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医护人员努力把他救活,但却因为并发症将当时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一纸诉状告上法庭。

六岁断一个门牙一般赔偿方案(结果数月后收到一纸诉状)(1)

患者男性,50多岁,几个月前喝农药被急诊120送至急诊科。由于抢救及时,总算保住命了。但是,由于当时插了两个星期的气管导管,出院后气管出现了狭窄。因此,不得不再次住院。同时,也一纸诉状将当时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给告了。

最冤的,莫过于麻醉科。因为,气管导管是麻醉科帮插的。结果,恰恰因为这个气管插管导致了并发症。

我们来看看事件的具体经过:患者1个月前反复出现胸闷、喘憋,活动后加重,偶有夜间憋醒,伴咳嗽、咳痰,痰呈黄色,不易咳出,无发热、胸痛,至医院就诊,胸部CT提示“气管起始部狭窄”,支气管镜检查示“大气道狭窄”,予以给予住院输液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

六岁断一个门牙一般赔偿方案(结果数月后收到一纸诉状)(2)

病史:2个月前因口服“敌敌畏”抢救治疗期间曾行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导管型号(ID)为7.5 mm,插管顺利,留置插管期间导管套囊压力为25 mmHg,插管应用时长2周。“糖尿病”10余年,药物控制可;冠心病3年余,PCI术后,定期随访可。有吸烟史,吸烟史10年,40支/天,戒烟2个月。无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看到这里,也许很多朋友会惊呼:都能监测气囊压力,结果也出现了问题,那对于绝大多数没有办法监测或者没有意识监测的医院怎么办?

尽管患者正在起诉医院、对医护人员也十分不满,但医院也积极组织救治:先行针状电刀切开瘢痕环,序贯球囊扩张、冷冻冻融及粘膜下注射激素,即刻达到扩张气道效果;术后每周复查支气管镜,提示气道再次挛缩狭窄,再次给予上述呼吸介入治疗;1个月内经3次上述介入治疗狭窄仍反复。最后,不得不在硬质支气管镜下置入支架。

六岁断一个门牙一般赔偿方案(结果数月后收到一纸诉状)(3)

术后9个月,支架未发生移位,支架内未见明显分泌物潴留,支架上下缘未见明显肉芽组织增生,患者未再发生胸闷、喘憋症状。这样的结果,也让大家悬着的心放下了。

放心之余,也不免有些伤心。毕竟,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

但是,这件事也提醒大家:医疗安全永远都需要警钟长鸣。尤其有些操作细节方面,要多思考、多论证,尽量避免并发症。

导致气管狭窄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创伤性、感染性、炎症性、良性肿瘤及特发性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的气道狭窄在医源性气道损伤中最为常见,其发生机制主要为气道损伤和(或)反复感染,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后长时间机械通气、气囊压迫等致气道黏膜损伤,引起肉芽形成和纤维组织增生是气管损伤引起狭窄的主要原因。

六岁断一个门牙一般赔偿方案(结果数月后收到一纸诉状)(4)

这例气道狭窄,为获得性良性气道狭窄。插管时间稍长(2周),导致气道粘膜缺血和感染。本身可能已经发生的农药烧灼气管,可能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气道损伤。

总之,碰见这样的气管插管,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对于患者来说,尽管并发症是难以接受的,但只要医护人员不是有意为之或者疏忽大意,也请尽量选择理解。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