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

在长春,有这样一所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中国最具幸福感学校,校园环境就是一本得天独厚的教科书;

在长春,有这样一所学校,教师的爱与情怀、对业务的专注,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尊敬和认可,获得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的殊荣;

在长春,有这样一所学校,师生都具有一种独特的敢为人先气质,勇于首开先河,创造了吉林省、长春市教育史上众多第一;

如果在它创新探索时用“厚积薄发,精彩蝶变”来描述,那么现在形容它时就应该用“强盛回归,一飞冲天”.......

没错,它就是——长春市实验中学。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2)

2020年5月10日,母亲节。

长春市实验微信公众号上一篇名为《长春市实验中学名片【实验·创新】》的文章刷屏朋友圈。

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成绩单和奖状、奖杯,让人感受到当年背负的使命和筚路蓝缕创业的艰辛,这是送给长春人的一本名为《长春市实验中学创新史》的教科书。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3)

从1953年开始,长春市实验中学在办学体制、管理工作到教学工作等方面尝试变革,并在实验中获得了新生。从此,“实验”二字就成为了它的文化基因,改革创新更是如影随形,无处不在!

2017年,长春市实验中学在创新之路上再次启航,经过三年精彩蝶变,2020年更焕发了一飞冲天的底气和敢于托举学生翱翔九天的豪气,着力打造既要素养提升、又要服务于高考升学的为学生一生成长需求奠基的创新教育。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4)

在这里,“子衿课程体系”再次升级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核心三要素是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三者的关系就如同射击瞄准的三点成一线理论,协调一致,方能命中靶心,最终让培养目标中的“科学人文、发明创造、心理素质”三项关键教育成为学子们一飞冲天的引擎,让“子衿课程体系”成为核心能量;

在这里,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不会怎么办?家长源于初心的四问再次演化为“3P教学平台”的核心理论。从专业化(professional)、精确化(precise)、个性化(personal)三个方面,破解缩小学生差距的同时提高整体学生的达标率的难题,力求一个不能少,做法令人动容;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5)

在这里,助力小伙伴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再次晋升为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完整的自主学习系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地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选择学习策略、制订学习计划、自发监控学习过程、主动对学习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在市实验培养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体现了寄宿制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6)

在这里,教师三化培养模式的“课题化、社团化、课程化”,蝶变升级为“文化·自主·自律”教师发展管理系统,激发名校教师活力,教师好学校才能真的好。教师是创新的担当,219名专任教师中有129名国家、省、市级名优骨干;责任感是学校发展的力量,227名教职员工有131名共产党员。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7)

课程:精品蝶变 子衿课程体系再创人才培养新维度

在长春市实验中学的所有创新之举中,课程体系研究一直处于核心位置,“子衿课程体系”这个诗意的命名来自于校内那个纯净的湖泊——子衿湖,它寄托了长春市实验人求贤若渴的希望,也代表了学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诉求。在子衿课程体系的图表上,你不止会看到涵盖了六大学科领域即数学与计算机领域、语言领域、人文领域、实验学科领域、技术与劳动领域、体育与艺术领域的国家课程及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内容,还会发现独到的三个领域:中国魂、思维与创新和自主发展,而这些领域的精华课程,正是创新型高中的特色体现。子衿课程体系格局高远,内涵丰富,培养的就是具有 “科学人文”的知识与能力、“发明创造”的思维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征的创新人才。

人文课程浸润心灵。为了让学生形成海量阅读吸纳的储备,在以中国文化为根的人文课程中得到濡染,开设了“正午阳光讲书堂”、读书沙龙、整本书阅读与写作、跨媒介阅读、影视作品欣赏等课程,不仅会读,还要锻炼表达能力,则有TED演讲课,并拓展性的开设哲学课堂、传统经典文化课、思政课等,让学生充分汲取各种优秀文化的营养,进而形成自己的思想认知,培养人文情怀,奠定品质素养。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8)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9)

积极开展STEAM教育,2018年学校承办了全国第六届STEAM教育大会;连续多年市实验入选吉林大学“英才计划”的学子人数都在省内名列前茅。科技课程探索前沿,面对全体学生开设DI创新实验、中科院定向研究的“科学盒子”、理化生创新实验等项目;社团活动及拓展类课程则集中开设了机器人创意、3D打印、微电影制作、无人机应用技能挑战等项目;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到中国科学界最顶级的实验室去体验;取得了全国、省市多项信息技术创新大赛大奖。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0)

为学生成长而设置的德育活动培育心智,舒展身心。生涯规划系列课程等经典活动,趣味、体悟和德育三者交融,润物无声;在传统节日中贯穿着传承的主题,比如创新实验寻找年味、端午文化节和中秋文化节等;厚植爱国主义,坚定“中国魂”信念的活动,如清明祭英烈、五四爱国主义教育、一二九唱红歌、“战疫情 向逆行者致敬 中国加油”系列网络主题活动等;戏剧节、成人节、辩论赛、古诗词大会、高雅音乐进校园等等陶冶情操;专门为英语学习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课本剧大赛、英语写作大赛等,很受学生欢迎。这些活动文化气息浓郁,与人文类课程相辅相成,促成学生素养提升。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1)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子衿课程体系定位宏远,也正是基于这种目光远大的课程体系建设,成就了长春市实验中学行以致远的蝶变之基,并成为其一飞冲天最有力的证明。

教与学:一个不能少 唤醒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怎么教才能体现创新型高中的特色呢?迈克尔·富兰在《突破》一书中写到,“只有系统成功地将所需要的所有要素都创造性地组合起来,服务于改革,改善每个课堂的教学,突破才会实现。”长春市实验中学教学的创新是源于家长的四问(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学不会怎么办?)的升级——“3P教学平台”理论。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3)

3P即为教学的专业化(professional)、精确化(precise)、学习的个性化(personal)三个方面,专业化落脚点是“基于标准的学习和思维发展型教学”,精确化是指精确地分析、评判每个孩子的学习现状,并依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开出有针对性的个性化配方,个性化学习弥散在整个学习过程。运用3P教学平台,加之寄宿制的学习优势,学生的成绩提升需求得到了最大化满足。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4)

创新人才的突出特点是思维创新。任何一项创新,都来自于爱思考、会思考的大脑。长春市实验中学思维培养课程无处不在。你见过一所学校开这样的课吗?高一开设基本的八大思维图示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的利器,一张张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登攀;高二开设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的思考法为学生授之以渔。在教学中,教师发挥思维工具的作用,训练学生熟练运用思维技能。在三年的学科教学中,始终贯穿思维工具的应用,最后实现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思维习惯,对学生的终生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思维培养还要融入现实场景,不久前长春市实验中学抓住疫情契机,开展了“同心战疫 中国自信”专题德育活动,启发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担当与爱、人类命运共同体、政府居安思危、社会底线、人性、独立精神、科学知识、身体免疫力、网络资源”等十个主题让学生展开思考,拓展他们的思想深度、视野和格局。

如何精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打造精准诊断能力,长春市实验中学与科大讯飞公司深度合作,引入“智慧课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习提供可能;引入“智学网”平台,网上阅卷、组题、诊断等功能集于一身;引进个性化学习手册,方便对于学生学情的诊断和纠错,为个性化指导和推送提供支持,这些科技力量构成了细致的学习诊断系统,致力于实现精准教学。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5)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6)

如何对学生的短板进行个性化补救?这个问题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此长春市实验中学创新推出了学习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亮点,尤其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好的载体。学习共同体在班级内以强强结合、强弱结合等方式组队,成员命运休戚相关、学习荣辱与共。

学习共同体的主动学习、互帮互促,渐渐蝶变为自主学习系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强化锻炼。比如通过打造考前梳理、考后反思的愤悱自修课程模式,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知识漏洞、理解差距和心理状态,在这一课程里,老师为同学们精心准备考前任务单、考试技巧单,复习时学生的错题本、笔记本、每日计划单、基础知识清单等各种个性化学习工具齐上阵,考完试有考后整理单,同时配合以大数据分析对症下药,让学生真正从“学会”转变为“会学”。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7)

在教与学的3P教学平台与自主学习系统的创新实践中,长春市实验中学这两套先进系统相互作用,俨然成了一张相辅相成的太极图,形成了一整套和谐共生的教育大系统。这符合国学经典理论的教育模式,让教与学发挥着巨大的连锁反应,教学突破得以实现,教学效果极大提升。

多元培养:因材施教创新班型 赢得百花齐放

如果说学校是花园,那么只有百花齐放,各得其所,才能成就最美的春天。为了让每个焕发灵性的孩子,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如何因材施教,长春市实验中学做了大量尝试,尤其让人耳目一新的是班型。经典班型使更多的孩子全面抒发天性,美美与共,各有不同。

在市实验的办学历史上,曾经开办过少年科创班、艺术学校、篮球学校等等,在新时代,推出五大经典班型,让多元培养的目标落地。

IE班是考生最向往的班级,堪称清北名校训练营,它以冲击清北名校为目标,必保名牌;最优秀师资引领,一对一导师制为高精尖人才量身定制;智慧教学,班级网络全覆盖,全面启动PAD教学,大单元教学,引进智课平台;小班额授课,每班约30至35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堪称卓越,接轨国际先进水准。

在2020届第一批文科IE班毕业生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她成绩优异,英语成绩年级第一(雅思7.5分),写作能力优长,曾获全国英语大赛一等奖,全国写作大赛三等奖,而且还多才多艺,钢琴拾级,能即兴伴奏,又会作词曲。经过多轮面试,获得了香港大学降五分的政策,她,就是市实验学生会主席王新迪。中考并未锁定市实验的她,三年后,她感慨地表达“选择市实验的IE班是我们家最英明的决定。”

科创班是理科和科创竞赛尖子生的摇篮。2019年,长春市实验中学首创的科创班即广受关注,科创班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特别突出理科和科创教学。以科学探索项目和各类科创项目为载体,进行科技创意和设计教学,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启发创造思维。刚开办一年,即取得了不俗成绩, 2019年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中,科创班36名同学全部获得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有11名同学获国赛佳绩,参加首届《中韩国际青少年发明赛》获得总决赛一等奖等。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8)

蔡铭渭,曾在2019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电子信息智能创新大赛总决赛中荣获“智能运输器开源主题赛”三等奖,并在2020年第35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以《便携式光谱相机对荧光增白剂的检测》获得二等奖,由于他在物理研究方面的成绩,被吉大物理学科导师张汉壮慧眼相中,在高一年级即入选市实验2020年度英才计划培养名单,可谓前途光明。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19)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20)

精英班是统招录取,生源素质高,骨干教师授课,目标为冲击重本。该班型着重夯实基础,兼顾拔高训练;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紧跟老师步伐,自主学习能力突出,经常能杀出黑马,登峰冲高。

艺术实验班,统招线下再择优录取的学生,一样是统招生,生源整齐,课程与精英班相同,配备优秀教师。该班型教师善于把握教学起点和难度,稳扎稳打,管理精力倾斜,在学校“一个不能少”的号召下,成绩上严抓力管,生活中关怀爱护,尤其擅长做学生的心理辅导,很多孩子在老师的激励下改善了学习习惯,完善了性格品质,焕发斗志,成绩稳中求升,长春市实验中学致力于中进高出、高进优出,进出口比率的居高,很大程度上在于对这些孩子的心血倾注。

DF班是体育特长生班。采用双班主任制,实行教练和学科教师的双重培养,既注重文化课成绩又保证学生的专业训练水平。作为国家级体育传统名校,市中学生运动会团体总分五连冠,长春市实验中学致力于培养学业成绩优秀、体育专长突出的阳光少年。2018年体育生王浩同学被北大降分录取。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21)

将班型作为多元培养的阵地,使长春市实验中学这所老牌名校在因材施教中找到了新突破、新发展。在近几年培育出谢天龙、高晓莹、曾亚男等考入北大的学生。

2018年高考创佳绩,文科创18年新高,理科创14年新高。600分以上95人,市直名列前茅,王浩被北京大学录取。文理科重本上线率为44%,本科率为100%。2019年再奏凯歌,姬富升同学以664分理科第一圆梦北大,文科樊妍舒同学以634分名列市直第一,考进浙大文科实验班,同样创近五年来最好名次!

正是这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多元培养格局,和一以贯之的创新气候,长春市实验中学最终赢得了 “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蓬勃生机。

教师:从管理到发展再到发展的管理 “文化·自主·自律”造就名校名师

教师是学校最大的宝藏,也是核心发展力的所在。当谈及教师队伍时,校长张彤表示,“教师是市实验打造创新型高中的第一线实践者和生力军。他们在日常教学中,将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次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都作为创新的土壤和平台,如切如磋,反复实验,寻找最有利于提高学生成绩、素质的经验,这也是长春市实验这几年迅速崛起的法宝之一。”

近年来,长春市实验中学提炼了“文化·自主·自律”教师发展管理方案,此举激发了长春市实验中学教师队伍的活力。管理方案充分考虑了所有教师的共同利益,除了以课程化学习交流、社团化共同体、课题化研究为价值实现平台之外,更增添了文化和自律等元素。学校一大批教师在这个管理系统中形成了共同的文化理念,自主发展的品质和自律的精神,许多老师在学习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新的中坚力量。

学校文化建设为教师管理营造了根基和格局。文化是一种习惯,造就的是集体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学校未来的命运就掌握在对文化的传承中。2018年9月10日教师节,长春市实验中学召开第一届学校文化推介会,将“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作为核心价值观,将这始终根植于实验人内心的精神力量在建设“创新型高中”的今天,继续内化为行动自觉和精神自省,推动学校走向新的高度。如 “寻找年味”元旦联欢会、“做智慧实验的智慧女人”三八节系列活动、六一亲子活动、教师节庆祝暨学校文化推介会、盛大的学术年会等活动,都在树立文化的旗帜,奠定自豪的情怀。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22)

在学校文化的引领中,教师逐步走向自主发展。其中“课程化、课题化、社团化”三大平台为教师的价值实现提供了具体可寻的凭借,为名师打造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师发展的课程化运行中,培训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及高级研修三个方面。必修课程以高考研究作为重头戏。每年高考过后,教研组要进行高考方向的系列研究活动,教师利用假期时间,认真完成当年的高考试题的作答、分析,同时形成“一表一单两报告”。开学后进行组内分享,最后形成报告在全校会上分享交流。选修课程则以青年教师培养为主,包括“新苗杯”新教师汇报课、“小荷杯”青年教师五项全能大赛、东北三省三校“友谊杯”青年教师研讨活动等。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23)

教师培养的课题化,是指通过参与国家级、省市科研课题和校本化小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具有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教师专业队伍,提倡教师勤于钻研,形成成果,为自身的教育之路积淀常新。市实验的特色做法是“3X小课题研究”,即小问题、小策略、小应用,以小博大,面对旧问题、新事物,积极更新观念,学习思考,提出新的办法来。这样的尝试在青年教师中尤为多见。

教师培养的社团可谓百花争艳,如MC思维社团,读书社团,数据中心,自主学习社团、青年教师联盟等,教师自主成立,自主研究,自主研发教材,例如MC思维社团研发的思维培养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是每届新生的必修课。MC团队中的教师代表曾参加全国省市等经验交流会并做发言,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可。

“定制名师”也是长春市实验中学非比寻常的创新。为了促进教师的深造,打造专业化水平高的队伍,实施分层次、有梯度、成梯队的名师定制培养规划。在青年教师的培养中,“量身定制”尤为认真、细致、严格。为实现新老队伍的衔接,保障专业水平,学校帮助青年教师进行三年职业规划,以十项基本功为载体,练就十项基本能力,贯穿整个入职三年始终。在“量身定制”中,寻求每位青年教师的特色发展之路。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24)

市实验的教师培养不仅让教师教好学生,更让他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从简单的强制管理到无载体的发展到有可落地的载体的发展管理,“靠文化引领、靠自主运行、靠自律维护”,这是创新型高中创造性的教师培养机制。就是在这样目光长久的教师发展中,长春市实验中学形成了一个创新型高中敢为人先的独特品质,展示出充满激情、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

数年来,子衿课程体系依据三点一线打靶理论,蝶变生辉;3P教学平台与自主学习系统的教与学如太极双鱼,和谐互应;多元培养让学生各得其所,锦上添花,生机盎然;“文化 · 自主 · 自律”教师发展管理系统意旨宏远,务虚求实。正是在这样开拓进取的建设和创新中,长春市实验中学渐进蝶变,一飞冲天。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回望长春市实验中学的创新之路,薪火相传,精彩纷呈。让学生得分的同时素养得到提升,这就是创新型高中的奥秘;在功利与功德之间寻求到中庸之道,这就是长春市实验中学的创新思索所在。

-END-

长春市综合实验中学 本科率(揭秘70年老牌名校的崛起之路)(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