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一个诞生250年后仍然如雷贯耳的名字,对大众意味着什么呢?在我们的记忆中,他是教室墙上身残志坚的精神偶像,课本里为盲人兄妹演奏的温柔音乐家,是《命运交响曲》震撼人心的开篇,还是垃圾车都会播放的《致爱丽丝》。时逢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纪念,澎湃新闻·翻书党做了一个小调查,请大家聊聊自己眼中的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
刻板印象:失聪的天才
毫无疑问,当代人对贝多芬多少有些刻板印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属“耳聋”和“伟人”这两个关键词。亦或者是,因为贝多芬的失聪,使得大家对其伟大更无质疑,日本有位名为佐村河内守的音乐人甚至有过“假装耳聋”而获得关注的丑闻。
已工作十余年的小夫回忆说:“小学有位胖胖的音乐老师,她通过弹钢琴来教我们不同年代的钢琴曲有什么差别,但我完全没有记住,不过,我记得她弹过一首贝多芬失聪后创作的作品,老师说贝多芬的叔叔给他打聋了,但因为贝多芬已经弹了很多年钢琴,所以他能在没有听力的情况下,用脑子想,然后写出了几部伟大的作品。所以我对贝多芬的印象,就是一个聋子,原来不靠耳朵也能写音乐,后来我看过他的传记,只记得他很小就开始写歌,我也听过他很多音乐,但听不出门道,没能感受到太多东西。”小夫坦言自己“没有被贝多芬的音乐鼓励过”,但“被他的故事鼓励过”。
比小夫年长几岁的阿芬也感叹:“我对贝多芬完全没有了解,只知道他练琴练得地板都湿透了,我想大概跟王羲之洗笔把整个池塘洗成黑色是一个意思吧,也可能是个江湖传说。一个听不见的人能够作曲,我觉得这基本上就不是一个人呐,不需要耳朵的功能也能够听得到音乐,大概只有贝多芬吧,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但从他的生活轶事上能感受到是一个已臻化境的高人。”
德国联邦邮局发行的“著名德国人”系列中的贝多芬70芬尼邮票
在在校学生黄66眼里:“我对贝多芬的初印象是在小学课本上,还有学习电子琴课时老师简单的讲述,之后在历史课本里也有一点相关介绍。在我印象中,贝多芬大概就是一个虽然命途坎坷但却与命运决战到底的音乐天才,青年时失聪,但他用木棍咬在嘴里感受钢琴震动坚持做音乐的励志故事是作文里的常用素材。”
至于贝多芬因何被称为天才,不论能否专业地欣赏其作品,似乎也是不需思索的。
黄66说:“教音乐的老师还有很多人都在说,贝多芬是个天才,所以在接触音乐的时候就有先入为主的概念:能创作出这么多经典作品的音乐家一定是个天才。”
“85后”奇犽也提到:“我只知道贝多芬是天才,耳朵聋了,《命运交响曲》。他的音乐给我感觉也是天才、激烈,听说他6岁就开巡回演唱会了。”而在奇犽的父辈眼里,则认为:“贝多芬是世界级大音乐家,德国人,晚年失聪,他最著名的应该是《命运交响曲》和《欢乐颂》吧,他是让世人仰慕的音乐界大神!无人超越。”
先不论以上贝多芬的轶事有几分真假,失聪的时间与原因又是几何,贝多芬无疑是一位早已被推上神坛的人物,在大众心中,他是伟人,是神,但拨开刻板印象的遮蔽,在那些曾试图走近贝多芬的人心中,他又是怎样的呢?
八卦流言:疾病缠身的暴脾气
世人爱称贝多芬为英雄,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英雄偏爱有加,甚至总有人想将英雄拉下神坛,对于贝多芬被广为传颂的事迹,也有人不太感冒,而更多从个人角度去感受这位音乐家。
毕业于厦门大学音乐系的李响说:“古典主义的三大巨头就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其中贝多芬既是集古典之大成,又是开浪漫之先河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涉及体裁丰富,作品数量多,对后世影响大,我最有印象的是《第九交响曲》,花费了贝多芬数十年的时间,听到合唱的部分,可以感受到人性的高光。”
李响提到自己看过一部名为《复制贝多芬》的电影,“这部电影应该是有史实加上虚构,过去我觉得贝多芬就是一个音乐家,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觉得以后可能会更明白他为什么会写出这样子的音乐,以及,他不只是天才作曲家,他还是一个人。”
电影《复制贝多芬》剧照
对于贝多芬,李响的评价也更多带着人性的观照:“贝多芬以音乐为剑,抗击命运,叩问人生,很有力量,感觉活得太用力了,天才可能都有点偏执,不知道他自己快乐吗?”而在个人偏好上,李响说:“我个人感觉,他是一个命运比较多舛,所以可能也导致性格比较暴躁的一个人,我个人更喜欢相对温和一点的生活态度,比如像海顿、巴赫或是莫扎特那种,所以贝多芬对我来说有点,呃……太重了。”
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主修钢琴的宁宁老师也直言不讳:“其实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贝多芬,因为他特别自大,我平时听他的音乐,无疑表现了很多英雄主义,很坚定、很有男子气概,但我可能也会想,为什么他会写这种东西呢?贝多芬本人其实是个身材比较矮小的人,长相也算不上好看,就我所知,他的爱情并不是很成功,因为外表受挫很多回。贝多芬终身未婚,但是一直不懈地追求爱情的滋润,年轻时在波恩有好几个情人,但据当时婉拒过他的歌手玛格达莱纳说:‘他长相丑陋,精神也不太正常。’所以这些情人也没有真正对他认真过,或许有些瞧不上他。”
“他的音乐到了这种程度,在音乐方面已经是跟神一样的存在,但是在他们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比较匮乏,他应该还是需要一些感情上的认可,我自己的感觉,他写了很多彰显他男子气概的曲子,也是一种情感需求的表达,但从女性眼中,很多男性他刻意表现得自己很强大,反而会显得有些幼稚。”
贝多芬画像,克里斯蒂安·荷尔文(Christian Horneman),1803年
另外,我对他还有点儿‘吝啬’的印象,坊间流传的信息,贝多芬因为不是很富有,和朋友的钱算得是很斤斤计较的,他写过一首曲子叫《丢失一分钱的愤怒》,这是一首贝多芬生前未完成的钢琴小品,如果找来听,会发现旋律跳跃频繁,情绪波动很大,有一种和跑步心跳相似的步步逼近的感觉,表现了愤怒和俏皮互相交织的情绪。
贝多芬本人就是个脾气非常暴躁的人,为了一分钱,当然本身这也只是一种夸大的说法,不但动怒,还把它表现到音乐上,写出这样愤怒和俏皮交织的乐曲,也是个吝啬鬼的真实写照吧,所以我会觉得他有点儿小心眼,但从另一个角度,从这样的作品中,可见他是比较有童真的。”
在贝多芬的作品方面,宁宁老师补充道:“贝多芬交响曲的标题,除了《田园》及这首交响曲的各乐章副标题是他自己取的,其它包括《英雄》等,都是出版商或者后人给冠上去的。再比如他的一些钢琴奏鸣曲,只有《悲怆》和《告别》是他亲自取名,其他也是后人揣摩曲子的意境来填上去的。因为贝多芬的偶像光环,听者和评论家就喜欢美化或者优化他的曲子,冠上更正面、更积极化的曲名。在大众看来,贝多芬很伟大,写了那么多交响曲,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音乐体裁他都创作过,是宏大的、积极的,但其实他很多小曲子非常有意思,也很好听。”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手稿
在宁宁老师眼中,贝多芬更多是一个人,而不是神。“我觉得大师也是人,他就是一个普通人,上帝是公平的,给这个人特殊的才华,那一定会拿走他的一些东西,所以人无完人,不是说我们偶像崇拜,他就要有偶像光环。”
的确,关于贝多芬的八卦与议论,自18世纪就未曾间断,19世纪时期对贝多芬的研究更是蔚然成风,延续至今,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数贝多芬的私生活,有人认为他终生保持童贞,也有人认为他常年进出妓院,因此贝多芬与梅毒的关系,也成为了热门话题,而关于他失聪的程度,也经常遭到质疑。
对贝多芬颇有偏爱的小白说:“现在的人有点莫名其妙,一说贝多芬伟大,马上就有人跳出来说‘你怕不是还以为贝多芬是完全聋的吧?’然而我能产生共情,就是因为这些人不是被架起来的英雄,而是普通人里面的精神强者,所以有人说贝多芬不是完全聋了,得了梅毒,甚至说本来作曲家水平到了一定程度,即使听力有障碍也能作曲很正常,以此来试图说明贝多芬不是‘英雄’,我就觉得很疑惑,因为我并没有想把这个人当成英雄祭在祭台上。”
英雄交响曲总谱封面,可见贝多芬修改的字迹 维也纳音乐之友协会藏
除了小白提到的言论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贝多芬因患梅毒所带来的精神影响,使得他在创作方面更为敏感,因此才滋生了许多伟大的作品。
曾任外科主治医生的医学史教师孙轶飞表示:“梅毒跟艺术家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被大家重视的,但原理并不是非常确认。这方面的书也很多,比如《天才、狂人与梅毒》,八卦名人的疾病史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他这方面的八卦,我个人觉得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待。”
宁宁老师也说:“在贝多芬生活的那个时代,已经有一些人怀疑他得过梅毒以至于耳聋,但这种现象在当时也非常普遍,其实在音乐史上,得梅毒的音乐家非常多,比如勃拉姆斯,还有贝多芬的知音舒伯特,当然也有另一种说法是贝多芬的母亲有梅毒,有点为他开脱的意思,但不管如何,在那个年代,很多艺术家的消遣的确是去妓院。”
此外,孙轶飞还提到了一个关于“病耻感”的概念:“在贝多芬那个时代,对梅毒的看法跟今天是不一样的,病耻感没有那么强烈,所以在当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每种病的病耻感都在随着时间变化,有那么一个历史时期,得梅毒是时尚的象征,莫泊桑得了梅毒的时候非常开心……而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精神分裂症和阿尔茨海默症,如今要是谁家老人得了阿尔茨海默症可能不太会藏着掖着,这个病又叫老年痴呆,病耻感是相对比较轻的,但是精神分裂就不一样,至少在这个时代,精神分裂症还是受到很严重的歧视的,但是在很多表现上,这两种疾病并没有那么大差别,可这两种病的病耻感就是天差地别的。
其实,也有人认为爱因斯坦有很明显的抑郁症的症状,但因为是在爱因斯坦身上,人们就觉得这是天才的表现,再比如被称为‘天才指挥家’的舟舟,我前段时间看了个调查,光环褪去之后,人们才发现,其实他只不过是个病人。至于说贝多芬是否感染了梅毒,历来就众说纷纭,在《天才、狂人与梅毒》这本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学者们已经研究了几个世纪,未有定论。”
《天才、狂人与梅毒》 [美]德博拉·海登著、李振昌译,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
梅毒这种传染病,由于作用于神经,对人的影响是全面且渐进的,这也是为何人们会揣测贝多芬的诸多病症是因其而起,贝多芬的听力也是逐渐衰退的。但无疑,在饱受病痛折磨时,贝多芬未曾放弃艺术,他在最后的遗嘱中写,“在我尚未把我感到的使命全部完成之前,我觉得不能离开这个世界”,更在极度痛苦消沉时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此般疾呼,他常说,“一切灾难都带来几分善”。除了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这些罗曼·罗兰关于贝多芬的记录,也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立体的他。
喜好阅读经典的秀秀说:“贝多芬的音乐我听得比较少,但我感觉《名人传》里的《贝多芬传》写得很好,大概对他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个印象,我最近在看罗曼·罗兰的另一本《约翰·克利斯朵夫》,感觉作者也通过主人翁暗示了一些贝多芬的精神,这本书的主角就是个音乐家,也是个不屈于命运的人。我觉得这些人,并不是说想要战胜什么,是他们本身就是对音乐喜爱,对生命喜爱,支撑他们能够活下去。在读《名人传》之前,我只觉得这人很惨、不屈服于命运之类的,就会想着是不是一个很打鸡血的人,看完后我觉得贝多芬就真的是比较牛,是真的热爱生命,很多人被生活击倒,会为此愤怒或者消沉,但人家依旧是喜悦昂扬,是根本没被击倒,有独立的思想,对比现实生活,我们似乎太软弱了。”
《名人传》 [法] 罗曼·罗兰著, 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译林出版社,2010年
同样是《名人传》,小白有些不一样的观感:“这本书里面有大量贝多芬写给朋友的书信,会感觉这个人特别拧巴,细节我不太记得,但有一种大概这个人很别扭、很轴的印象,后来看了《呼啸山庄》,感觉和贝多芬的拧巴特别相似。他在表达友情上用词特别炽烈,我开始没多想,觉得可能欧洲人表达感情就是比较直接,后来有人说他是同性恋,我也不好作什么评价。贝多芬常常抱怨自己的处境,如果单看这些书信,不明真相的群众可能还以为这是哪个中年危机的‘loser’,当然,也有人说《名人传》里的贝多芬形象是刻意被弄得很潦倒。”
总之,各种关于贝多芬的文学及影视作品,都在为我们勾勒出一个更加有血有肉的形象,他走下神坛,是个鲜活的人,你或许喜爱,或许厌恶,但没人能否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至今仍带给大家不同凡响的听觉体验。
作品丰富:不仅仅是激昂,不全都是沉重
而从贝多芬的音乐里看到的他,或许同他人书写言传的故事里了解的他,更不一样。
大猫家里有全套的贝多芬CD,但在他看来,“听得少”、“沉重了点”,大猫说:“贝多芬、莫扎特、巴赫、李斯特的CD我都有买,单从外行的听感上讲,区别也是很明显的,莫扎特、李斯特会在沙发午睡的时候听,但贝多芬是不合适的,贝多芬更加雄壮,会联想到波澜壮阔的大海,步伐整齐的阅兵方阵,第九交响曲就是很振奋的感觉,但我平时听贝多芬的频率不高。我有段时间很喜欢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也很振奋,富有激情,不过更加贴近人性的感觉,听起来很欢快、愉悦。在我看来,如果说莫扎特的基调是人间的喜怒,贝多芬则超越了形而上的东西,感觉贝多芬不是那么媚俗吧,这个媚俗,是昆德拉提出的那种概念的含义,不是我们日常理解的含义,大概就是人会基于约定俗成的群体意识,自身表露出的顺应的反应。所以我感觉贝多芬更多一点神性吧,不流于世俗的感情。”
贝多芬画像,[德]威利波德·约瑟夫·马勒(Willibrord Joseph Ma hler),1815年
秀秀则持不同意见,或许是受到《贝多芬传》的影响:“我觉得他的音乐不会沉重,他的音乐里没有负面的东西,都是很积极的。”秀秀认为,“经典的作品真的挺好,经过时间挑选后,传达的都是勇气、力量这些内容,这些是网络上没有的”。
作为“后浪”中的一员,黄66说:“我自己不常听古典乐,但在小学、初中的音乐课,历史课上关于音乐史的片段中,都有听过贝多芬的交响曲和钢琴奏鸣曲,我们中学举办过一场交响乐音乐会,其中好像就有贝多芬的曲子,听过他的作品后,音符间透露的激情与戏剧性,有柔有刚的音乐风格,都在彰显独特的音乐魅力,特别是《命运交响曲》里蓬勃澎湃的生命感和不服输的韧性很是震撼人心,能够从他的音乐里感受到他和音乐已经融为一体了。”
称自己为“贝多芬粉丝”的泠风,说到贝多芬的音乐十分兴奋。“以前学钢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有一两个超级喜欢的音乐家嘛,古典音乐里我最喜欢贝多芬。”
泠风分享说:“大概16岁左右,我妈妈给我买了包括德彪西、莫扎特、贝多芬等很多大师的CD,当时我就特别喜欢《命运》,这个交响曲,大家比较熟知的都是一上来那个‘灯灯登等’,但当时我听这首的时候,发现其实后面很好听,虽然一上来很亢奋,可它之后的旋律是意外的好听,就是《命运》给我的一种感觉——虽然说好像命运中有很多让你过不去的地方,但也有让你觉得美好的地方——它是一种交替的。那时我年龄小,却觉得自己对命运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不是大家以为的只有悲伤、苦痛,也有一些优美、快乐,它们是并存的。
命运交响曲的“命运”动机
我还非常喜欢贝多芬的《月光》,说起来比较惭愧,学琴的时候我听了很多曲子,但大多数时候是听不懂的,虽然说那些曲子的名字中,都有一些意象的表现,可我听不出来,单单就是《月光》这首,我真的听出来了!是那种月光洒在河面上的优美景色的感觉。所以当时我非常喜欢这首曲子,意象明确。
在我学钢琴的时候,我妈妈非常喜欢《致爱丽丝》,但是我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因为实在是弹太多遍了,应该每个琴童都会反复苦练这首曲子吧。但是妈妈觉得这首曲子代表爱情,就是她心目中爱情的样子,特别喜欢听我弹。
而我就比较喜欢贝多芬那些难度高的曲子,可能也是因为难,我当时的水平根本弹不了,比如《月光》《悲怆》,再就是贝九,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欢乐颂》,好像交响曲里其实很少会带合唱的,我记得贝多芬也是比较早在交响乐里加入合唱元素的,这是贝多芬相对来说比较晚的一首曲子,给我的感觉就是,他对人生的很多东西已经看淡了,是一种到晚年时候开始回顾人生,对世间的一种赞颂,一种慷慨。
我觉得一个人的人生,在走过那么多坎坷与困难后,回顾时给予的却更多是感谢与赞颂,这是特别戳我的一点,虽然说我也没有走过这么多人生,但我很希望,我到年老的时候,也能有这种态度。”
贝多芬画像,[奥地利]费迪南·乔治·华德梅勒(Ferdinand Georg Waldmu ller),1823年
同样自小学钢琴的Jessie,一说起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也饶有兴致,Jessie常居德国、意大利,长期受到古典乐的熏陶,她说:“关于那些作曲家的生平我知晓得很有限,更多只是通过作品去了解,贝多芬给我最大的感觉,其实就是:没有套路。像莫扎特、施特劳斯他们都还是有套路的,很多曲子弹多了或者听多了,你是能大概推测出它下面要出来一个怎样的旋律,或者什么样的‘章节’,也能感觉到作曲家的作曲习惯,比如旋律接下来会怎么走,和弦大概会配哪个,但贝多芬就会冷不丁地出来一个和弦或音符,你完全想不通为什么这里是这样的,为什么要用这个,弹出来的话,第一遍可能还会怪怪的,后面会觉得放这里效果还挺好。”
Jessie猜测,“我猜是不是这也和他失聪有关,因为无法直观地听到,他对音乐和旋律的感知是不一样的,虽然他之前那些经验,可以让他知道那些音符组合起来是什么效果,但听不见,无法验证和微调,也正因为这样,他的作品中有些段落会有微妙的不和谐,或者说不常规,但这也是他曲子的魅力所在。”对Jessie来说,贝多芬的音乐是“适合别的听腻了拿来刷一下耳朵”的存在,但也提到“他的曲子我不能单曲循环”。
说到大众在听感上对莫扎特、德彪西的接受度要高于贝多芬,Jessie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是因为莫扎特、德彪西更加没有攻击性,他们的曲子更多地就像四平八稳的商业电影,贝多芬,那是妥妥的文艺片!很多音乐家的曲子都很好听,就像很多小说也很好看,但你能预判情节,也不会觉得震撼,贝多芬,我觉得属于为数不多,如果你没有听过它,你完全不能预判。大家现在不觉得,是因为很多曲子都太有名,或多或少都听过,比如《命运》,可惜实际上我怀疑很多人听的都是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简化版,那是为了让大众能听完的‘商业版’,或者说只听了某几个开头,就是,‘噢,贝多芬嘛,我知道那几个开头。’”
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葬礼,[奥地利]Franz Xaver Sto ber,1827年
在Jessie看来,大众所熟知的那部分贝多芬的音乐无法体现他的特点,实际上,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极其丰富,非常推荐去听现场。“我是真的推荐去现场听,贝多芬是一定要去现场听的,虽然可能所有的曲子都应该去现场,你才能感受到它为什么是经典,但我觉得贝多芬是尤其重要的!”
Jessie回忆:“我第一次去现场听交响乐,就有贝多芬,那时候才十几岁,之前没听过的时候,会觉得应该没什么区别啊,因为CD也能出很好的效果,但那天明显感觉到不同,那场交响乐是一个合集,还有其他作曲家的作品,但贝多芬非常突出,是完全不一样的,当场你就能知道,你必须听现场,CD里面那种细节是出不来的,贝多芬的音乐实在是太丰富了,一场听2、3个小时,你都不会无聊,因为他基本上不会重复之前的东西,每一次出来都会给你一个比较新的感觉。
而且那种整场的共鸣噢,只有在现场才会深刻的了解到他为什么要这么写,为什么要这样组合,我觉得贝多芬可能在作曲的时候真的也有更多考虑到现场的效果,可能跟他们那个年代有关,那时候不知道留声机有没有出来,他们那些作曲家是完全以现场效果为主的。如果有人想要开始了解古典乐,我觉得可以推荐去听一场比较经典的贝多芬现场交响乐演奏会。”
贝多芬在波恩的出生寓所 现作为纪念馆“贝多芬之家”
Jessie和泠风都坦言,虽然有学琴的经历,但古典乐并非充斥自己的生活,泠风说:“我已经很久没有听贝多芬了,我觉得听古典乐,尤其是交响乐,需要安排很长的一整段时间来进行,享受交响乐需要连贯的时间,不然一中断情绪就接不上了。以前上课通勤需要一个多小时,我就可以连续地听完一部完整的交响乐,现在这样的机会很少了。虽然我不专业,但我觉得音乐就是传递情感,也不用把它当成特别高级的玩意儿,听得懂谁就听谁的。”Jessie也说:“每个人听的感受都会不一样,就像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样,但有被感动到,就是很好的体验了。”
关于贝多芬其人其音乐,有鲜明的特点是毋庸置疑的,即使不能从音乐上去欣赏,也能因其故事而感受到生而为人的生命力、创造力。在《天才、狂人与梅毒》一书中,作者写下:“贝多芬后期的音乐是音乐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第九交响曲《快乐颂》,简直是超越完美之作。有人问贝多芬关于钢琴奏鸣曲,他说这不是为现在而是为将来创作。贝多芬有没有得过梅毒,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吗?”能够试着去感受长达几小时的交响乐,体会浸润在高质量作品中的艺术表达,在我们这个年代也是尤其可贵的。
你对贝多芬的第一印象是?(我心目中的贝多芬可能是ABCD) 人参与
无与伦比的艺术天才
无与伦比的艺术天才
扼住命运喉咙的强者
扼住命运喉咙的强者
有才华易暴躁的狂人
有才华易暴躁的狂人
耳朵聋了的灯灯登等
耳朵聋了的灯灯登等
来源: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