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实在太乱)(1)

八王之乱实太惨,人数死伤逾百万。

诸王也都全败亡,国家从此陷混战。

西晋的八王之乱,大家都是知道的,可其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事情的发展脉络好多人可能就比较模糊了。今天宝哥用最简短的篇幅给大家往清晰的捋一捋。

公元290年,晋武帝在重病时下诏,让外戚杨骏(晋武帝岳父)和汝南王司马亮(晋武帝叔叔)共同辅政。结果杨骏几经努力之后,晋武帝同意让杨骏单独辅政。晋武帝死后,晋惠帝继位,贾南风被立为皇后,杨骏专权,司马亮逃往许昌。

贾南风为阻止杨骏专权,与司马亮、楚王司马玮(晋惠帝异母弟)联络,让他们从外向内讨伐杨骏。司马玮就从荆州带兵进到洛阳,贾后宣布杨骏谋反,派兵将杨骏给杀了。

杨骏死后由司马亮和元老卫瓘辅政,可兵权在司马玮手上,贾后又想安排自己人,于是各方又起矛盾。贾后就让司马玮把司马亮和卫瓘给杀了。接着,贾后又设计将司马玮处死。至此朝政大权落入了贾后手中。

公元299年,贾后与太子不和,又将太子毒杀。赵王司马伦(晋武帝叔叔)抓住贾后把柄,将其逮捕毒杀。公元301年正月,司马伦废惠帝,自立为帝。

齐王司马冏(晋武帝侄子)马上联合河间王司马颙(晋武帝堂兄弟)、成都王司马颖(晋惠帝异母弟)讨伐司马伦。四月,司马伦战败被杀,司马冏迎汉惠帝复位。

公元302年,司马颙又兴兵讨伐司马冏,还声称当时驻军在京城的长沙王司马乂(晋惠帝异母弟)是内应。于是司马冏和司马乂先互掐起来,司马冏被杀,司马乂掌握大权。

司马颙还是不平衡,公元303年,他再一次与司马颖联合,讨伐司马乂,双方激战数月。结果在朝堂上任职司空的东海王司马越(晋武帝堂兄弟)趁司马乂疲惫之际,将其捕获交给司马颙,司马乂被火烤死。

到此,八王之乱中的八王都出现了,这只是主要参与者,并不是全部。

这时,司马颖的实力最大,被拜为丞相,后来还废了皇太子,当上皇太弟。

后来司马越又对司马颖越来越不满,就发兵讨伐,结果兵败被打跑。偏是司马越的弟弟又纠集许多势力打败了司马颖。

各方都被打跑,这时司马颙又挟持晋惠帝,掌控了大权。

到305年,逃走的司马越在弟弟的帮助下又发展壮大起来,率兵攻打司马颙,司马颙单骑逃出长安,司马越掌权。307年,司马越害死晋惠帝,立太弟司马炽继位,即晋怀帝。

此时国家已经动乱不堪,四年之后,司马越也在忧惧之中去世,八王之乱到此结束。

经过这么捋一下,不知道各位读者大概搞清楚了吗?如果还没搞清,宝哥就再给大家总结一下:狗咬狗、一嘴毛,最后全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