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

9月17日,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许进在庆阳一中和庆阳四中为师生们讲述了邓稼先为共和国核物理事业奉献一生的故事。

讲述人简介

许进,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的妻侄。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3)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4)

学生时代的邓稼先经历了许多磨难。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5)

  1931年9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的东北并步步紧逼,向长城以内进犯。

  1937年7月7日,日本鬼子发动“卢沟桥事变”,北平沦陷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不久,中国的最大城市上海和首都南京相继被日本鬼子占领,中国人民沦为亡国奴,生活陷入了水深火热中。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6)

  1940年初,在北平志成中学读高中三年级的邓稼先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了,他气愤地把日本旗踩在脚下。

  校长马上找到闭门读书的邓以蛰教授,对他说:“这件事早晚会被汉奸报告日本人的,太危险了,还是想办法让孩子躲一躲吧。”

  邓稼先的父亲邓以蛰决定让长女邓仲先带邓稼先到四川江津投靠时任国立第九中学校长的四弟邓季宣。

  临行前,望着即将远行的孩子们,想到可恶的日本鬼子害得一家人天各一方,不知今生何时才能团聚,病中的邓以蛰百感交集,他沉默了很久,对儿子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像我这样,不要学文。学科学对国家有用。” 这句话影响了邓稼先的一生。

  十六岁的邓稼先被迫离开家、离开北平,他怀着救国的理想和对侵略者的满腔仇恨踏上了科学救国之路。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7)

  在大姐的带领下,邓稼先从上海坐船经香港到越南海防港,从海防港上岸后经陆路到云南,再到四川江津,历尽长途跋涉,他终于重新进入高中读书。

  1941年,邓稼先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进入物理系学习。西南联大是由南迁到昆明的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所大学联合而成,几处简陋的校舍构成了这所当时中国的最高学府。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8)

  学生们住在土墙草顶的宿舍里,四十个人一间大屋,睡上下铺,点煤油灯。学生们每天吃掺了石子的米饭,还不能吃饱。

  很多图书和实验仪器在运往昆明的途中被损坏或丢失,残缺不全;雨天时,教室的铁皮屋顶被雨水打得当当作响,吵得学生们听不清老师讲课;晴天时,敌机经常来轰炸,学校无法正常上课。

  1945年8月,持续八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同年,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9)

  1946年,邓稼先回到离别数年北平,在北京大学物理系任助教。

  1948年,美国普渡大学研究生院核物理专业接受了邓稼先的入学申请。10月,他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学习。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0)

  他的博士论文《氘核的光致蜕变》,于1950年8月20日获得博士学位 。

  他仅用了22个月就完成了从中国西南联合大学学士到美国普度大学博士的跨越。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1)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消息传到美国后,在美国留学的爱国学生盼望早日完成学业,回到祖国,报效祖国。

  获得博士学位后的第九天,邓稼先放弃了去英国继续研究和发展的机会,与百余名爱国青年一道乘船回国,投入新中国的怀抱。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2)

  1958年8月,钱三强副部长把邓稼先叫到他的办公室,钱部长对他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让你从事这项工作。

  邓稼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担任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主任。接受核武器理论研究任务,是邓稼先一生又一次重要的选择。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3)

  1958年,邓稼先受命研制核武器时,新中国成立不到十年,朝鲜战争刚刚结束五年,国家的经济条件十分落后。从1960年开始的3年自然灾害,有很多人被饿死了,更多人因饥饿而浮肿。邓稼先领导的理论部那些每天需要工作10几个小时的青年技术人员经常被饥饿困扰。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4)

  1960年春节,大家一起包饺子过年,理论部几十人,只有几斤白菜、一斤肉。大家不让南方来的同事包,生怕他们不熟悉包饺子,把宝贵的菜和肉煮到汤里面。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5)

  有一次进行模型计算时,邓稼先睡不着觉,凌晨3点来到机房检查计算结果。为了核实一组数据,他把已经睡觉的孙清河等青年同事叫起来询问。问题搞清楚了,天已经亮了。邓稼先问大家,昨晚你们吃夜宵了吗?你们饿不饿?孙清河抱怨说,饭还吃不饱呢,哪有粮票吃夜宵呀!邓稼先闻听后从兜里拿出几斤粮票,分给在场的同事每人4两。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6)

  为了节约计算时间并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邓稼先要求大家在每个方案开始计算之前先用计算尺粗略地估算出计算结果的范围。如果发现计算出来的数据超出粗估的范围,就不要浪费时间继续算下去了。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7)

  邓稼先给孙清河100块钱,派他去买计算尺。孙清河看到商店里新的计算尺卖20多元一把,觉得很贵。他到信托商店,看到旧的计算尺只卖3元钱一把,他就买了几把旧的计算尺回来。后人谁能相信,中国的原子弹模型是用3元钱一把的旧计算尺估算出来的。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8)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后第15天的15时。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19)

  1958年邓稼先担任核武器研制工作的理论部主任时是一名刚刚毕业8年、年仅34岁的博士,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他领导28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边学习边研究,大家轮流担任老师,互相学习。白手起家,仅用6年的时间就成功地爆炸了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0)

  在一次核试验中,氢弹下降的速度过快,邓稼先没有引爆。为了尽早知道试验失败的原因,邓稼先不顾一切地跳上吉普车,冲向预定的爆炸中心。大家极力劝阻他不要进入三百米半径危险区,让防化部队进去了解情况。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1)

  邓稼先说,这是我做的,我知道。大家谁也别去,你们进去了也是白受污染。说完他奋不顾身地走入那片死亡之地。他了解到事故的原因是因为降落伞的问题,在下降过程中没有打开。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2)

  当时,中国的经济十分落后。为了研制核武器,国家倾囊投入。如果实验失败,将给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作为核武器研制的理论负责人,邓稼先把国家的事业和财产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

两弹一星邓稼先的人物评价(功勋科学家邓稼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23)

  长期工作在强辐射环境中的邓稼先,被这次意外事故击倒了。他开始便血,情况越来越严重,但是他顾不得去医院检查,心里只有他的核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