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姗姗来迟,自从回到了上海,老婆孩子回归到生活中里来,不像在深圳,下了班之后就回到一人的城中村出租屋里,开个空调,打开隔离时政府送的台灯,能够安静的写点东西,现在呢,闺女会不停的“骚扰”我,一会开开她的“电脑”,一会要教她认识新事物,可能,这就是幸福吧。

麻雀课文原文及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那些外文11-麻雀)(1)

一看到闺女,又想起了写这个系列的初衷,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重视孩子的教育,上午看了上海一位老爸的录音,内容是打北京110电话,举报人教版出版社的事情,他列出1234点,可以听的出来,他非常的气愤,我很佩服他的勇气与行为,真的是佩服。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体力行给孩子做好榜样的作用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学校老师和教材的引导。德智体美劳,品德的培养永远是第一位的。

言归正传,我们继续读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上次写的《普罗米修斯》,有的人在我下面留言,说这是神话故事,不必过分解读。当然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这次我们继续读课文,读到了屠格涅夫的《麻雀》

麻雀课文原文及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那些外文11-麻雀)(2)

麻雀课文原文及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那些外文11-麻雀)(3)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老麻雀不顾自身安危,毅然保护小麻雀免受猎狗伤害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英雄无畏和对小麻雀的母爱。

读到这里,脑海中不禁想起了前几年发生的一件轰动全国的热点新闻《辱母杀人案》,主要内容是,山东聊城有一对母子,二人被催债人按在地上,其母被催债人当场脱下裤子以极端方式对其母亲进行侮辱,其子于换不堪母亲受辱,暴起伤人,致使1死3伤,随后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后来其母四处走访,经过舆论发酵,大众所知晓,第二年在全国观众现场直播,公开公正下,经过二审,变成了《防卫过当致人死亡案》。于欢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麻雀课文原文及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那些外文11-麻雀)(4)

图片来自网路

我能想到的就是一句话从小父母护我安全,长大后我保父母安全 。虽然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五年,我想他现在应该也已经出狱,我也在想不管历史的车轮再次倒回到那个时间点,还是以后相同的事情再次在他身上上演,我都会坚信,像于欢这样的人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爱家爱国爱社会的正义之血。只有这样的人社会多点,法律层面支持点,凌晨烧烤店外“七男二女”的恶人恶行才会收敛点,悲剧就不会或者少发生。

今晚没喝酒,话有点多,巴了巴了,休息吧


插播一句题外话,本文系列主要讲的“外文”,不过,眼睛偶然看到了我不该看到或者疑惑的地方。我记得上学那会,学的是《扁鹊见蔡桓公》,这里怎么是侯???

麻雀课文原文及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那些外文11-麻雀)(5)

我特意找了《韩非子·喻老》,找到原文的出处,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病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故良医之治病也,攻之于腠理。此皆争之于小者也。夫事之祸福亦有腠理之地,故圣人蚤从事焉。

我的天哦,知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嘛?就瞎改?“公、侯、伯、子、男”,其实是西周时期诸侯的五个类别。具体这五个类别是什么意思,我相信文化学者应该比我更清楚,既然古书记载的是扁鹊见蔡桓公,那说明他的爵位是公而不是侯,为什么现在的课文改编成侯呢?有谁知道呢?如果说的不对,请大家批评指正。

#真知新坐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