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一直在解读《古文观止》卷五史记选文“管晏列传”,昨晚读到“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时,对其中的“而”字觉得很费解。当然,坊间诸全注全译版本尽皆意译,已不需多言。

最开始的费解是:“而”字在这句话中似乎是多余的,少了“而”字的这句话“其御之妻从门间窥其夫”,也是很通顺啊,并没有任何意思上的差异。果如此,司马迁没理由不知道这一点啊?为什么一定要加“而”字呢?

问题是不是出在“间”上呢?查字典可知:

“间”作名词,是“缝隙”的意思,“间”的繁体字是“閒”。徐锴曰:夫门夜闭,闭而见月光,是有閒隙也。说文解字曰:从門从月,隙也。隙者,壁际也。引申之,凡有两边有中者皆谓之隙。隙谓之閒。閒者,门开则中为际。凡罅(xià)缝皆曰閒,其为有两有中一也。段玉裁注:会意也,门开而月入,门有缝而月光可入,皆其意也。

古人对一个字的解释,真是妙不可言啊。如果一个孩子看了这样的解释,会不会终身对这个字印象深刻呢?

“间”作副词,有“偷偷地”的义项,也有可能。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字后一般接动词,不可能后面接“而”字,故可以排除。

“间”作动词,有“间隔”的义项,似有可能,如“病间月”、“枫松相间”。但这里是“门间”而不是“间门”,还是得排除。

那就回到“间”字作“缝隙”解的思路。

问题是“而”字很费解啊?只能继续查“而”字!

倘若“从门间而窥”中的“从门间”作状语,是否是因为现代文“从门缝偷看”这句话省略了状语标志语?而文言文就必须要加一个标志语呢?

晏子与楚王论辩(管晏列传中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1)

查“而”字可知----

韩峥嵘《古汉语虚词手册》P67注:“而”连接动词及其状语,现代汉语没有与它相应的连词,无法译出。有些形容词作状语的,可译为“…地”,但不要误会“而”可译作“地”。如:“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可译为“(冯谖)马不停蹄地回到齐国都城,一清早求见(孟尝君)”。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P120注:“而”连接状语和谓语,用作状语的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或介宾词组,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或时间等,根据实际情况,“而”可译为“地”、“着”、“就”等,或仍作“而”。

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P105注:“而”连接的前后两项为“状中”关系,前项为状语,后项为谓语中心成分,可配合文义译为“地”、“就”、“才”、“着”等。

陕西师大《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P111注: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谓语,可不译出,有的也可译为“来”

综上所述,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的“而”字,可译为“地”、“着”、“就”、“才”、“来”等。

再来看“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这句话,“从门间”是介宾词组作状语。这种介宾词组作状语的例子非常少,仅在陕西师大《古汉语虚词用法词典》P112见到一例,即《沧浪诗话.诗体》“以人而论,则有苏李体、曹刘体、陶体…”,译为“(诗体)按人论列,那就有苏李体、曹刘体、陶体…。”

那么,“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这句话可译为----

“晏子车夫的妻子从门缝偷看她的丈夫。”

司马迁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加个“而”字呢?不加也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啊。这让我想起有个老教师,学生作文写了一句“一叶落知天下秋”,他批改时加了一个“而”字,为“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一定要加这个“而”字呢?老先生说,古人写文章,讲究文气,有了这个“而”字,这句话就有停顿;有了停顿,文字气韵就有了无限可能。是啊,我们只要开口朗读一下,就知道这两句话的气势不一样。前者平淡,后者起伏沉郁,饱含力量,似也和这瑟瑟秋意有了几分契合。

以前听到这个故事,我感触并不大。现在年齿渐长,方觉老先生所言极是。为文之道,到得最后,不就是气势如虹,意味无穷吗?《史记》号称“无韵之离骚”,岂是浪得虚名?“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这句话,因为多了一个“而”字,朗读的时候是不是要在此处停顿一下缓口气?否则,一口气顺不过来,次数多了,人都没了,谁还愿意去读这“史家之绝唱”呢?

这样一通分析下来,是不是就是昨天那个“大醉侠”网友说的,学会一个字的一种用法,那么,这个字的这种用法,无论出现在古代典籍中的哪一部,都可以适用。这不就是一通百通的意思么?

倘若常用的一两百个虚词的每一种用法,都通过学习少量经典的具体文字材料而得以掌握,这不就是掌握了古人写文章的密码吗?有了密码,先贤文字所蕴藏的幽微深意,不就如同置于超高倍显微镜下一样,显露无遗了吗?

如果不掌握这些虚词,固然也可以明白文章的意思,只不过用的是肉眼罢了。一个用高倍显微镜,一个用肉眼,所见必不同也。

晏子与楚王论辩(管晏列传中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2)

晏子与楚王论辩(管晏列传中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3)

晏子与楚王论辩(管晏列传中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4)

晏子与楚王论辩(管晏列传中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