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导师团# #对联#

佳人独钓,钓满地相思,思两处闲愁,愁不知因何所起,起一帘幽梦,梦十里红妆,妆半路风云,云缠雾绕,绕佳人独钓。

——题记

上下联各两行的对联应该如何布局 十分钟教您玩转对联(1)

此题记是思思前几日出的一阕上联,这两天一直有朋友私下问我长联要怎么出,对联需要注意些什么。

其实思思也不是专家。但盛情难却,故整理了一些自已知道的和搜集到的知识,和大家分享。

一:何为长联

"长联"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何时,思思没查到。但从楹联的发展史来看,长联的划分个人认为应该可分为字数句数。

①从字数划分

最早的有记录的对联应该是五代时的五言春联。明清以前,五言和七言联占大多数,这应该同诗词的繁盛有关。清代学者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多次使用"长联"一词。他认为"二三十字余而止"的对联,即上下两联各十多个字的对联就是长联。

②从句数划分

孙天赦《对联格律及其撰法》提出:划分长联以句数来判定。上、下联各含三个以上子句或分句的对联可称长联。后陆伟廉先生与之商榷,提出每边至少八字,两个短句,即上、下联各十六字,才能算长联,否则为短联。

【也就是说所谓长联,不光有字数的要求,也有句数的要求。】

上下联各两行的对联应该如何布局 十分钟教您玩转对联(2)

二:长联的出联方法

布局合理有层次

这就好比起房子,一所新起的房子必须结构和框架结实合理,才有可能在最后变成令满意的好房子。

②结构紧凑,朗朗上口

对联一种浓缩的文学,往往短短的几个字就能描绘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景,所以不光要精简,还必须认真的推敲每个字和词语的用法。尽量做到精而不散,短而意顺。

③意境丰富

这就是材料方面的选择了。以景或事抒情,情景结合就是意境。长联不比短联,若是仅为写事写景,就对不起那个"长"字了。

④符合对联的韵律

对联讲对仗,出联也有韵律要求。格律方面每分句同诗词韵律一样,只需注意分句的韵尾。韵尾即为每分句的最后一字。目前公认的大概有下面三种分法:

[1]单平单仄交替式

即分句句脚(韵尾)采取一平一仄交替使用方法。排列方式如下: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任取一段即可。

此种出联法为明代李开先先生多用,因此也叫李式规则,即俗称的"鹤步格"

[2]双平双仄交替式(长联格律最标准的形式)

即分句句脚(韵尾)采取两平两仄交替使用方法。排列方式如下: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中任取一段即可。

这种"平顶平,仄顶仄"双交替使用的格式在清代引入长联创作,俗称"马蹄韵"。(马蹄韵一词是余德泉教授经过对上千年来联作声律的考察,总结出来的,应用十分广泛。)

[3]多平一仄式

即上联除最后一句句尾为仄声外,前面所有句脚均为平声。下联对句相反。此种出联来自于民国吴恭亨先生《对联话》卷七中回忆请教朱恂叔先生的出联方法。现今联界称之为"朱氏规则",也就是俗称的"龙形格"。

【不管是长联或短联,一定要注意对仗和意境。此两样一曰身,一曰魂,无论缺了哪样,都难成一幅好联(少数特殊情况的对联可放松平仄对仗要求)。

上下联各两行的对联应该如何布局 十分钟教您玩转对联(3)

三:对联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失对,失替

失对:针对的是对联的一方。是指在对联的时候上下联相同位置的字平仄不对称(可一、三、五不论的地方除外),例如:

柳戏池中水,

桃笑陌上风。

此下联中(仄声)对上联中(仄声)为失对。

失替:针对的是出联的一方。是指在出联的时候没有遵循出联韵律,以二、四、六字为例,不是平仄平或仄平仄的结构。例如:

柳叶纤纤戏池水

其中二、四、六字分别是仄平平,字失替。此联可改为:纤纤柳叶戏池水。

②要字数相等,断句相同,词性相同

对联的上下联的字数要相同多(少数有特殊目的的联除外),断句字数的位置要相同。例如:

上联:细雨轻风,柳戏池中水。

前一句四个字,后一句五个字。若下联对两句话,前一句三个字,后一句六个字就不行。或者短联中上联词语的位置在下联中被拆解对也不行。

对联的上下联对应位置的词性得相同,换言之形容词要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例如:云对雨(名词对),跳对飞(动词对),清对浊(形容词对)等等。

上下联各两行的对联应该如何布局 十分钟教您玩转对联(4)

③句式结构一致,内容相关衔接。

句式结构一致的意思是指:主谓对主谓,动补对动补,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色等。

上下联的内容必须相关和衔接,意思却不能重复。例如:

春风万里对孤崖千仞就不好了。

④忌上下联同韵尾,三平尾

对联讲究仄起平收(特殊情况除外),即上联最后一字为仄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不能出现双仄尾或者双平尾。例如:

柳戏池中水

桃盈陌上露

韵尾水与露均为仄声就是双仄尾。

忌三平尾即为对联最后三字为平声,例如:

柳戏长堤风

"长堤风"三个字均为平声,就是三平尾。

④忌孤平,孤仄

关于孤平、孤仄在联界一直有争议。普遍认为:孤平只出现在韵尾是平声字的下联中,而孤仄只出现在韵尾是仄声字的上联里。

关于“孤平”的定义,目前大多数人都认同王力教授的说法。即除韵尾是平声字外,句子中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属于孤平。例如:

在“桃迎陌上风”这个句型中,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字,如果用了仄声字,就是犯了孤平。在"万树新桃笑晚风”这个句型中,第三字如果用了仄声,也叫犯孤平。

孤仄同之。

上下联各两行的对联应该如何布局 十分钟教您玩转对联(5)

附:有些朋友不明白什么是仄声字,什么是平声字。思思在此做下简单的说明。

新学对联者请统一使用《中华新韵》作对。即:拼音中的一、二声为平声字,三、四声为仄声字。

如果看到出联者标注了"依平水韵",其中发现不合韵律的字先别喷,查查"古平声字"表,看看是不是去声字(古仄)再和对。

好了,关于对联的知识就分享到这了,如果有不尽或不对的地方请指正。思思祝大家联对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