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都,从最早的燕都,到元朝的大都,再到明朝、清朝的北京城,这里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下面小编就给您揭秘一下从元代开始,到清朝结束,发生在京城的七件趣事、秘事和诡事,让您一次看个够,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增加茶余酒后的谈资。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1)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抬棺材为何棺材头上放碗水

封建社会的时候,非常重视迎生送死两个字,一旦家里有人去世,必须要请专业的杠夫,这些人抬棺材的时候,会将棺材抬得非常平,即使棺材头放一只水碗,水碗中的水都不会飞溅出来,为什么会这样平,因为杠夫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他们抬棺材干活的时候,腿部是不打弯的,也就是说,走的是一种僵尸步。(当时的老百姓,看见街上一群走僵尸步的杠夫,估计也不会害怕)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2)

2、瑞云庵明照洞的宝物

在京城海淀的车耳营村附近有一座瑞云庵,相传有一位皇姑曾在这里出家,而她随身携带的宝物,就藏在了附近的明照洞中。

民国的时候,同治皇帝帝师李鸿藻有一个儿子,名叫李石曾,他的胆子挺大,觉得明照洞中,传说中有宝贝,何不索性下去看看,他就领着几个得力的家人,手中握着当时先进的照明设备“手电”,可是深入了几百米后,发现洞内竟趴着一条眼赛灯泡,吐着一尺多长血红舌信的巨蟒,吓得他们一路狂逃了出来。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3)

3、城门楼上的信炮

在老北京的德胜门和宣武门上,分别放着“午炮”,这种“午炮”不是杀敌的,也不是御寇的,而是报时用的,在皇帝佬当权的封建社会,每天日到中午,这两座门上的“午炮”一起轰响,告诉老百姓,现在是中午了,该吃饭吃饭,该睡觉睡觉。只不过现在报时的是钟表,“午炮”早已经消失不见了。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4)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5)

4、悯忠寺的3位古人

北京市西城区(原宣武区)有一座寺院名叫法源寺,它以前的名字叫悯忠寺,李世民征讨高丽国,损兵折将,为了超度将士们的亡魂,他就命人修建了这座悯忠寺。

北宋末年,宋钦宗曾经被囚悯忠寺(关于宋钦宗之死有两个说法,首先的说法是病逝五国城,终年56岁)第二个说法是被囚悯忠寺30年,1156年,金国皇帝完颜亮命宋钦宗上马和辽国的君臣打马球,结果是宋钦宗落马被马践踏而死。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6)

第三人就是宁可饿死在悯忠寺,也不投降元朝的谢枋得,这一位位的古人,让法源寺成了最有故事的寺院。

5、穷汉市

在元朝的时候,元大都的东城是衙署所在地,北城是水陆的码头,南侧是旧城,鼓楼的下面,聚集了很多的市场,这些市场有不仅有骆驼市、羊市、牛市,还有车市、果市、菜市、蒸饼市和穷汉市。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7)

穷汉市是干什么的?简单一句话,就是出卖劳力的市场,只要你有钱,在这里就可以雇佣到低廉的劳动力——元朝对老百姓的压榨是敲骨吸髓的,也无怪乎很快被朱元璋领兵推翻。

6、铜骡子

在京城白云观的中,有一座供奉太岁的元辰殿,距离这座殿堂不远,有一个铜铸的怪兽——千里独行特,当然,也有人管他叫铜骡子。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8)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9)

老北京都知道白云观有这样一个习俗,那就是到白云观烧香,都会顺便摸一下这个铜骡子,香客本身哪里有病,就可以摸铜骡子的哪个部位,而到了晚上,也有一伙鬼鬼祟祟的香客(得了花、柳、病),去摸骡子屁、股下面的东西,那个东西也被摸得闪闪发亮。

7、苇城

元明清三朝的区别(元明清三朝有七个秘密)(10)

元朝大都的城墙,一开始是夯制的土墙,别看晴天的时候挺结实,可是到了阴天下雨的时候,土墙可就成了豆腐。为了避免雨水坏墙,元兵们就想出了一个法子,用苇子制成巨大的蓑衣,给城墙披上……可是这法子不高明,因为一旦敌人来攻,放起火来,城上的士兵就将处在烟熏火燎的状态,后来,元朝皇帝筹集了大笔的资金,用砖石给土城加固,这才彻底让“苇城”退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