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复备人: 时间:,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求图形?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求图形(教案备课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与测量46)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求图形

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复备人: 时间:

课题: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掌握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2、理解和掌握垂直与平行的含义,能正确地画平行线和垂线。

3、理解角的含义、角的分类,并能正确利用直尺、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4、掌握四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等立体图形的特点。

5、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

6、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方法。

7、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并且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掌握平面图形的特征和相关计算方法,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课前准备: 三角板,圆规,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活动

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1、画一画:分别画出直线、射线和线段,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填一填。

端点个数

是否可以延长

是否可以度量长度

直线

射线

线段

二、垂线、平行线

1、分别画一组垂线、平行线,并说出画垂线、平行线的方法。

2、说一说: (1)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2)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在什么情况下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想一想:(1)什么是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哪一条?画图配合说明。

(2)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画图配合说明。

(3)对垂线和平行线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三、角

1、画任意角,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结合图形,说一说什么是角?

3、延长角的两边,角的大小是否变化?画图配合说明。

4、比较大小:

(1)图中∠1和∠2哪个角大?

(2)大多少?

(3)你用什么方法解决?

5、角的分类。

(1)分别画出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各一个,标上度数。(或说出它的度数范围)

(2)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以下各角,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

四、回顾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小组交流,完成下表

平面图形

特点(简要说明)

周长公式

面积公式

长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梯形

五、立体图形的特点。

1、回顾已学过的立体图形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

2、小组交流,完成下表:

长方体

正方体

①、几个面;

②、面与面的大小关;

③、面的形状;

顶点

圆柱

圆锥

底面

侧面

六、归纳总结: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注意单位的统一)

图 形

名 称

表 面 积

体 积

棱 长 和

公 式

字母公式

公 式

字母公式

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

S=(ab ah bh)×2

体积=长×宽×高

V=abh

V=sh

棱长和=(长 宽 高)×4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棱长3

V=a3

棱长和=棱长×12

圆 柱

表面积=侧面积 两个底面积(有盖)

S=2πrh 2πr2

体积=底面积×高

V=sh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πdh S=2πrh

S=2πrh πr2

圆 锥

——

——

体积=

底面积×高

V=

sh

——

钢 管

——

——

体积=大圆柱的体积—小圆柱的体积

V=π( R2- r2 )h

圆柱的高=体积÷底面积

圆柱的底面积=体积÷高

圆锥的高=体积×3÷底面积

圆锥的底面积=体积×3÷高

无盖长方体的表面积=表面积—长×宽

正方体的棱长=棱长和÷12

二次备课

七、总结梳理: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作业设计:课本p104——p108

板书设计:一、直线、射线和线段

  1. 垂线、平行线
  2. 平面图形
  3. 立体图形

教学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