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名著《水浒传》中,除了北宋首都东京开封汴梁之外,还出现了南京、西京、北京三座冠以京字头的陪都。然而,让人疑虑的是,水浒中的这座南京城,其具体位置却一直存在两种说法,甚至引起读者争论。

那么,这座“南京”到底是在哪里?它是不是现在的南京市?水浒作者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水浒传里有施耐庵吗(水浒传中的南京)(1)

南京,在水浒的字里行间曾出现过多次。在水浒原著第3回中,金翠莲在渭州潘家酒楼上向鲁达鲁智深哭诉:“奴家是东京人氏。……(来这)投奔亲眷,不想搬移南京去了。”这是全书第一次出现“南京”的字眼。

随后,在水浒原著第14回中,晁盖为搭救刘唐,向雷横说道:“……(他)四五岁时随家姐夫和家姐上南京去住,一去了十数年。”这又是一处“南京”。但是在这两段文字中,北宋时的南京,到底在哪里,并没有特别说明,前后语境也较为模糊,我们无法判断也无从得知。

水浒传里有施耐庵吗(水浒传中的南京)(2)

但是,在水浒原著第41回中,却出现了一个重要细节,全书唯一一次对南京进行了注解。当时晁盖带队劫江州法场,在回梁山的路上,遇到黄门山四杰,其中一位“姓马,名麟,祖贯是南京建康人氏,……人都唤他做铁笛仙”。

铁笛仙马麟,南京建康人。在这里,水浒第一次明明白白告诉读者,建康府(今江苏省南京市)为北宋南京。

水浒中,拼命三郎石秀、神医安道全、活闪婆王定六等人,也都是建康府人。

然而,北宋时的南京城,真的就是建康府吗?

水浒传里有施耐庵吗(水浒传中的南京)(3)

查阅《宋史·地理志·卷一》,其中详细介绍了北宋东、南、西、北四京所在。对于南京,宋史有明确记载:“大中祥符七年,建应天府为南京。”可见,应天府才是历史上北宋真正的“南京”,而并 非水浒中所说的建康府。那么,这个应天府又在哪里呢?

宋太祖赵匡胤曾在宋州任节度使,此后发迹。赵匡胤认为宋州是自己的福地,因此国号也为宋,甚至将家庙也建在宋州。宋景德三年(1006年),宋真宗升宋州为应天府,后又于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将应天府建为南京。而这个宋州应天府,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商丘市。

那么,水浒作者为何会将“南京”所在搞错,将原本属于应天府的“南京”,张冠李戴到了建康府头上呢?

水浒传里有施耐庵吗(水浒传中的南京)(4)

要弄懂这个问题,得从《水浒传》的成书年代说起。

众所周知,《水浒传》一书大约于明朝中前期完成,期间,经过了多人的修改、增删,就连全书作者至今仍存在争议。这样一部经过多人之手的巨著,存在瑕疵、纰漏在所难免。再加上,当时明朝称建康为南京(今南京市),是开国首都,而北宋的南京(今商丘市)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两城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水浒作者才会自觉不自觉地将明朝的“南京建康府”(今南京市)移植到了北宋的“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市)身上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