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元,第一次;300万,第二次;300万,最后一次成交”随着重重一声落锤声,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高安全长寿命先进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成交价锁定在300万元,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长三角的印象?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长三角的印象(长三角的来来往往)

长三角的印象

“300万元,第一次;300万,第二次;300万,最后一次。成交!”随着重重一声落锤声,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的高安全长寿命先进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成交价锁定在300万元。

6日上午举行的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科技成果联合竞价(拍卖)活动的镜头被切进了会场,在场所有参会者见证了一件起拍价200万元的科技成果,经过9轮竞价,最终以50%的溢价率交易成功。

在这笔交易成交前后,分别有来自东南大学和上海大学的科技成果参加竞拍。这是长三角举办的首次科技成果联合竞价(拍卖)活动,当天共有60项长三角科技成果参与此次拍卖活动,项目集中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以及新材料领域。

记者了解到,这些年,科技成果的联合竞价(拍卖)活动将越来越频繁,成为长三角科创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这场拍卖活动背后,是技术、市场等创新要素在长三角的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

在长三角区域内,各种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案例随处可见。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论坛演讲中提到,他小时候,看到上海活跃着一批“星期天工程师”,他们利用周末到苏浙的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兼职,带来了知识、技术的流动,一批企业由此成长起来。而40多年后的今天,阿里也有一批员工,他们既在阿里上班,也活跃在整个长三角地区,服务于各种数字化项目。这些新时代的“星期天工程师”,正在助力“数字长三角”发展。

“上网买东西的人都知道‘江浙沪包邮’,这是网民对长三角一体化最早的体验。”张勇说,随着数字化飞速发展,现在的互联互通已经不只是地域互联、交通互通,而是人们更广泛的美好生活的互通。张勇还建议,可以发放异地消费券。“消费券不仅可以发给本地居民,也可以发给外省市居民,让上海人来逛一逛西湖,杭州人去爬一爬黄山,南京人看一看外滩、东方明珠,合肥人逛逛园林、城隍庙,通过数字化方式鼓励消费和周边游。”

有意思的是,张勇自己就是长三角人才流动的一个代表。张勇祖籍江苏,出生、成长在上海,生活、工作在浙江,他笑称自己是真正的长三角人。

另一个论坛发言人北京大学教授周其仁也是长三角人,他出生在上海愚园路上,近10年前,他被聘为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现在他又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成了长三角的“官方观察员”。在演讲中,周其仁谈到,对于“长三角一体化”这几个字,他“想过很久”。“绝对不是说把几个省市的人民搬到一起,构成一个新的行政圈。”周其仁认为,“重要的就是要在长三角这个范围内,增加来来往往的频率,增加来来往往的多样性。”

“来来往往”是周其仁演讲中的热频词和关键词:“应该高度重视在重启经济中,要把重点放在重启来来往往、重启互联互通。”“只有在来来往往当中,分工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要确保互联互通,确保来来往往,不断地提高来来往往的水平。”

在演讲中,周其仁特别表扬了沪苏浙皖建立的长三角健康码互认通用机制。“从上海到浙江只要一个码,不要小看这种便利性。”周其仁说,“这种便利性会大大刺激来来往往的需求,摩擦系数降低,很多运动就会活跃起来,就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来来往往中也会激发思想、激发创新。”

在会场内,这种来来往往是亲切的。在长三角企业家联盟成立仪式上,记者看到新任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轮值主席、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和联席主席奥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汤亮、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低声交谈,而另一位联席主席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庆峰则在短短的半分钟内和4位企业家握手寒暄。在长三角企业家联盟这个平台上,很多企业家打好招呼就开始谈商机、谈生意。

这种来来往往是高效的。今天上午,包括“南通新机场合作共建协议”等在内的共计19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正式签约,签约项目涉及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交通互联等多个领域。一位参加签约仪式的安徽企业家告诉记者,趁着沪苏浙皖的客户齐聚一堂,会后他们特意租了酒店的一个会议室开起了交流会,各方坐下来讨论协议的具体执行细节。

这种来来往往也是能形成合力的。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成果发布会上,记者见到了一种别有深意的座位布局。政府官员和企业家分坐两边,中间的C位留给了媒体记者。接下去,长三角一市三省将共同完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机制,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决定增设应急管理和宣传两个专题合作组,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机制。与此同时,也要发挥长三角企业家联盟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助力一体化的强劲合力。

2020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虽然闭幕了。但长三角更广泛、更深层、更高效的来来往往正在拉开帷幕。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