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1)

前些年,每到飘雪的时候,老家都会来人,给我们送来了很多粘豆包和其它农副产品。农村自己家收成的东西,味道比市场的好,吃了放心,很多人都非常羡慕。独享这份情,我更是有一种特殊的幸福感。

农村乡邻乡亲送的东西有猪肉、小鸡、大鹅、粘豆包、粘糕、各种干菜等等,都是城里人喜欢的“笨”东西。

来而不往非礼也,妻为人处事,用老百姓的话说是比较讲究的,不是象土话说的“一面翻土”的人。农村来人,不论是直系亲属,还是“八杆子拨拉不着的”的屯亲,她都是一样对待。好吃好喝招待,然后,给买一些农村买不到的各种各样的衣服,大包小包地给带回去。孩子说,按价值算,咱家还赔了。图啥?孩子不懂,图的就是这份情,这份感觉,图的就是这来来往往。

早些年老屯交通不方便,进趟城,得走八里地土路,然后,坐上一天没有几趟的长途客车。你想想,天寒地冻的大冬天,人家背那么多的东西来看我们,该遭多少罪啊?再说了,人家一年喂几个鸡、鹅、几头猪容易吗,人家舍不得吃,给咱们送来了,不就图个情吗?不就图个城市里有个亲戚吗?我告诉孩子:只有从庄稼院爬出来人,才能从这些笨东西中品味出不同的的味道来。


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2)


说心里话,不怪孩子有相法,过去我们的家就是屯里的不挂名的办事处。有我认识的人,也有亲戚介绍的,来看病的人来了,就成了住院处,白天给医院的病人送饭,晚上还要招待住宿。特别到了年跟前,农村卖完粮食,开始给孩子张罗结婚,我们又开始帮助他们买东西,家用电器,服装,日杂用品,甚至一把扫帚都找你,陪她们去,不管认识不认识人,咱买了,他们就放心。哎,谁叫人家信任咱们。

这么多年,也有得罪人的事。比如,有的屯亲孩子毕业找工作,东打听,西打听,知道我家,给送来不少农副产品,乡邻乡亲的能不收吗,供他们几杯小酒,提起了我在农村那阵子事了:我家“涨肚”,(挣的工分不够领粮食的,倒找生产队的钱,老百姓叫“涨肚”)怎么他爹给垫付的;还有我铲地时候,他接过我的垄;我家的猪丢了,他妈帮助找回来的…….这么一说,你说我怎么办?人家说话更痛快简单,你们给我孩子安排个工作,就是你们找哪个哪个领导说说,他一句话的事。听听,他就这么简单交代完了,必须执行一样。

我也知道,现在中国的社会环境:“没有好办的事,也没有办不成的事”。是的,什么事都是领导一句话,可是,哪个领导没有原则啊,哪能随便说一句话啊!你千解释,万解释,他不听。你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搭钱,搭时间,搭人情,弄不好人家还满屯里讲究你:不认老家乡的人。你说,有啥办法?谁叫俺是从那块地垄沟里走出来的。


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3)


近几年,奇怪了。来家里的人,一年比一年少,特别是近两年,几乎没有一个登门的,这下子,彻底凉快了。过去,乡邻乡亲给送的东西没有地方放,现在,地方空着没有东西往这放,嘴也开始馋了,经常去市场进行补充。

开始并不理解,因为“人走茶凉”了。去了几次乡下才明白,我们那些老亲旧友同我一样,他们都进城了,比我还厉害,有很多人住进了一线城市,还有的在外国定居了。

这不,窗外又飘雪花了,我还是傻呆呆地盼屯子里来人。真想叙叙旧,打听一下过去熟悉的人们,找回那一种特殊的感情,特殊的感觉,该多好啊。

时代变化真快,我的思想还是没有大变。


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4)


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5)


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6)



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7)


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8)


留住乡愁散文集(乡愁是那人情的来来往往)(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