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蜀古道介绍
2、荔枝道介绍
唐大宝中,杨贵妃嗜荔枝,涪陵乐温县产荔枝,此地北上唐京,距离约二千里左右,《地方志》记载:“杨妃嗜生荔枝,沼驿自涪陵,由达州(唐时通州)取巴山(即今镇巴)过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三日,色香俱未变。”这条道时称“天宝荔枝道”。飞骑日行近七百里,在镇巴境内经万源入县境盐场关、响洞子、渔渡坝、大毛垭、碗厂沟、固县坝(今泾洋镇)、拉溪塘、杨家寺接西乡古城入子午谷至长安,长达160里。这条道后来称“荔枝道”,从涪陵至西安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要便捷,二要坚固,道上置专驿,二十里一站,三十里一驿,换人换马不换物,接力快速传送。“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年荔枝古道,蕴藏着厚重的人物风情,凝聚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荔枝古道经历朝历代的修缮,成为川陕南北文化交流、商贸往来、交通运输和军事战略兼备的一条主要生命通道。
明《蜀中广记》对荔枝道线路祥载:重庆涪陵(妃子园)——垫江——梁平——四川大竹——达县——宣汉马渡关——平昌岩口乡——万源——通江——再入万源——陕西镇巴县——西乡县子午镇,进入子午道,到达西安。
3、 镇巴荔枝古道照片
4、汉班城
汉代。班超封候地。班超(32-102年),是汉朝出使西域的大汉外交使臣。镇巴前身定远名称的得来,据《后汉书》记载:东汉永元七年(95年),因班超平定西域有功,班超为定远候,故名。
5、南乡县遗址
三国。蜀汉章武元年(221)划出城固县南部南乡县,县城设在渔渡坝古城堡归仁山,即今县南渔渡坝。
6、洋源县城遗址
唐代。唐武德四年621(析)西乡县东南(今镇巴县境)置三洋源县睐。据《太平寰宇记》记载,洋源县“大历元年(776)为‘狂贼’烧劫,遂北移于西乡县南二十里白湍村(即今西乡县古城),权置行县”,至敬宗宝历元年(825)废,北移之前的145年间,洋源县的确切城址,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洋源县“因洋水为名”的记载可推知。洋水即泾洋河,发源于镇巴县境内星子山,顺源头而下,境内能建县城的地方唯固县坝(今小洋镇及县城)一处。
7、蒿坪寺遗址
宋代。位于今简池镇蒿坪村。宋绍定二年(1229)建时铸铁钟一口(一级文物,现存于县博物馆)。据清《定远厅志》载:“明成化十五年(1479)西乡知县赵宣倡铸铁佛一尊、铁钟一口”。铁佛、铁钟毁于1932年前后。寺于清道光、光绪年间补修过,毁于中华民国末期。
8、盐场关
明代。位于镇巴县境南部,今盐场镇南沟村与四川省万源市长石乡交界处的上南沟。明初建置乡场,为川、陕、鄂盐商交易重地,明弘治三年(1490),湖北王刚率众起义,经秋坡梁,沿上南沟进入盐场。明军官兵在此设卡防堵,故名“盐场关”。
9、木竹关
明代。位于镇巴县境东部,今观音镇大市川村与西乡县交界处。木竹关即火炉关,《定远厅志》载:“木竹关在大市川厅东百四十里,界西乡有险扼。”明弘治三年(1490),明军为防堵湖北王刚起义军扰境,在此建关设卡。
10、胡氏庄园遗址
明代。位于镇巴县青水镇丁木村丁木坝组山谷下一台地上。该庄园始建于明末,占地约20余亩,后经土匪多次袭击,最终于1945年被烧毁。原庄园为建筑群,由住房、祠堂、马厩、水牢、山寨门、后山寨门、城墙等组成。现遗址上可见水牢一座,上面建有学校。另可见城墙数段,高约3米,上宽1.5米,下宽2.5米。城墙上有方形射击孔三个,山寨门三处,柱础石数个,抱鼓石两个。庄园用石条铺砌天井,东西长11.4米,南北宽12.1米。该遗址为研究当地民俗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该地区影响较大的历遗存。2011年9月,该遗址被镇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清定远城遗址
清代。清雍正时期《古今图书集成》云:“西乡县,班超城在县南二百五十里,汉班超封定远侯即此,亦号平西城。”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谓:“定远城,今定远厅治。《东观汉记》:‘永元七年(95),以南郑西乡封班超为定远侯’。”后因年久城湮,仅存遗址。清嘉庆六年(1801),渔渡营都司张俊督兵于此重建筑土城300丈作营地。嘉庆七年(1802)年析西乡县南二十国地置定远厅,首任同知班逢杨主持建公署,末竣而卒。嘉庆八年(1803),定远厅继任同知严如煜将旧城加扩160丈,建东、南、西、北四门楼,改其为石辅导班,作为定远厅城。中会民国元年(1912)六月,定远厅改名定远县,定远厅末任同知下台,中华民国政府定远县首任知事王世镗(著名书法家)上任。中会民国三年(1914)全国统一县名,改其为镇巴县。
12、冶炼遗址
清代。多位于简池、渔渡、三元、仁村等地区。在镇巴冶炼发展史上,明末清初多捡拾露天散矿炼铁,清代中期出现掘井开采现象,但无专事厂家。在冶炼工具方面,明末清初有小炉炼铁,日产一二百斤。清代中叶,出现小土高炉炼铁。同治年间,四川通江王文元在境内简池芭蕉湾建弯吹炉一座,盐场王武阳在石匣子沟建弯吹炉一座,其炉高二丈许,围四丈余,方形,外以原木作栅,内筑粘土,中空如坛,以盐泥涂内壁,前开炉门(俗称“金丝马门”),侧置风箱(后改为后置风箱,俗称“对吹炉”),以“黑棒槌”(末燃熟的木炭)及少量“签子柴”为燃料,人力拉风箱送风,一昼夜为一个火,日产铁两吨左右。清末为炼铁盛期,全县有30余处铁厂,多为绅商营,亦有股份合办。中华民国十二年(1923)后,铁厂陆续关闭。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后稍振,炼铁技术娴熟的李荣恩、王佩义、王槐堂等人先后在渔渡大河口、黑草河、马家沟、盐场、仁村苏家坟、沙梁上、简池王家坪、魏家河、三溪口、磉磴坪、米家湾、三元汤家河、力坝、分水岭等地恢复和兴建铁厂19处,年产铁600余吨。中华民国三十六年(1947)后相继复衰告结。
13、雷家河瓷窖厂
清代。位于今长岭镇清凉沟。道光年间,两名四川籍陶瓷工匠在此烧制了碗、壶、杯、盘、缸、盆、坛、罐等5万多件器物,均是手工作业,为粗瓷或土陶。粗瓷原料为石英砂岩,土陶原料为陶粘土,以水车动力带动石碓舂碎料、制坯。这些陶瓷生产遗址保留至今的有九阵碗厂以及光绪二十三年(1897)四川凉山谢焕章在烟场坪开办的碗厂等。另外其他不少地方留有陶瓷生产遗址,小洋碗厂沟、三元伍家垭、简池三溪口和李塘坝都建过窑罐厂,信留有遗迹。
14、渠道遗址
清代。据《定远厅志•地理志•堰》载,厅属堰有二十八条,如:
白河堰,位于厅南(今小洋镇白河村),长五里,引河水溉田十亩,康熙年间粮户贺大用开修。现末存遗迹。
鹿子坝堰,位于厅东,(今泾洋镇鹿子坝村),长八里,引洋水灌田五十亩,嘉庆二十年粮户程纪、永春募修。现已改修成大堰渠道。
上堰,位于厅西(今三元镇)三元坝,长一里,引龙泉水溉田五十亩,道光年间开修。现末存遗迹。
龙泉堰,位于城南,长二里,绪四年同知余修凤开,引泉水溉田灌园四十亩,城东民汲水利之。现末存遗迹。
水田坝堰,位于厅东(今兴隆镇水田坝村)中楮河,长一里许,引楮河水溉田四十亩。今无遗迹。
纳溪堰,位于厅东(今碾子镇中坝)六二十里,引山沟水溉田二百亩,修建人及时间不详。现未存遗迹。
黄龙堰,位于厅东(今观音镇大市川村)大市川,长一里,引黄龙洞水溉田五十亩,现未存足迹。
渔渡坝堰,位于厅南(今渔渡镇九家塝),长四里,东引溪水,西引河水及龙泉溉六十亩。今未存遗迹。
九阵坝堰,位于厅西(今长岭镇九阵坝)三十里,引山溪水溉田一百亩。现已改修成大堰渠。
15、清净寺遗址
清代。位于今泾洋镇周子垭村。据《定远厅志》载:“明代建,清同治年间重修。”寺毁于1966年前后,现存清代石塔一座,保存完好。
16、粮仓遗址
清代。《定远厅志•粮货志•仓储》载:“常平仓分仁、义、礼、信、元、盈六廒在厅署仪门左。清朝嘉庆十三年(1808)同治李枢焕祥建。”除此粮仓外,还建有“右常平仓、社仓”等。《定远厅志•粮货志•仓储》载:“国朝会典,各省社仓系土民捐置,厅其自为经理,当青黄不接之际,准农民借领,秋后纳还,如司事之社长有侵蚀等弊,准同社土民报官究治。”社仓原建二十四处以上,多存于庙、寺、观、庵内。另有专用粮仓,分东乡、南乡、西乡、北乡,共六十三处,储粮“五千三百五十六石九斗零一合”。时储粮律条严明,表现了粮食对人们的重要性。
17、何家坝栈道遗址
位于长岭镇联青村后槽组的何家坝九阵河西侧的崖壁上。遗址总体呈南北走向,现存栈孔50余个,长约300米,总体由双排方孔,圆孔组成。该栈道向南经过仁村乡达四川,向北经长岭街、九阵齐家店至泾洋河,经陈家滩、杨家河至西乡接子午道至西安。该路线应属于荔枝道的一条主要支线。通过普查,发现泾洋镇当属于这条古道上的驿站或繁华地带,也是荔枝古道的交通枢纽,2011年9月,该遗址被镇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星光镇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