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1)

霍去病

西汉名将、军事家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外戚,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汉武帝皇后卫子夫和大将军卫青的外甥,权臣霍光异母兄。霍去病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17岁为票姚校尉,率领八百骑兵深入大漠,两次功冠全军,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匈奴圣地祁连山。这是华夏政权第一次占领河西走廊,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漠北之战消灭匈奴左部主力7万余人,封狼居胥。徙乌桓至匈奴左部故地,以牵制匈奴。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2)

在对匈战略上,霍去病注重恩威并施、诛叛柔服。他在作战中招降大量匈奴部落,并大胆使用归降的匈奴军官和士兵作为自己的主力。霍去病招降的4万余河西匈奴人组成属国军,此后成为西汉北方边境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元狩六年去世,年仅23岁,陪葬茂陵。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属国匈奴军人,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建了外形像祁连山的坟墓。谥“景桓”,取“布义行刚”和“辟土兼国”之意。

本名:霍去病

别称:霍票姚,骠骑,霍将军,冠军侯

所处时代:西汉

民族族群:汉族

出生地:河东平阳

人物关系

霍光

弟弟

卫君孺

姨妈

卫长君

舅舅

人物生平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3)

少年贵幸

霍去病出生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是平阳侯府的女奴卫少儿与平阳县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霍仲儒当差期满,回到平阳县,与在长安平阳公主府的卫少儿失去联系。因此霍去病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直到成为骠骑将军后才与父亲相认。前139年,卫少儿的妹妹卫子夫得幸汉武帝刘彻。一年多后(约前138-137年),卫子夫全家贵幸。卫少儿曾经与曲逆侯陈平的曾孙陈掌私通,此时她与陈掌结婚。霍去病因此在年幼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外戚家族的一员,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

霍去病在少年时代就“善骑射”。汉武帝很喜欢他,让他做了自己的近臣侍中。汉武帝还曾想亲自教授霍去病《孙子兵法》。

初战封侯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4)

位在酒泉市的霍去病雕像

(主词条“漠南之战”)

西汉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票姚校尉,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过当”一般被理解为斩杀敌人数目超过己方损失的数目。),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等高级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打通河西

(主词条“河西之战”)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任命19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浑邪王、休屠王部。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转战河西五国,与单于的儿子交战。再越过焉支山,6天中急行军一千多里。在皋兰山下(今兰州南部)重创匈奴,歼敌近九千人,俘获匈奴祭天金人,因功加封食邑二千户。在夏季攻势中,霍去病与公孙敖率领数万骑兵分路进军。公孙敖迷路迟到,未能与霍去病会和。

霍去病果断决定孤军深入,歼敌3万余人。俘虏匈奴五王,五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让匈奴的实力受到一次极大的打击,又加封食邑五千户。同年秋霍去病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霍去病驰入匈奴军中稳定局势,并率投降的匈奴人斩杀变乱者。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地区,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础。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此役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匈奴进犯。于是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戍守之兵的一半,以此使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得到宽缓。此战也标志着匈奴开始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封狼居胥

(主词条“漠北之战”)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5)

霍去病塑像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时年21岁)各率骑兵5万,“步兵转折踵军数十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战,匈奴被汉军在漠南荡涤,匈奴单于逃到漠北,“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6)

此战后,匈奴失去对东北地区的控制。霍去病于是徙居于东北的乌桓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汉朝要求其部落大人每年朝见,并置护乌桓校尉,使乌桓不得与匈奴交通。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位,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皆加官为大司马。同时定下法令,让骠骑将军的官阶和俸禄同大将军相等。从此以后大将军卫青的权势日日减退,而骠骑将军霍去病一天比一天显贵。卫青的老友和门客多半离开了他,而去奉事霍去病,这些人常常因此而得到官爵,只有任安不肯这样做。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7)

英年早逝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因为匈奴单于拒绝对汉称臣,汉武帝再一次进行战争动员,决心歼灭单于主力。然而在准备过程中,骠骑将军霍去病去世,年仅23岁。汉武帝因此被迫暂时停止了对匈奴的作战。霍去病陪葬茂陵,谥“景桓侯”。取义“武与广地”,彰显其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之意。

汉武帝对霍去病的死非常悲伤。他调来由匈奴人组成的属国铁甲军,列成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东的霍去病墓。他还下令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8)

军事思想

骑兵的建设与使用。武帝时期,是中国军制史上由车骑并用向以骑兵为作战主体这一重大转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阶段。大规模使用骑兵集团,快速机动,长途奔袭,是汉军前期战胜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汉代骑兵的发展大致可以汉武帝为界划分阶段,此前是骑兵与车兵并重,此后则由骑兵完全取代车兵,进而成为汉代军队的主力兵种。

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

在漠北之战中,霍部带着的倾一国之力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反常地取食于敌,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客观上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汉朝国力不足以支持对匈奴作战的问题。霍去病任用匈奴裔武人。包括取食于敌,千里奇袭都可能与这些匈奴裔武人有关。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9)

轶事典故

无以家为

霍去病生为奴子,长于绮罗,却从来不曾沉溺于富贵豪华,他将国家安危和建功立业放在一切之前。汉武帝曾经为霍去病修建过一座豪华的府邸,霍去病却断然拒绝,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10)

父子相认

霍去病是霍仲孺的私生子。但霍去病直到长大后才知道了父亲的事。此时他正任骠骑将军出征,顺道到了平阳(今山西临汾),霍去病便命下属将霍仲孺请到休息的旅舍,跪拜道:“去病早先不知道自己是大人(大人:汉唐时指父亲)之子。”霍仲孺愧不敢应,匍匐叩头说:“老臣得托将军,此天力也。”随后,霍去病为霍仲孺置办田宅奴婢,并在领军归来后将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带到长安栽培成材。

贵不省士

司马迁认为,霍去病少年时期就担任皇帝近臣,因而不懂得爱惜士兵。霍去病出征,汉武帝专门令宫中服务部门为他准备饮食,竟然有几十辆车之多。霍去病还军入塞时,这些粮车上扔掉了没吃完的精米和肉,而士兵有饥色。在塞外时,战士缺乏粮食,霍去病却在军营中蹴鞠。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11)

死亡原因

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两千年前的医疗水平有限,数次领兵出征的劳累,长时间处于艰苦的环境,也足以对霍去病的身体造成不可治愈的伤病,霍去病自元狩四年(前119)出击匈奴以后的第三年,即元狩六年(前117)就去世了。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12)

霍去病墓

霍去病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战功,在茂陵东北为其修建大型墓冢,状如祁连山。封土上堆放着巨石,墓前置石人、石兽等。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其墓冢前修建茂陵博物馆。

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占地面积5841.33平方米,封土体积62961.24立方米。墓冢上下,墓地周围,乱石嶙峋,苍松翠柏,荫蔽墓身。墓南东西两角,各有回栏曲经,通向墓顶。

霍去病墓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发现7件。

《马踏匈奴》 花岗岩制品,高168厘米,长190厘米,约创作于公元前117年(西汉时期),原立于陕西兴平县道常村西北的霍去病墓前。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13)

冠军古城

元朔六年霍去病受封冠军侯,食邑一千六百户,元狩二年以后四次益封,增加一万四千五百户,总计一万六千一百户。

冠军故城遗址文保界碑

特意割穰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的“卢阳乡”和宛县的“临駣聚”地为冠军县做为霍去病的封邑“冠军侯国”。骠骑将军霍去病自元狩四年(前119)出击匈奴以后三年,即元狩六年(前117)就去世了。

武帝对他的死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并在霍去病的封邑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修建了一座“衣冠墓”。

霍去病的儿子嬗接替了冠军侯的爵位。过了六年,即元封元年,霍嬗死去,皇上封赐他哀侯的谥号。

他没有儿子,因而后代断绝了,封国被废除。

冠军古城是霍去病冠军侯国的政治中心,是一座大型汉代遗址,出土众多国家级文物,遗址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冠军村,汉武帝赏赐霍去病府邸的所在地,城中现存有霍去病衣冠墓,大量汉代遗迹等,冠军故城遗址是邓州市1962年公布的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14)

西征雕像

2013年8月6日,“霍去病西征”大型城雕在兰州市天水北路高速路口正式落成,为金城东大门再添人文胜景。

霍去病武帝时期的名将(历史上的百名名将)(15)

霍去病西征雕像

据了解,霍去病西征城雕项目是2011年兰州市政府重点文化建设项目之一,从设计到落成历经两年多时间。该群雕通高26米,由铸铜和花岗岩打造,使用了200多吨陶土、近70吨青铜以及近千吨石材、混凝土。

整体雕塑由霍去病主雕塑和将士群雕组成,霍去病气宇轩昂,挥戟向西,战马身形矫健,前肢作腾跃状,昂首注视前方;众将士个个果敢骠悍、英姿威猛,张扬着跟随骠骑将军击败匈奴的昂扬斗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