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岁小伙连续10年参与春运执勤(240万公里里程见证成长)(1)

掌上春城消息1年前的9月30日,春城骑警正式列装启动。如今,每天有684名骑警和他们的机车在昆明街头巡逻布控。1年来,许多民警从不会骑摩托车到现在游刃有余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从缺少街面防控经验到熟练地疏导交通处置突发事件。在实战中磨练成长,春城骑警已经成为昆明警方的一支敢打敢胜的快速机动力量。

29岁小伙连续10年参与春运执勤(240万公里里程见证成长)(2)

点线面结合防控体系形成

春城骑警组建以来,以 “3人3车”为一个最小骑巡警务作战单元,既保证机动性,又强调团队相互支援。在日常巡查中,以主城区人员聚集区、中心商贸区、背街小巷和易发高发案部位为重点,每天常态投入228个骑巡小组(684人684车)参与街面治安防控,处置突发事件,疏导交通警情。

3人小组以街面治安警务岗亭为中心,划分巡逻线路和区域,进行网格化布警。一组骑巡警往往要巡逻几个派出所辖区,与街面110报警巡逻车、治安警务亭、武装处突单元形成合力。在实际巡逻中,骑巡警机动性更强,在纵横交错的街巷,以及人员密集、交通拥堵等情况下,能够弥补其他警力难以快速到达处置的难题。

“骑巡警与派出所、街面治安警务岗亭、其他巡查车辆构成点线面相结合的一体化防控格局,街面每天防控力量达到3500余人,实现了巡逻防控网络全覆盖”,昆明市公安局巡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骑巡警是对目前昆明市街面治安、应急处突、交通保障警力的一种补充,实现了警力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29岁小伙连续10年参与春运执勤(240万公里里程见证成长)(3)

以“快”制胜前期处置大量警情

春城骑警的特点就是一个“快”字。组建一年以来,为了充分发挥骑巡警快速反应、快速到达、快速处置、快速重新投入的特点,昆明警方建立了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指挥调度体系。当接报突发警情时,由市、县两级指挥中心下达指令,各骑巡作战单元充分发挥“小、快、灵”的优势,与街面巡逻车、武装处突单元、治安警务亭等防控力量相互补位、联勤联动。

往往是一点有事、多点响应,多个小组迅速到达事发现场,实现了快速、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同时,结合交、巡、特不同警种工作实际,各骑巡作战单元屯警街面打破警种界限,巡逻执勤时发现或接到指挥中心指令,无论交通警情还是治安警情,一律先期处置,实现街面警务融合。

先期处置,使许多突发事件在萌芽状态得到处置,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在许多街面治安案件中,骑巡警快速到达,第一时间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为群众挽回了损失。在暴雨洪涝等交通警情发生时,骑巡警能快速到达重点区域,疏导交通,处置隐患,避免了更大损失的发生。

春城骑警组建一年以来,坚持是警察更是服务员的身份,急群众所急,全市各骑巡警务作战单元充分发挥摩托车机动、灵活优势,接到群众报警求助时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处置,最大限度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损失,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和拥护。

29岁小伙连续10年参与春运执勤(240万公里里程见证成长)(4)

240万公里见证成长

春城骑警刚组建时,从全市各警种抽调了骨干力量,但是,熟悉摩托车性能,熟悉街面应急处置方式,适应快速机动作战的理念,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年以来,春城骑警坚持“以战带训、以训促战、战训合一”的原则,不断强化岗位练兵,加强骑巡勤务规范、装备使用维护、盘查缉捕战术、执法安全保护和协同处置能力的训练培训,不断提高民警规范执勤、文明执法、自我防护的能力和水平。勤务工作中,各骑巡警务作战单元民警统一配备92式手枪、防弹战术背心、防弹头盔、警务核查终端,摩托车加挂防暴臂盾、防抢夺抓捕器等装备,依托全市治安警务亭、防控卡点开展武装机动巡逻防控和堵卡盘查工作,强化显性用警,加强武装巡逻震慑工作。组建以来,共组织春城骑警参加了上合马拉松、亚洲杯足球预选赛、格兰芬多自行车节、第十一届孔子学院大会、省第十次党代会、南亚商洽会等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充分展示了昆明警方良好形象。

29岁小伙连续10年参与春运执勤(240万公里里程见证成长)(5)

春城骑警组建一年来,昆明市公安局本着快速、实战、高效的原则,强力推进骑警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街面应急处突最小机动警务作战单元,全面加强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组建以来截至2017年 8月底,全市春城骑警共接报110警情4900余起、处理交通事故5000余起、拥堵警情7500余起、盘查车辆2万余辆、盘查人员1.7万余人、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63名、服务救助群众1700余起、骑巡里程达240万公里。全市接报“两抢”、盗抢电动自行车、盗窃车内物品警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3.92%,快速反应效率大幅提升,街面可防性案件大幅下降,警务效能成效明显,“春城骑警”不仅成为街面快反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在提升城市品质、美化春城、展示昆明警方良好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然成为春城昆明的一张靓丽“名片”,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记者:蔡钧

责编:陶然 一审:周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