示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不合理道德秩序的反抗。是故归根到底,白蛇斗法海的强大实力是社会"赋予"的。人们需要一个像白蛇一样坚强、善良又强大的角色去发泄他们心中的不满,去说明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反思。

白素贞为什么道行那么大(白素贞为何这么厉害)(6)

艺术来源于生活。如许宣那样的人在明清太过常见,白蛇故事的内涵又太贴近人们的生活,所以这个故事最终才会传遍大江南北。且就算没有能与法海交手的白蛇,可能还会有白鹿、白虎、白鹭等等。毕竟这些故事的根源,当时的社会矛盾,在当时始终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