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配殿
在隆恩殿两侧,以神道为轴左右对称排列两座建筑,它们与隆恩殿构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构图。极好地衬托出隆恩殿的重要地位,东、西配殿。建于入关前。康熙十六年(1677年)重建。
两座建筑规格形式完全相同。均为七檩单檐歇山顶、覆盖黄色琉璃瓦顶,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周围出廊。素面石质须弥座台基,西向正中出垂带踏跺六级。四周檐柱额枋间均安有花牙子,雕饰成卷草,柱顶贯以平板枋,出头与额枋等宽。单重昂七啃斗栱,斗口65毫米。檐橼、飞椽均为方头。檐、金柱间施跨空枋。金柱间额枋,上承走马板,下安门窗。明间、次间隔扇门各四扇。梢间为窗,亦四扇,下设木榻板,下碱墙体砖砌。
飞缘均为方扇门各四扇,稍间为窗,亦四扇,下设西榻板。下碱墙体砖砌,不挂灰,不刷红。内部梁下金檩枋以上露明,不施天花,其下墙体裹砌,提刷白浆。稍间中柱向上直顶脊檩,山花象眼由砖封砌,上白浆。椽条饰绿,望板饰红。角背 做花牙子,雕饰卷草。
内檐梁为吉祥草包袱彩画,虽然仍保留了满族吉祥草包袱彩画的构图特征,色彩浓郁,活泼热情的风格,但画工略拙,应是近年来维修时所做。实非原作。
殿内部梁架下金檩檩枋以上露明,不施天花,其下墙体裹砌,提刷白浆。稍间中柱 向上直顶脊檩,山花象眼由砖封砌,上白浆,檐椽后尾搭接方式无法确定。椽条 饰绿,望板饰红。角背做花牙子,雕饰卷草。内檐为吉祥草包袱彩画,虽然仍保留了满族吉祥草包袱彩画的构图特征。
隆恩殿及东西配殿 (网上图片)
虽然两座配殿规格相同,但东配殿的地位高于西配殿,且在整个陵寝中仅次于隆恩殿。每当大祭前一天,祝板和制帛这两件极为重要的祭物存放于此。当隆恩殿大修时,东配殿作为暂时供奉太祖、孝慈高皇后两座牌位的场所。
东配殿在隆恩殿维修时,为了防止惊扰太祖和孝慈高皇后的在天之灵,其殿内供奉的神牌就要由皇帝亲派皇室成员同盛京地方最高长官----盛京将军一道举行仪式,将神牌请至东配殿暂时供奉,直到工程完工。并举行仪式,将神牌重新请到隆恩殿内。在神牌供奉在东配殿期间,据有均按例进行大小祭祀,一律制在东配殿举行,不可偏废。这关系到皇家尊严的大事,所以东配殿是福陵内其他建筑无法替代的。
东配殿
东配殿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存放祝帛与祝版。所谓祝帛,就是一种用丝绸制成的帛条,上面书写着皇帝的祭词,而祝版则是祭祀时专门放置祝文的用具,祝文是皇帝在祭陵时先向祖祈祷之言,用满汉两种文字。表达对皇帝的哀思。
西配殿
西配殿只有在太祖、孝慈高皇后忌辰这两天福陵特祭的时间,西配殿才开启,作为喇叭们诵经作法超度亡灵的道场。
西配殿内除陈设有条案等用具外,还存有喇叭教的用品及唐卡等物品。
棂星门
棂星门,位于隆恩门北约二米,清代陵制,位于陵寝门以北不远的正中神道上。有两根四棱柱形的石柱和一个夹楼构成。石柱顶部是望天吼。此建筑虽名为门,实际上棺椁不从此处过,谒陵者也不从此通行,是纯礼制性的建筑,没有实用价值。道光帝慕陵开始不设置。
其具体形制为硬山式覆黃琉璃瓦,为两根方形石柱夹牌楼门的形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建筑单元。石柱材质为青白石,二柱落于抱鼓石的槽内抱鼓石上,戗鼓石贴于柱面。石柱间横以绘有和玺彩画的木额枋,额枋上下镶透空花板, 额枋下正中为对开合扇门,两旁实以木板。也即使用了木额枋的石版楼。其两根石柱前后有抱鼓石。二柱顶端素面须弥座上立石犼,坐南朝北,面朝明楼方向。中间牌楼门三间,明间开直楞隔扇门两扇,两旁实以木板,同样开向明楼方向,斗拱七踩,无栱眼壁,中间平身科八攒,斗口宽度45毫米。属冲天牌楼。此门平时不开启,只有在大祭时才能打开,因为此处是祭陵时皇帝或主人才流动得献酒、举哀(哭陵的地方。)
与清代诸多陵寝棂星门形制相同,为两根方形石柱夹牌楼门的形式构成了一个独立的建筑单元。石柱材质为青白石,二柱落于抱鼓石的槽内抱鼓石上,戗鼓石贴于柱面。二柱顶端素面须弥座上立石犼,坐南朝北,面朝明楼方向。中间牌楼门三间,明间开直楞隔扇门两扇,同样开向明楼方向,斗拱七踩,无栱眼壁,中间平身科八攒,斗口宽度45毫米。
棂星门为硬山式覆黃琉璃瓦,其具体形制为古石柱间横以绘有和玺彩画的木额枋,额枋上下镶透空花板, 额枋下正中为对开合扇门,两旁实以木板。也即使用了木额枋的石版楼。其两根石柱前后有抱鼓石,同时因其两根石柱出头且柱顶还有两只望天吼,故仍属于冲天牌楼。此门平时不开,只有在大祭之时才能开启。
棂星门原称“灵星门”,灵星也叫“天田星”,是主农事的星宿。汉高祖时即有祭祀灵星以求风调雨顺的记载,至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始有在郊外祭坛设置灵星门的规制。后来这一形式被用于孔庙,而孔子似乎与农事无涉,于是将“灵”改为“棂”。再后来, 棂星门逐渐成为陵寝的规制性建筑,被广泛应用。
孔庙建筑中轴线上的每一座门就是棂星门,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星,又称文曲星,把孔子比作文曲星,因此得名。也有说法棂星门指的就是天门,所以宝宫室、祭祀建筑(如天坛、社稷坛等)坛庙和陵寝建筑都设有棂星门。
棂星门与石五供(网上图片)
隆恩殿、大明楼与棂星门挤在一起.
.从照片中可见,隆恩殿、大明楼与棂星门空间过于狭窄几乎挤压在一起,其原因是早期满清尚末彻底汉化,无论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生前均末选择万年吉地,都是死后由嗣皇帝为其选址营建陵寝,而福陵作为清朝修建的第一座帝陵,典制未备、规模有限,但隆恩殿、宝顶的位置已经定了,形成了外部环以砖城,其门楼为三层,内有面阔三间的布瓦寝殿的格局。如果再新增加东西(包括棂星门、石供桌和大明楼)就只能在有限的空间里硬挤了,也就造成了棂星门和石供桌挤压在一起的怪现象。.
如此看来,棂星门位置之谜就解释清楚了,既然最先修的祭祀用的隆恩殿位置已经定下,而埋葬龙体的位置也已经定了(虽然上面的月牙城是后修的),那么再添东西(包括棂星门、石供桌和大明楼)就只能往有限的空间里硬挤了,也就造成了棂星门和石供桌挤压在一起的怪现象...其实康熙帝也是画蛇添足的,既然是在关外的陵寝,保持其原汁原味也未尝不可,提醒后来人不要忘本嘛。从这里可以看出即使到了康熙时期,满人仍缺少文化自信,想要用汉族人的文化来替满族人当时不够先进的文化进行洗白罢了...
二柱门是嘉庆年间增设的,在古代只有黃帝陵才可以设置石柱门,二柱门位于隆恩殿与大明楼之间,,又叫“棂星门”。“冲天牌楼”,门为夹山顶,两旁各有一根方形石柱,石柱高约八米,柱子前后均有鼓石,柱子顶部有方形须弥座,座上有坐南朝北的石兽,二柱门平时不开只有大祭时才开启。
大明楼南面二柱门,它们之间的距离很近,这是二柱门和大明楼的屋顶
二柱门上的镂花雕刻和贴金彩绘
二柱门西侧石柱的石兽,传说陵寝的地宫就在石祭台正面,这两只石兽就是护卫陵寝的,人们叫它们护陵兽。
二柱门东侧的石柱顶端的望兽
棂星门,隔绝着“天国”与“尘世”。使人世的纷扰与喧嚣,远离先逝的帝后所居隹的“天堂”―――地宫
石五供
为了祭奠的需要,棂星门后有一长条石案,称为石祭台也即石五供。石五供又称台石五供、石祭台,在陵寝祀典礼中,为五处一处重要的祭祀活动场地,石五供以长方形青石须弥座为台,上面陈列着雕身雕刻纹饰,多处被修缮痕迹所覆盖,已无法辨认。
五供一般是指陈设在佛像前或神位前的五件器物,即一个香炉、两个花瓶、两个烛台。香炉居中,瓶和烛台在两侧依次排列。其质地有金、银、铜、铁、锡、珐琅、陶瓷之分。如设在庭院中,则多陈放在石制或砖砌的台案上。
陵院内设置石五供始于何时,尚有待考证。最迟不晚于明成祖的长陵。清陵沿袭明制,帝后陵内也设石五供。明清陵寝中的石五供设在陵寝“后寝”部分的院内中轴线上,在方城前,二柱门以北。如无二柱门,则在陵寝门以北。
棂星门后面的石祭台上摆放着石五供:一个香炉、两个花瓶、两个烛台。在帝王陵寝中使用石五供始于明永乐帝的长陵,之后成为明、清帝陵的标配。
清代陵制,只有皇帝陵和皇后陵寝内才设石五供,妃园寝、皇太子园寝、亲王园寝、公主园寝内不设石五供。光绪元年(1875年)在兴建惠妃园寝时,慈禧为了抬高她所赏识的慧妃富察氏的身价,谕令在慧妃宝顶前设石五供。慈禧这一违制做法受到了朝内大臣们的非议,她自觉理亏,最后不得不收回成命。由此可知,石五供又是辨等级、明贵贱的一个标志。此又可以视为石五供的又一功用。
皇帝东巡祭祖时在石祭台前,向宝顶奠酒“献祭”和“举哀”,以表其孝心和“瞻恋”之诚。据说随驾祭奠的王公大臣站在隆恩殿两边,根本不能走近石五供。长眠于地宫内的帝后时刻饱纳着子孙的供养。
石祭台,其石座为汉白玉雕刻,须弥座式。石桌上的“石五供”是一组十分精美的石雕作品,石五供上雕刻着云、龙、兽面纹。正中的石香炉,此炉也称“海山”,两侧为烛台和净瓶,这些供器象征着皇陵香火永旺、神火不灭,仙花常开。据说原来花瓶内的花儿和烛台上的蜡均为石制,如今已看不见了。
石五供分祭台和五供两部分,五供陈放在祭台之上,祭台和五供全部用青白石雕琢而成。祭台为长方体须弥座形状。上枋雕刻缠枝莲花,上下枭雕刻仰覆莲花瓣,束腰刻琬花结带,下枋刻杂宝和吉祥图案。
五供正中为耳三足鼎式香炉一座,炉身素面,炉口雕细纹锦边,炉腿雕以兽面。炉顶亦为青白石,周雕祥云,南北凸雕坐龙,下面衬以仙山海水,香炉两侧古石花瓶各一,周身无雕饰,原有雕饰灵芝花的石体,现已遗失无存。石花瓶外侧又有石蜡台各一,亦为素面,原有圆柱形石蜡也遗失不见。
石五供的须弥座,上枋刻有缠枝莲及宝相花,下枋雕有“佛八宝”,“暗八仙”等饰物。石桌周围还刻有柿子、如意、净瓶、鹌鹑等图案,寓意皇帝。后妃事事如意,平平安安。
一般的五供具有实用价值:香炉内可以插香焚烧,烛台上的蜡能够点燃照明,瓶内可
以插花。然而,陵寝的石五供却没有这些功能,因为炉顶、蜡烛、瓶内的灵芝都是石刻的。从这点上看,陵寝的石五供纯属一种象征性的礼制建筑。
但从另一角度上讲,陵寝石五供又具有一般五供所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汉唐陵内的寝即下宫,被视为墓主灵魂日常起居饮食之所。根据事死如事生的原则,在寝内设有座位、床、几、匣、柜、被、枕、衣冠等一系列生活用品。留居的宫人要象对待生前的君主一样,“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妆具,每天四次按时进奉食品。到了明代,太祖朱元璋对陵寝制度做了重大改革,取消了寝,废止宫人留宿,扩大献殿建筑,突出朝拜祭祀。经过这一改革,陵寝尽管每年有数次大祭,二十几次小祭,但与以前的每天四次进食,宫人随时侍奉相比,对墓主的灵魂仍然显得有些冷落,于是便在封土前立墓碑(即朱砂碑),覆以碑亭(即明楼),在明楼前设石五供,尽管炉顶、鲜花和蜡台都是石刻的,但却象征炉内香烟不断,瓶内鲜花常开,烛台上神火永明,使墓主的灵魂无时无刻都在饱纳着他的后世子孙对他们的孝忱,借以弥补因取消寝、废止宫人留宿而给墓主灵魂造成的冷漠。这也是石五供的一个独特功用。
帝王陵寝中使用石五供,始于明永乐帝的长陵,之后成为明、清帝陵的标配。
焚帛亭
在西配殿前有一座汉白玉雕造的小亭子式的仿木建筑,单檐歇顶,一米见方,青白石雕成。称为“焚帛亭”,它是焚化所有祝文、祝帛以及金银纸锞等祭品的地方,所以又称燎炉。福陵的焚帛亭与关内清陵不同,关内的焚帛亭均为琉璃砖瓦砌就。且是对称的两座,福陵的焚帛亭为须弥座,歇山顶。亭身四面原各有四扇石门,但现在只在西面和北面各存一扇。亭内下部有一圆形火池,四面各有一通风孔,从下槛判断,为献身开门,整体坐于仰覆莲巴达玛方形须弥座上,因沉降,束腰以下已全部沉入土中。
在祭祀临近尾声时,执事人员捧所有需焚化的祭品送到焚帛亭炉内焚化,皇帝或主祭者站在隆恩殿月台上的望燎位上行注目礼,称为“望燎”,以示孝心。
焚帛亭
大明楼
大明楼位于石五供后,是建在方城北门之上的又一座碑亭,因此它的建筑形制与神功圣德碑亭相同,只是在建筑体量上更显午高大雄伟。与南门之上的隆恩楼遥遥相望。
明楼又称“大明楼”,建于康熙四年(1665),平面13.78平米,高16.85米,是福陵建筑群中的最高建筑。为两层重檐九脊歇山顶方形碑亭式建筑,黄琉璃瓦顶,垂脊上饰走兽八个,梁柱天花施以彩绘。因而各有拱形券门,下部是方形青白石台基。四向正中出青白石垂带踏跺三级。明楼墙体厚度3.64米,四相正中洞开双心圆券门。
在殿的身后建造明楼,立有“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
屋檐的正面悬挂门额,门额为满蒙汉三种文体,汉字是“福陵”二字。四面开拱券式门洞,楼内立汉白玉“圣号碑”,碑头为龙首,正中开光部分用篆体刻“大清”国号。碑身正面用满、汉、蒙三种文字镌刻努尔哈赤庙号和谥号。满文居中、汉文居左、蒙文居右。汉字是”太祖高皇帝之陵”。据说,圣号碑碑文应由嗣皇帝书写,因为福陵圣号碑立于康熙三年五月,此碑当是康熙皇帝手书真迹。
福陵明楼平面图(天津大学测绘) 福陵明楼纵剖图(天津大学韩博绘)
此碑即为福陵圣号碑,碑身四边刻有游龙为饰。碑座为须弥式。上枋南北面刻二龙戏珠,东西各刻火焰珠和单行龙。
努尔哈赤的庙号是“太祖”,谥号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汉字里比较高大上的字基本都收集全了。帝王陵寝的明楼始于安徽凤阳的明皇陵,当时为东南西北各一,到南京明孝陵时改为只在方城正北设一座明楼。
福陵的大明楼在1962年被雷电引起的大火烧毁,内中的“圣号碑”也被烧裂。现在的大明楼恢复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楼体虽然基本复原,但“圣号碑”由于烧损严重,而当时财力、技术也有限,故仅用水泥进行了修补,面目已经全非。
大明楼
大明楼瓦当斗拱彩画
大明楼门洞
大明楼歇山顶
大明楼脊兽
大明楼山花
大明楼福陵牌匾(网上图片)
福陵的建筑物,几乎所有露明的梁、枋、檩、椽上都布满彩画装饰,殿外檐柱头上外贴一层木雕装饰。这些装饰的形象是中央为一兽头,两边是卷草花纹,这种兽头其面似狮,其角似羊,两边还有人手抓住稻草。隆恩殿内没有天花,梁椽裸露在外,直接彩画于梁柱之上,外檐为最高品级的和玺彩画。在主要的梁身上的彩画枋心部分不但有行龙,而且有浮云在龙身左右,色彩鲜艳,构图灵活。此装饰方法为“彻上明造”,既是关外早期建筑特点又是满族的建筑特色之一。
清早期彩画,装饰集中在梁架和屋檐下部分。不同于清后期彩画采用浮雕形式,福陵彩画多平面为主,龙身没有浮云遮盖,没有严格的箍头、藻头和枋心几部分的分割。例如隆恩门楼的内檐,从其绘画内容看,主要是宝珠、灵芝及卷草,有“五架梁”采用“反包袱”内绘行龙。从整个梁架装饰手法看,不用沥粉贴金的做法而是采用烟琢墨做法,运用绘画技能表现卷草走向和线条转变。这些卷草的变化基本是对称的有规律的,所以在视觉上给人杂而不乱的感觉,使朱红为底配青绿冷调的团花卷草;黄、褚石点缀其间,在色彩运用上是很成功的。福陵所有主体建筑物使用的琉璃很早就作为宫殿建筑的装饰材料。所以有条件采用大量琉璃构件作为建筑装饰。大多用黄琉璃瓦镶边或单一黄琉璃瓦顶装饰主体建筑。屋脊和博风板上有琉璃烧制的行龙,间隔云纹,组成了孔雀蓝或青绿色的彩带,有的龙头朝下,有的龙头俯首朝下,姿态生动活泼,金黄琉璃做龙,深蓝琉璃做底,间以绿色水浪和天上的云朵,色彩艳丽。这种造型和用色上比较粗犷的作风是清初建筑装饰的特点。它虽不如清代后期宫殿建筑装饰那么细腻和精致,但效果却十分强烈。此外,在柱頭上方各有木制的装饰,形象为一些兽面,在兽面四周还饰有卷草纹样,这种柱头部分进行装饰是喇嘛教建筑中常用的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