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育而言,父母的有效期很短,孩子的成长中有3个关键期,是孩子成长的“黄金点”,父母的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个性以及心理素质。父母要把握好时机,千万不能错过孩子成长的关键期!

一、3岁前后,孩子萌生自我意识

昨天,和一位做幼师的朋友聊天,她跟我说起一件事:“这学期开学,我们班里新来一个小朋友。他妈妈送他来的时候,说儿子在家不听话,希望送到园里来学学规矩…不满四岁的小朋友,每次来学校前都哭得鼻子红红的,惹人心疼。”一时间,我没反应过来,四岁还不到的孩子,离了妈妈,要学什么规矩呢?

哭到鼻子都红了的小朋友,大概不知道妈妈为什么丢他一个人在陌生的人群中,他只会在哭泣中认定:“妈妈不要我了。”虽说三岁看大,但是三岁左右的孩子闹一点并不是有问题,小小的孩童刚刚来到这个世界,对一切充满好奇,总有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感觉。他还在好奇“我是谁”,就被父母贴上“不听话”的标签,然后被父母强制禁锢在陌生的圈子里,失去了探索世界的自由。

3岁前后给孩子随心的自由,让孩子和他眼中新鲜的世界,郑重的打个招呼。

二、9岁前后,孩子性格习惯形成

同事小雯是“散养”教育的忠实拥护者,她对女儿乐乐采取的态度一向是听之任之、不加干涉,她以为给了女儿足够的自由,女儿就应该像别人说的那样听话懂事、自律自信,可是没想到乐乐今年9岁了,还是做不好事,依然任性爱哭闹,压根不会跟同学相处,经常独来独往。为此小雯伤透了脑筋,“一心好意,竟然毁了孩子吗?”其实,对孩子的教育是不能一条道走到黑的,该引导干涉的时候绝对不能放任。

有人说,“四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乍一听,有点言过其实,但是孩子性格习惯大都在9岁左右形成,这个时候,对于孩子的人生来说,至关重要。孩子毕竟还小,自由过了度,弱化了父母的角色,慢慢的孩子失去成长的榜样,性格一旦畸形,后果不堪设想。杂草才需要自由疯长,不修剪枝丫的树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把握好孩子性格的关键时期,爸爸妈妈们一定要细心,帮助孩子发现自身的弱点,加以引导干预,使孩子行为规范,让孩子真正的茁壮成长。自由和规则,永远都不会冲突。

孩子成长重要的五个阶段(孩子成长的3个关键期)(1)

三、13岁前后,孩子自我发展起步

前两天手机上推送了一条新闻:14岁少年残忍杀害母亲。带着好奇点了进去,14岁的小邵因为讨厌母亲“管太宽”,在母亲再次因为考试不及格出言刺激他并要打他时,小邵举起了刀……在为这位母亲的遭遇痛心难过的时候,那个少年更让人唏嘘,觉得可悲。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苦了父母,也害了孩子。

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始终没学会正确退位,总想着为孩子的一生负责,就该面面俱到,寸步不离。是吗?孩子在一天天长大,翅膀总有硬的那一天,13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了清晰的自我,对不确定的未来充满幻想,无奈拼命尝试的心总是被父母握在手里,不愿分开。

为人父母是一场体面的退出,孩子自我觉醒的那一刻,父母就要把生活的主动权交到孩子自己手中,尊重孩子的选择,从此只做旁观者。你的孩子只能是孩子,不是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

孩子成长重要的五个阶段(孩子成长的3个关键期)(2)

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父母在言传身教的同时,抓住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给孩子合适的教育。孩子最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