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就有一句话:“大造化者必有大慈悲心”,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与能力是不可分割的,孔子就曾说:“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还有余力,则可以用来学习文化知识”,更充分的表明了古时道德的重要性,那为何从古时以道德修养为主导的任人唯德,发展成当今以能力金钱为主导的任人唯能呢?当今之社会,而道德和能力哪个更加重要呢?

真正决定道德素养的是人生智慧 道德与能力哪个更重要(1)

《论语》中多次强调道德的重要性,当时道德与身份地位紧密相关,而在道德则对当时的统治阶级确有大用

其实那个以道德为主导的时代,也不乏遭受生活的毒打后对道德抱有消极态度的人,孟子的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许多落魄读书人的口头禅,没有人跟你饿着肚子讲道德。有人就嘲讽道:道德只不过是贵族才玩的起的游戏,先让我吃饱饭吧。而如今物欲横流,能够带来金钱的能力成为社会的绝对主导,物质的绝对主导地位导致一切都可以用物质技术来衡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土崩瓦解,甚至于在中国这个几千年来以家为基本社会单位的民族,兄弟因钱财反目成仇者都数不胜数,人民的文化精神世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现在人们又开始思考,物质真的可以带来其一切吗?反者道之动,无形的手又开始了他的表演,道德文化建设又重新被摆到了人民的视线中,从前我们多么渴望物质丰裕现在就多渴望心灵安宁,而现在道德才是纯粹道德之始,古时道德和功名利禄挂钩,而今虽也有利益关系,但在当今,你讲道德是要冒着巨大的风险的,自由使得道德更加难能可贵。

从古至今,道德和能力哪个更重要不在于主观的判断,而来自于人民的生活水平,一个吃不饱饭的时代,道德是麻醉剂;一个丰衣足食的时代,道德则是调味剂,;而在人类的第一要素是生存和繁衍的铁律之下,无论什么时代,能力都是更加重要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