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垃圾分类共享文明生活(北京紧抓垃圾分类)(1)

做好垃圾分类共享文明生活(北京紧抓垃圾分类)(2)

9月8日上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发展报告》白皮书新闻发布会。市委宣传部、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委有关领导及相关课题组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做好垃圾分类共享文明生活(北京紧抓垃圾分类)(3)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如刚介绍近两年落实《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进垃圾分类、深化门前责任区治理等情况:

《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把贯彻落实《条例》做为首都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广泛普法宣传,指导具体工作实践,为实现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城市服务更加优质,城市环境更加宜居的目标不断努力。

一、广泛开展《条例》宣传,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按照首都文明委印发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传贯彻实施方案》,市城市管理委把文明行为促进工作和与城市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会同首都文明办组织开展“文明有礼的北京人 垃圾分类周四减量日”“垃圾文明一日游”等主题实践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社区宣传栏,微信微博等多种形式和载体宣传解读《条例》,宣讲光盘行动、垃圾减量、节约用电用气知识,宣扬典型事迹,传递文明理念,增强文明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紧抓“垃圾分类”关键小事,

扎实推进文明实践

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20年,《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相继出台,统筹推进,协同落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出台后,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再次进行修订,增加了制止餐饮浪费、推动厨余垃圾减量的内容,共同推进“光盘行动”、促进垃圾减量。

两年来,在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统筹安排部署下,全市上下坚持党建引领和精治、共治、法治理念,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逆势开局、稳步推进、全面发动,1.6万个小区(村)、11.7万个分类管理责任人实现全覆盖。

在垃圾分类实践中,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建联席会、社区议事厅等机制作用,建立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巩固拓展垃圾分类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各区、街(乡)、社区(村)组织“两委一站”、楼门长等20余万人,入户回访714.2万户,广泛发动社区居民自觉参与。与市教委联合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为居民创造垃圾分类条件,方便居民分类,解决群众关心的身边问题,让大家充分享受垃圾分类的成果是我们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两年来,全市共建成固定桶站6.35万个,分类驿站2095座,大件垃圾投放点和装修垃圾投放点各1万余个,研究试用推广可降解袋,方便市民交投。针对反映集中的垃圾清运不及时问题,纳入“每月一题”开展专项治理,仅上半年解决问题3832件,同比诉求量下降90%,群众身边环境明显改善。结合规范社会单位垃圾分类,落实“光盘行动”,推出非居民生活垃圾计量收费制度,按照“多产生、多付费”原则,优化管理措施,推动源头减量。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全市家庭厨余垃圾分出率稳定在18%以上,其他垃圾减量近30%,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近1倍,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7.5%以上。据市统计局2022年4月调查数据显示:我市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9.1%,参与率稳定在98%以上,92.2%的被访者对本市垃圾分类工作表示满意,2020年1月相比,提高34.8个百分点。

下一步,我们将紧抓重点行业和关键环节,落实减量要求,持续开展宣传引导,调动垃圾分类各类管理责任人的积极性,不断为基层管理赋能,在现有基础上,促进居民从“要我分”向“我要分”转变,进一步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三、深化门前责任区治理,

建立共治共享的环境建设新机制

城市环境治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性,也是落实《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23年前北京在全国率先推出“门前三包”制度,在首都城市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落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从城市管理转向超大城市治理”的总体要求,近期,首都环境建设管理办编制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门前责任区管理的工作方案》,使门前三包责任范围从原来的“地面”单一“维度”,扩展到“三维度”,即地面、立面和空间。新“三包”责任内容充分体现了从“管理型”要求向“治理型”要求思路的转变,例如在“包市容环境”中特别提出要“扫好门前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等,发动市民积极参与。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对《北京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进一步提升“门前三包”工作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执法检查

保障《条例》顺利实施

城管执法部门持续开展执法检查,自《条例》实施以来,共治理小广告点位2.96余万个,立案1.55余万起,教育违法相对人1.63余万人次。采取卫星遥感、电子运单、在线监控等方式,加强对垃圾消纳的全过程监管,立案查处随意倾倒生活垃圾违法行为7481起。

今年上半年,开展了两轮次“城管执法精准进社区”专项执法行动,检查小区(村)4.52万个次,检查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32.76万家次,立案查处生活垃圾类违法行为4.11万起,有力地保障了《条例》的实施。

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每个市民的积极行动,让我们携手同行,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争做文明行为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为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实现新时代首都发展共同努力。

来源:北京发布

做好垃圾分类共享文明生活(北京紧抓垃圾分类)(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