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1)

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

如今一个人只要喜欢些音乐,总会对几个“必然听过,永远不忘”旋律植根于心。比才的歌剧《卡门》和《阿莱城姑娘》戏剧音乐里的精华,肯定是其中之一。

《阿莱城姑娘》是都德的戏剧,讲述男主角爱上阿莱城的女人,准备迎娶回祖传农庄,后来听说她是别人的情妇,因而心情郁闷,跳楼自杀。《卡门》取材梅里美的小说,描述痴情男人抛弃真诚爱人,拼命追求豪放女卡门,而卡门最后移情别恋斗牛士英雄;痴情男子不甘心,持刀杀死卡门。比才把这种人生可见的悲剧,用充满异国情调的音乐进行升华,使之不休。他自己短短三十七年的生命也是这般如此炽烈的燃烧着,我们仿佛看到另一个层面的人生悲剧——天才型的人物往往难以摆脱刹那即永恒的宿命。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2)

早年生活

比才1838年10月25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本来从事发型师设计以及假发编制工作,后来成为歌唱老师,母亲出身音乐世家,钢琴弹奏得很好——闺名是Aimee Marie Louise Leopoldine Josephine Delsarte。

比才四岁随母亲启蒙,到了九岁,双亲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再教他了,由于尚未达到音乐院入学年龄,遂经特别安排先旁听钢琴课程,次年正式进入音乐院学习。他还选了齐默曼(Zimmerman)的作曲课,齐默曼是凯鲁比诺的学生,因为年老力衰,常常由女婿古诺代课。终其一生,比才对古诺的感觉总是吸引与排斥交织着。齐默曼去世之后,比才改修哈勒威(Halevy)的课程。攻读作曲同时,他的钢琴技巧继续精进,日后被李斯特肯定为欧洲最好的三个钢琴家之一。

比才最喜欢的作曲家是莫扎特和罗西尼,他也很尊重贝多芬、格鲁克与韦伯,而海顿和格雷特里(Gretry)则让他感到乏味。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3)

罗马大奖

1855年秋天,十七岁的比才写成了《C大调交响曲》,这是音色新鲜、具有自发创意、技巧精湛的好作品,音乐史学家一直以为原稿遗失,幸好在1935年被找到并首演,目前已经是相当通俗的曲目了。

次年,他的清唱剧《大卫》获得罗马大奖第二名;再一年,他又以清唱剧《克罗维斯与克罗蒂德》(Clovis et Clotilde)与别人并列第一,而且获得留学罗马三年的机会。

在罗马的三年是比才一生最快乐的三年:地中海型气候、罗马、拿波里的历史想象、还有丰富的艺术典藏,都在影响他的音乐观。

罗马之旅在惊闻母亲病重的消息,束装赶回巴黎之后告段落。母亲的去世给他的打击甚巨,他与女仆同居之际得到慰籍,还生了一个孩子。

罗马期间的回忆,后来形成了一部管弦乐曲《罗马》,各乐章分别描写罗马、威尼斯、佛罗伦萨和拿波里。唱片参见:Klavier KCD 11012,弗雷莫(Fremaux) 指挥伯明翰市立交响乐团。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4)

巴黎奋斗

基本上,比才青春期所发展的天纵英才与潜力,在随后的生涯里并未如大家期盼的那样开花结果。他的作品一直未能创造出自己的道路,使他不能依靠作曲为生。他曾受雇于出版商,为别人作品配器、编曲,甚至写作三流舞曲,也曾应聘歌剧院当钢琴伴奏;有一阵子还当过乐评人,但只刊登出一篇乐评他就鞠躬下台了。1868年(三十岁),他精神出现问题,大量放弃正在构思或已经动手创作的作品(至少有六至八部歌剧),此时他只好从研究哲学史来寻找新出路。

从罗马回到巴黎起,直到《阿莱城姑娘》、《卡门》出现为止,比才所谱写成的歌剧,目前偶尔还被上演的只有《采珠人》(Les pecheurs de perlse)

1863年9月30日,在巴黎抒情剧场首演的《采珠人》故事背景是古代锡兰,内容叙述采珠人每季都要挑选国王与女祭司,本季的国王是鲁伽,女祭司是莱拉。莱拉的老情人纳迪尔回来(他与鲁伽是情敌),到神庙同莱拉偷情被抓,本应处死。然而因为莱拉救过鲁伽性命,莱拉向鲁伽求情,鲁伽遂放走了这对情人。最后愤怒的采珠人反而将鲁伽杀死。这是一部风格抒情,显然受到奥芬巴赫和法国轻歌剧传统影响的歌剧。首演时一般评论都不看好,只有柏辽兹独具慧眼,称赞其异国风情和谱曲。这部剧的第一幕有个非常著名的男高音、男中音(纳迪尔、鲁伽)二重唱《圣殿深处》,常被单独演出(歌剧全部录音参考唱片:EMICDS749837, Hendricks/Aler/普拉颂指挥)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5)

晚年生涯

1869年6月,比才总算定下心来,结束花花公子的生活,与老师哈维尔的女儿Genevieve结婚,这段婚姻受到女方家里反对,屡遭波折。事实上Genevieve是个心理不平衡的人,年轻时曾数度精神崩溃。这种特质也遗传给了她跟比才的独生子Jacques,Jacques后来在事业数度遭遇挫折后,自杀身亡,享年五十岁。不过Genevieve却享受高寿,比才去世后改嫁富翁,与文学家普鲁斯特也时有来往,享年七十七岁。

婚后不久,普法战争爆发,比才加入国民兵行列。巴黎围城期间,夫妻二人生活十分窘迫。他非常厌恶瓦格纳的为人和政治倾向,然而却主张不要将艺术与政治混淆,依然称赞瓦格纳的作品。

1871年秋天,比才完成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十二段音乐都附有标题,分别是:荡秋千、陀螺、娃娃、木马、羽毛球、小号与鼓、肥皂泡、角落的猫、盲人的皮革棒、跳蛙游戏、小丈夫与小太太、舞会。比才后来将部分乐段管弦乐化,成为《管弦乐小组曲》,两种形式都属于精致的杰作。不朽的《阿莱城姑娘》戏剧配乐于1872年谱成,此曲本来是为二十六个人的小乐队所写。

这段时间,比才短暂担任过歌剧院的合唱指挥。1872年冬天,由于古诺身在国外,比才为他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重演谈判,因而警觉到自己创作性格逐渐消失的危机,遂倾其所有奋力一搏,终于击出全垒打——歌剧《卡门》。然而这部如今知名度早已超越歌剧圈、甚至超越古典音乐圈的名作,1875年在巴黎首演时,却因剧中不道德与暴力题材,引发争议;但并未完全失败,首演到三十三场的当夜,比才突然辞世。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6)

比才年轻的时候就遭遇喉咙的慢性溃疡、扁桃体炎和关节痛风等病痛折磨。1875年3月严重的痛风病再次发作,他觉得受到巴黎空气毒害,同时抱怨一些持续的音符总是从左耳跑到右耳。5月时,声音尖锐颤抖,左耳失聪。6月3日时,他的结婚纪念日当天,比才没能扛过第二次心脏病来袭,撒手人寰。

比才的葬礼极具哀荣,有四千人参与(包括古诺在内)。比才的老父亲也在行列之中,白发送黑发——他比儿子多活了十一年。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7)

《卡门》的出色不只是音乐的色彩、力量以及管弦乐法,更重要的是它将传统喜歌剧拓展到能够拥抱热情以及悲剧结局的境界,并且将之拉回到街头人群的苦难世界里。作曲家采取超然观点,严格用艺术操盘,绝不沦落到聆听者感情粗野攻击的地步。

《卡门》的全曲录音,经常被讨论的如下:

歌唱家型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8)

安赫莱斯(Victoria de Los Angeles)托马斯·比彻姆指挥,EMI CDC749240-2。安赫莱斯在录唱片之前,从未在舞台上唱过这个角色,她的演唱最为纯正迷人,是真正女性化的卡门 。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9)

卡拉斯 普列特指挥,EMICDS747313-2。卡拉斯一生中从未在舞台上饰演过卡门,所以这套唱片是她对卡门诠释观点的唯一记录。她的厉害之处在于只要她一登场,戏剧张力立刻呈现,不过也有人认为她唱的个性太过强有力,不够细腻。卡拉斯的崇拜者当然不会错过这张唱片。

贝尔冈扎(Teresa Berganza)阿巴多指挥,DG419636-2。贝尔冈扎在解说册上亲自阐述她对这个角色的思考,演出了最诱惑、最有感官美感的卡门。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10)

诺曼(Jessye Norman)小泽征尔指挥

,Philips 422366-2。巨砲坦克车饰唱卡门,自然轰动武林、万众敬仰。她唱的非常壮丽,细节控制悠游如丝,是里程碑的诠释。不过搭配却似乎不太理想,被企鹅指南戏称为“神剧卡门”。

指挥挂帅型录音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11)

伯恩斯坦

霍恩(Marilyn Horne)饰唱卡门,DG427440-2。这版因为其LP版突然被美国权威发烧杂事TAS选入“超级唱片龙虎榜”而咸鱼翻身。伯恩斯坦的极端速度(无论快慢)是可以预见的,企鹅指南赞赏整体的剧场气氛,也有乐评对这版唱功的不平衡持保守态度。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12)

索尔蒂版

特洛雅诺丝(Tatiana Troyanos)饰唱卡门,Decca 414489-2。索尔蒂将1875年首演的曲谱与1964年才出版的新发现更早手稿“排列组合”,形成非常独特的版本。他还亲自在解说册上宣示如此整编的详细理由。部分乐评相当推崇他的做法,认为解决了分歧的《卡门》版本问题。特洛雅诺丝的诠释极富魅力,录音当然是Decca金字招牌的发烧水平——录音师动用了四员大将,由大师Kenneth wilkinson领军。

卡拉扬有两个版本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13)

版本一 普莱斯(Leontyne Price)饰唱卡门,维也纳爱乐 RCA6199-2-RG,1963年11月录音。这是RCA与Decca合作时期的产物,制作人是Decca的一代宗师卡尔萧(John Culshaw),录音师自然是Decca班底。当时卡尔萧正在经营惊天动地的索尔蒂版瓦格纳《尼伯龙根指环》全集。卡拉扬与众不同之处在卡尔萧的回忆录《记录公正》(Pu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中说的很清楚。他表示像第三幕《纸牌三重唱》一般指挥都会草草带过伴奏部分,卡拉扬却苦心经营,让弦乐奏出阴暗色调,对整体戏剧构架极具贡献,由此可见卡拉扬的厉害功夫,普莱斯的诠释则被部分乐评形容为“音质冒烟”。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14)

版本二 安娜斯·巴尔莎(Agnes Baltsa)饰唱卡门,柏林爱乐,DG410088-2,1983年出版。这是卡拉扬与乐团“身剑合一”的美学极致。高张力、高精炼的火花演出令人动容,阵容也是前所未有的势均力敌——卡雷拉斯饰演何塞、何塞·凡·丹姆(Josevan Dam)饰演斗牛士、里恰蕾莉(Katia Ricciarelli)饰演米盖拉嗓音都是最佳状态。各自分别投射出独特个性,却又能与全剧统合成一体。

不论是否认同卡拉扬,对他掌控歌剧的能耐与完美主义的真诚态度,我们都要尊称一声“大师”!两个版本都由衷推荐。

燃烧的卡门(炙热的比才与燃烧的卡门)(15)

落幕

比才在1866年10月写给Edmond Galabert 的信中说:作为一个音乐家,我告诉你如果压抑通奸、狂信、犯罪、邪恶和超自然的题材,那就不会再有写作任何音乐的媒介了。1867年8月3日,他还说:啊!音乐,多么美丽的艺术!却又是多么可怜的职业!

选择在深秋才绽放的花必定是短命的天才,但《卡门》中的《哈巴涅拉》、《赛圭迪亚舞曲》(Seguidilla)《斗牛士之歌》《花之歌》,谁又能将悲剧、无奈、激情的人生表现地比比才更鲜活?或许人类精致的文明,就是因为不断涌现犹如流星般的天才炽烈燃烧,才能维持的如此高贵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