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1)

8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京召开。这次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即日起上城发布开设“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专栏,展现上城奋力建设共同富裕典范城区,以发展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2)

湖滨——十年磨剑终成锋。

早在十年前,湖滨就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全面提升,“大湖滨商圈”商贸聚集初现规模,“湖滨晴雨”等社会治理品牌闻名全国。尔后十年的历练,一代又一代的湖滨人将这把宝剑赋予锐气、淬炼成金。从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湖滨街道交出了一份又一份漂亮的答卷——思鑫坊在城市改造提升中涅槃,百年建筑群风华重现;湖滨步行街获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殊荣,消费、人气双丰收;各种数字化应用从湖滨这块试验田萌芽,“湖滨街区智慧治理”场景接受现场检阅;“湖滨晴雨”民情民意工作室、晴雨公益“最美人墙”等金名片持续擦亮……

如今,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湖滨从商业、服务、环境、治理、文化五个维度全面绘就“全域共富”新蓝图,以“最窗口”“最集聚”“最活力”“最精致”“最善治”为指向,围绕“五个范例”打造“品质湖滨、城市客厅”,为新上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示范标杆。

聚焦商居智融 助燃都市经济烟火气

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3)

在上城“三圈三街”的消费中心大格局中,湖滨商圈、湖滨步行街占了重要之席,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湖滨狠抓都市经济,亩均产量、社零总额领跑全区。

面对疫情带来的严峻挑战,湖滨街道建立建强商圈联盟,建立湖滨商圈工作联盟,强化商圈单位凝聚力,充分发挥各方资源作用,扩大招商引资“朋友圈”,持续做强“首店经济”和“首发经济”,大力招引品牌首店、旗舰店、概念店落地。2021年实现营收破百亿,客流量破4000万,引进花西子、茅台冰激凌等40余家首店、旗舰店;新能源赛道更是成效亮眼,蔚来、小鹏汽车杭州总部落地湖滨,不到2000平方米的场地撬动了超70亿元的社零,每平方贡献社零预计超3亿元。主动出击提振信心,打造潮流新地标,提升商圈消费能级,连续推出数字人民币、“520爱心斑马线”“湖上咖啡数字生活节”等促消费组合拳,拉动消费14.7亿元,步行街“618”单日客流16.54万人次,同比增幅73.47%。

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4)

除了西面繁荣的大湖滨商圈点燃商圈经济,在青年路“共富单元核心区”建设中,湖滨街道积极探索打造复合型的社区商业生态,让点点烟火照亮东面品质生活圈的经济田。青年路“第三空间”的多元业态叠加商业服务和人文体验等多项功能,这里不仅有满足社区服务日常功能的便利店、餐饮店、理发店,还有已走过了70个年头的大华书场、有目前国内唯一一家纯手工制作的旗袍店振兴祥、有记录无数杭城人几代幸福瞬间的杭州照相馆,让从前仅仅是覆盖周边居民的楼底商铺,蝶变成更具规划性、竞争力、体验感的社区商业空间,满足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体验到消费、娱乐、养老等便利,打造杭州街巷烟火经济的样本。同时,积极推进大综合一体化和“最多查一次”应用场景,不断优化社区商业的营商环境。

提升品质生活 打造共建共治新家园

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5)

为了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身边之变”。今年以来,湖滨街道在硬件提升方面聚力挖潜,在“小身板”里腾出了“新空间”,在寸土寸金的湖滨,腾挪600平方米闲置空间打造青年路社区幸福邻里坊;组合运用拆违、改建等方式完成旧改工程约60000平方米,抓实泗水新村、三元坊巷等特定点位的焕新工程,推进邮电路52号危改工程,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保护湖滨历史记忆。在软件升级方面聚焦民意,在“旧场景”中放进了“新服务”,针对老小区物业管理空白,试点引入“智享生活”物业团队,提供疫情防控、施工扫尾、智能安防、日常养护等多方面物业服务,建好群众需求、部门服务、街道项目“三张清单”,实现互联互动、共建共享。

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6)

在品牌传承方面聚汇资源,让“老品牌”焕发出了“新生机”。赋予“湖滨晴雨”全新时代内涵,架构“云上·湖滨晴雨”数字综合集成平台,实现“一图览全域、一坊为邻里、一屏聚民意”的社情民意闭环处置机制,真正实现全过程的人民民主。结合“多彩合伙人”项目,焕活湖滨“四大银行”品牌,凸显“时间银行”引领作用,从“邻居节”举办到“为老为小”服务传承升级,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社区美誉度。

探索校街合作 绘就宋韵共富双底色

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喜迎二十大新上城新业绩)(7)

在湖滨1.6公里的辖区内,错落着71处文保、历保建筑,在这个充满文化基因的空间里,街道全域推进“浙江有礼”文明新实践,广泛开展文化挖掘、空间打造、艺术体验等行动。与中国美术学院深度合作,重新定义城市公共区域文化输出,倾力塑造社区美育实践的样本,宋韵文化和精神共富两手抓,全面展示湖滨“城市客厅”新形象,不负独具韵味的、国际化、现代化的共同富裕典范窗口的期待和担当。

中国美院湖滨街道社会美育实践基地于今年6月启动,结合暑期活动开设“美美讲堂”,设置艺术鉴赏课、水彩课、国画课、版画课、书法课等课程,普及艺术文化知识,培养提升美学素养和审美水平,让居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创作美。

接下来,湖滨街道将以一流的标准和干劲推动“精神共富”实践落实落细,围绕“韵味百巷”项目的开展,以柳营路为基石,深挖宋韵柳树文化;推动美院社会美育实践基地向西融合繁华商业圈,和湖滨步行街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平台“湖上同心荟”形成良好互动,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主题创作展览、周末艺市等活动,美美与共,碰撞出不一样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