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里的云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

乌云珠,人如其名。

漫天的乌云不能遮掩明珠的光彩,落在污泥般的俗世里,她照样微笑着翩然经过,足不染尘,却留人余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当福临与乌云珠两人对吟这首词的时候,恐怕没有想到日后的凄凉结局。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作者安排这样一首离别的伤感之词,也正是预示了两人的结局。

世间的一切,都是过眼云烟。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此生得一红颜知己,夫复何求?

遗憾的是,这快乐的时光如此短暂,还没让人来得及细细品味,就已经被命运摔得支离破碎。

乌云珠临死前,福临一句:“我真的没有办法了”,道出了无尽的悲哀。

世界的无常总是让人心生悲凉,无论你拥有怎样的人生,最终都免不了一死,这就是人间最大的无常。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2)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太多的爱是没有缘由的,很难分析出它怎样来怎样走,有着怎样的顺序和质感。

然而,在《少年天子》里却会发现:原来,爱,是有踪迹可循的;情,竟然是可以触摸到的。

乌云珠于顺治就是这样一个存在。

她不同于静妃对顺治的控制,不同于花束子对顺治的顺从,不同于佟妃对顺治的迎合。

她痛于他痛,悲于他悲,喜他之喜,爱他所爱。

她像游走于福临身体的血脉,感受着他生命的每一次起伏。

她给予福临最深的理解和最真实的陪伴,让他小心翼翼无法掌控的一生得到片刻的安宁和自我。

这是顺治爱她,最终为她而死的根本原因。

他爱她,因为她让他可以做回真正的自己。

我爱你,因为你与众不同,因为你独一无二,让我离不开,放不下,终究是没有办法,没有办法.....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3)

在遇到乌云珠之前,少年天子顺治可以说还没有真正投入地爱过。

福临与博果尔兄弟,他们志趣迥异,心灵的天平竟出奇一致地倒向乌云珠。

乌云珠表面上温婉贤淑,清丽脱俗,才德兼备。

事实上呢,她不是寻常的大家闺秀,不是中规中矩的提线木偶。

乌云珠出身于正统的满洲贵族家庭,父亲是内大臣鄂硕,母亲是江南的世家才女。

因此她身上带有满族姑娘的大气和江南女子的婉约。

乌云珠师从汉族士人吕之悦,与安郡王岳乐属于同门师兄妹。

也就是她背后所代表的势力则属于南方汉族士人。

明朝覆灭,满清入关,他们沦为降臣,远离权力中心,生存空间遭受满洲亲贵挤压,无法施展一身所学,郁郁不得志。

从一幅大江东去说开来,苏东坡的名篇激荡了多少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心系天下,成就功业。

乌云珠虽为女子,但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在其师傅一手指引教导下,早已将辅佐君王,德被天下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

她的最特别之处就在于她心胸开阔,内心里坚韧倔强,堪比男儿。

加之得到吕师傅这样的好老师,更是长成这样的才情胸怀,一幅字得众大臣称赞,一幅画得天子垂青。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4)

博果尔虽是一介武夫,却慧眼识珠,晓得她的不同。

他有句话说得好:

我不喜欢装模作样的女人,更不喜欢争强好胜的女人。

临窗遥遥一眼,博果尔即看透佟腊月的伪饰,也看出乌云珠的可贵,这执拗的孩子从此就十匹马也拉不回头。

福临第一次听到乌云珠的名字,是他的弟弟博果尔开口要纳乌云珠为福晋,福临想都没想兴高采烈就答应了。

毕竟这个弟弟的政治理想与他背道而驰,这辈子他无法让博果尔实现满洲巴图鲁的愿望,只有在婚姻或者其他方面安抚了。

而福临这一松口,为将来他们三人之间的巨大不幸埋下了伏笔。

第二次看到乌云珠的名字是在安郡王岳乐进献的一幅水牛图上的落款上。

此时的福临骤然瞥见这寥寥几笔,慌乱从床塌翻落,揉着眼睛看了又看,“乌云珠”这三个字幡然惊醒了梦中人。

这能和他一样画水牛图并且画技高超卓绝令人过目不忘之人,原来就是乌云珠。

此时,福临的怅然无望和失之交臂的遗憾布满了他孤独的脸孔。

天子圣口字字如金,他说出去的话,是断然不能反悔的。

当初他草率地将乌云珠许给弟弟,待到惊醒,为时已晚。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5)

无奈退而求其次,一眼相中佟腊月。

然而他对佟腊月,再多宠幸也是天对地、君对臣、帝王对姬妾。

他看佟腊月的目光直截了当,充满了欲望和强势。

一旦失宠,便连恩也跟着断绝,再相处竟似陌生人,眼中仿佛只剩下嫌恶。

而福临对乌云珠,却是一颗真心对另一颗真心的爱慕、怜惜与敬重。

纵不相识,他爱她手墨几近膜拜,他怜其处境痛斥博果尔,他想见不敢见仿若青涩少年。

待到金风玉露一相逢,后宫三千粉黛从此尽如粪土,他眼里就只容得下她一个女子。

他透过纸背爱乌云珠,甚至不需出场,只一幅豁达飞扬的“大江东去”,她已赢得他整个灵魂。

整夜整夜地凝视,一遍一遍地临摹,他和她隔着人世最远的距离,用神交以交流。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6)

仍然记得乌云珠第一次见福临的场景。

乌云珠一扫往日的素净淡雅,着一袭浅粉色的衫裙,淡绿丝线滚边,娇俏妩媚,纤弱袅娜。

她安静地看着福临,浅笑盈盈,仿佛看一个神交已久的故知。

他们谈笑风生,无半分生疏之感。

此刻,在他的眼里她不是自己的弟媳,在她的眼里他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皇上,他们只是可以谈诗论画的知己良朋。

他在她面前卸下沉重的盔甲,袒露软弱的内心。

无奈,良宵苦短,短暂的相聚换来的是更多的依依不舍。

福临那整个屋子里的水牛图和大江东去都是乌云珠的手墨,可见福临已情根深种无法自拨,所谓爱之深痛之切啊。

在那铜墙铁壁牢笼般的皇宫里,唯有整夜整夜地临摹她的手书,才能稍稍平复这种痛失所爱的苦楚。

他穿越宫墙带着无尽悲辛一遍一遍在心底呼喊乌云珠。

深宫多少粉黛,多少莺燕,环绕在侧。

哪怕床榻上正躺着娇憨可人的佟腊月,福临依然被这幅大江东去征服了灵魂,深深凝视着,久久不能忘怀的唯有乌云珠。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7)

乌云珠,也许不是因为福临是皇上,也许福临只是她少女时代的一个美梦。

然而,她的安详、她的深情,她的通透,她的了解,却成为了支撑福临的一溪泉水。

内心的寂寞让福临渴望能有一个女人,一个红颜知己陪在他的身边。

他等了多少年,终于等到了乌云珠。

而她却已为人妇,又是弟弟博果儿的妻子,于是现实中两人之间隔了很远的距离。

是的,福临爱上了自己的弟媳乌云珠。

他爱了一个他不能爱的女子,他的冲动和任性写成了那段刻骨的悲剧。

我的名誉在我的眼中不过是粪土,若你不能感知我的情意,我的名誉连粪土都不如。

他任性而如此看淡众人趋之若鹜的帝王之尊,故事便显得更加动人了。

而这段故事,也在当时的钦天监监正、德国传教士汤若望那里得到证实: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

当这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耳光。

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愤至死,或许竟是自sha而死。

皇帝随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8)

福临是个太孤独的男子。

他的母亲虽疼他,可是她站得太高,他够不到温情,臣子们或草莽无知或卑躬屈膝,并不能与他平等对话。

没有人和自己心灵相通,谁都逃不过过这样的恐惧,哪怕他是天子。

他抓到了一个知音,如高山流水,他不想再放。

正因为对知音的渴求,对政治婚姻的厌烦,使福临希望见到说话的人,而乌云珠的脱俗和天然不受雕饰的开朗从容的气质,便在一霎那吸引了福临的眼睛。

一见钟情不是仅仅局限在外貌,更有深层次的内涵的吸引和相知的情感的碰撞。

仅仅几次交谈,更是他为她的见识和气度所感慨。

她爱他,一直以来的情感堆积在心中终于可以倾诉的时候,她却没有急于让他了解自己的心境。

她向他提出江南十姓案,提出清初的严厉的政法给无辜百姓带来的深切灾难,她暗示性地告诉他江南是财赋所出之地。

她告诉他永历伪朝和郑成功对江南的影响,告诉他安定江南人心、安定江南地方的重要。

朝廷官员以及他最敬爱的额娘,对事情考虑得更全面,永远有说不尽的担心和对皇室尊严的维护。

新皇后虽然秉性淳厚,却是有德无才。

其他妃嫔,她们在他那里寻求的是恩宠,是地位、权势和金钱。

她们媚他、顺他、怕他,就是不爱恋他。

甚至于他宠爱的佟妃,也失去了仅存的小马撒欢似的活泼劲,开始为了想要争得更高的位置刻板地活在人工雕琢的调教之下。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9)

最终,坦白之下,博果儿在羞愧和愤怒中自jin。

当他的弟弟为此而自sha身亡时,他拍着棺木高声大哭,他分明是在寻求原谅自己的理由。

可他又无法逃过自己的内疚,他的善良与任性再次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是的,福临为了乌云珠不顾一切。

礼教,名声,都可以不在乎。

因为他的心已经太疲惫,太需要人来抚慰。

面对乌云珠的福临,像初恋的少年一样,惊喜、慌张,渴望心灵之间的契合更甚于身体的交合。

对福临而言,乌云珠具备了所有他爱的因素:清灵妩媚、聪明灵透。

更重要的,她拥有和福临一样的特性:温和、仁慈、热情。

而她,又有着温柔外表下一颗强大的心,包容、体谅着福临的敏感和脆弱。

乌云珠之美在其洁,天姿灵秀,气质高洁,承乾宫门前的梨花就似她的一缕芳魂。

难能可贵的是,对于这美,她并不自持,甚至不自知。

她只是安静地走着,苍白的脸上射出别人不易察觉的深情与热情。

习草书,读东坡,像男人一样作画,她内心必是澎湃的,却又早早学会了克制与忍让。

她紧抿的嘴角含住了所有委屈。

每每望见她,不由自主总想为她从心底发出一声长长叹息。

也只有她这样出水芙蓉的气质,才能刻画出那个满汉交融的奇女子,演绎出那段无比凄美惨烈的绝唱。

福临是一个过于敏感的人,他对人生有着艺术家般细腻的感知能力。

别人眼中的小小一根刺在他那儿简直就是一柄长剑,而仅仅是一滴血就可能在他心中氤氲成一片红色的恐怖。

只有乌云珠“山中高士晶莹雪”的温婉雍容以及“世外仙姝寂寞林”的坚贞纯情才能弥补他心灵中原本难以愈合的伤痕,给他飘摇孤苦的灵魂带来一片真实的宁静与祥和。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0)

流言终究抵不过两颗相爱的真心。

福临还是要了乌云珠,封为贵妃,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从此,积雪未消的长城,烙下了他们奔跑嬉戏的脚印,见证了他们相依相偎的身影。

凛冽的寒风传扬了他们诗词唱和的韵律: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书尺素,山高水长知何处。

山明水秀的天地间,他们并肩执辔,相视而笑,策马而行。

宁静深幽的承乾宫里,他们磨墨执笔,挥毫作画,享受着属于小夫妻的快乐温馨。

福临也因为有了乌云珠,逐渐改了孩子气,变得成熟大气,在治国方面沉稳干练,指挥若定,很有帝王的气派。

他们抛却帝王与妃子的身份,像世间凡夫凡妇那样恩爱,也像平凡夫妻那样失去亲人痛不欲生。

福临始终称佟腊月为佟妃,在他心中她并没有名字,只是一个嫔妃。

但福临始终称她为乌云珠,穿越宫墙万重他呼唤她,温存地,激烈地,深情地,悲伤地,撕心裂肺地。

他们的互相倾慕无疑是顺理成章的。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1)

但历史却没有为他们准备水到渠成的出口,他们只能在长河里绝望地挣扎和徘徊,太累太苦了,只能各自绝望地离去。

这段悲剧只有他们两个就显得有些孤单,于是无奈地拉来了博果尔,博果尔心中的悲伤和哀婉又有谁能知道呢?

反过来说,博果尔的懦弱性格又使顺治在作出选择时不得不多了一份道义的责难,显得格外进退两难,而当厄运降临时他又认为那是一种报应。

福临在那些冰凉彻骨的寒夜里,一定特别害怕看到天上的博果尔,怕博果尔一眼就洞穿他脆弱的内心。

博果儿的死不啻为一种成全。

她艰难地咽下这幸福,强忍住良心无休止的鞭挞。

同时,兄纳弟妇,在汉人看来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也给他们带来道德上的枷锁。

也许正是因为他与乌云珠的这份相依相守来之不易,所以让他格外珍惜。

从来,太短暂的东西,都会变得太美好;反过来,太美好的东西,都会让人惆怅太短暂。

她固守着这份柏拉图式的爱情,尽心竭力想要超越她所能承受的极限。

只是,经历了那么多的艰难之后的相聚,却又是另一段血雨腥风的开始。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2)

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他弄不明白为何独独钟爱这个孩子,也许是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他说如果他们不是住在皇宫里该有多好。

他和她,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山水间,看着他一天天长大。

可是,幸福转瞬即逝,上天又把这一切的美好匆匆收回了。

福临把自己所有的爱都给了他。

在后宫,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同时就是集万千仇恨于一身。

在福临心中,她不是一个妃嫔,而是他的妻子,是他儿子的母亲。

他因为深爱乌云珠的灵魂,连带着深爱她所生的儿子。

他看襁褓中的四阿哥,饱含骨肉亲情,眉眼间都是疼爱的光彩。

连他自己都承认对四阿哥的偏爱,看着他,就像是在看着自己。

无论是生活,还是政治,他都把乌云珠当作自己情感的最坚实的依靠。

他同她谈论诗词曲赋,也谈论国家要事,她熟习汉文化的诗词曲赋,与福临产生着心灵上的共振。

在举步维艰的改革道路上,乌云珠是他唯一的安慰和勇气。

只可惜,他们的惺惺相惜在牵扯到朝政的利害关系时,已不能被视为单纯的感情。

这所有的爱,都像是一股毒素在其他妃嫔的心中蔓延。

纵然乌云珠谦逊温和,得体大方,她所得到的恩宠,终究还是转换成后宫妃嫔们中伤她的暗箭。

他们的爱情太美好,太纯粹,注定无法长久。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3)

先是父亲鄂硕被政敌陷害。

接着,朝中大臣将顺治渐习汉俗、亲近汉臣、改革祖制完全归于了乌云珠的罪过。

若是平凡夫妻,他们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伴侣。

只是命运交给他们的是最尊贵的地位和最风起云涌的生存空间,他们不能够安静地享受世俗平凡的幸福。

最终,皇四子遭到陷害而夭折。

虽然福临从不相信亲贵们明谏暗传的那些天罚天警的危言,不相信皇四子的死是因为自己亲近汉制而引起的朝廷上下的不满所致。

直到太后把皇四子死的真相告诉他,他才害怕了,寒心了。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违背了天意民心。

透过“天意”,他看到的是满蒙亲贵对汉制汉俗的深恶痛绝,是他们对他离经叛道行为的强烈不满。

他不知道,这不满会到什么程度,会引起什么后果。

他的意志在被慢慢摧毁,同时一并倒下的,还有乌云珠那纤弱的生命。

原本博果尔的死便是乌云珠一直郁结在心的症结。

多重的打击使乌云珠从身体到精神都垮了下来,一病不起。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4)

心力交瘁,重病缠身,太医们均束手无策,更使福临一筹莫展。

福临的生活里需要一个信仰来支撑,他不相信济度的建功立业。

他找到了爱情,但是当爱情和着乌云珠的生命一起消逝,他接下去该怎么办?

他的人生要重新回到他无法忍受的痛苦中去,再没有什么让他在这痛苦中维系着力量。

太监说:

贵妃病危。

他竟不敢回去。

惶然转向玉林:

大师,我该怎么办?

福临的心在滴血,太后说,等心结了痂,一切都会好起来。

可是她不知道,他的心结了痂,只是为了下一次彻彻底底地破碎。

这个可以左右天下的男子,却无法左右爱妻的生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日益消瘦,奄奄一息。

只因玉林大师告诉福临,面对心爱的患病之人,不可哀哭,不可惊惧,不可焦躁,不可落泪诉说一己的情怀。

福临本来就是怯懦的性格,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变相的煎熬。

濒死的乌云珠让他背《江城子》,他压抑着的声音,直到乌云珠咽气才崩溃绝堤。

遇到一个真正的心爱之人不甚容易,得之失之,更是令人难过。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5)

当乌云珠带着对福临深深的眷念与不舍,在他的怀里呼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的心真的碎了,再也拼不起来了。

弥留之际,乌云珠问:

一口气不来,到何处安身立命?

福临答:

到山水间。

一个才华横溢,高于流俗的女子就这样香消玉殒。

留下的只是悲辛无尽,只是不能与爱人携手到老的遗憾。

情深不寿,慧及必伤。

乌云珠的一颗滚烫的真心,使她太想做一个完人,宫廷中的撕扯拼杀,耗尽了她的生命。

她心灵的那根弦绷得太紧,因为渴求和隐忍颤抖得太厉害。

终于,这根细线经不起丧子之痛、经不住日夜操劳、心力交瘁的折腾,终于戛然折断,在最好的年华凋零陨落。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6)

乌云珠的死永远像插在福临心头的一把刀子。

即使再选无数次秀女也选不出一个乌云珠了,举世就只有这么一个乌云珠。

如今乌云珠不在了,福临再没有了前进的动力。

他遁入空门,他自由了,丢掉了龙椅,丢掉了枷锁,大清国将他击碎了,他放弃了。

他将自己丢入悲伤的深渊,一切都结束了。

红颜知己的远离,政治上的失意,福临的心灰意冷,在二十四岁时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

乌云珠最大的敌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天赐的命运。

这也是一场单向的较量,因为她注定落败。

命运玩弄了她一次,把她和福临最顺其自然的相遇一手掐断。

但命运偏偏又还给她一次机会,让她亲身证实那理想中的人正是理想中的模样。

她委曲求全,固守柏拉图式的爱情,尽心竭力想超越她所能承受之极限。

可她的真心不答应,它已等待了太久,再也无法拒绝阳光雨露的滋润。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7)

乌云珠死前说:

好冷。

福临抱着她,可她还是冷。

福临问她:

你还冷吗?

乌云珠不出声了。

福临扯过几条被子给她盖上,伏在被子上痛哭:

我真的没有办法了。

令人怆然泪下。

在死亡面前,这个少年天子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他已经彻底崩溃了。

即使贵为他人眼中的天子,倾国之力挽救不了挚爱的性命,甚至不能多留她一时。

回想与乌云珠相识的种种,不知道福临会不会后悔,若当初爱得不那么炽烈,也许能换得乌云珠一世平安。

眼看万里江山锦绣将展,四下只是空荡的大殿,伴着烛火飘摇。

影视剧终究是用了灯光的,想象在数百年前,纯靠蜡烛支撑起来的殿宇依然抵不过漆黑的夜晚,那个福临,会是什么样?

两人只能约来世。

你如花,我如叶,生死相随。

这一生,悲辛交集,都不及你给我的日子啊。

文学在此处结束,宗教从这里开始。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8)

乌云珠走后,福临选择了出家,他想伴着古佛青灯了此一生。

可是,连他的这次选择也是为朝廷和太后所不容的。

面对如此的局面,爱新觉罗.福临,一个本不该出生在帝王家的皇帝,最终踏上了绝路。

只有二十四岁的顺治帝,被太后囚禁在宫里,最终服毒自jin。

一个励精图治充满活力的年轻帝王,就这样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如果人死了真的会有灵魂,那么我相信,他和她肯定会在山水间重逢,在山水间。

他和她,可以静静地相守千年。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19)

乌云珠为人所唾弃的部分是,为了一己私情,间接害死了博果尔,嫁给顺治有悖伦理。

我并不反驳这个观点。

事实上,最后她的死,也让她的“自私”得到了报应。

乌云珠确实不是传统的女人,她心里有一把火,驱散了福临心里近二十年的阴霾。

乌云珠和福临的爱情事实上的确是建立在鲜血之上。

但是,为了这份爱,乌云珠和福临都做了平生最疯狂最勇敢的事情。

乌云珠何尝不是个敢爱、聪慧、有主见的女子?

进宫前婉拒与安郡王的婚事,一心要进宫嫁与举国最有权力,和自己一样喜爱汉学在马背上长大的少主。

冥冥之中只想见一面,入宫后的种种凶险和不确定都顾不得。

心比天高的她注定不会爱上不懂得自己的博果尔。

她一向是个认命的女子,无论是被指给自己并不爱的博果尔,还是面对亲人接二连三地离去,又或者是面对贵太妃怨毒的诅咒,她都是默默地忍受了,顺从了,最终平静地迎接死亡。

在她与顺治的爱情里,她是先动心的那一个,可却也是被动的那一个。

尽管已经恋慕了那么多年,练他喜欢的字,画他喜欢的画,细细描绘他的样子,可那也只是内心中不可言说的秘密。

自她成为博果尔福晋的那一刻,她便决定将这秘密永远埋掉了。

她不爱博果尔,但也不愿意伤害他。

可她的冷淡,她的不在意,她的画,到头来都成了博果尔心头的刺。

最终,博果尔死了,但那终究不是她的本意。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20)

我想之所以怜惜同情这个女子和她的爱情,是因为导演将一切都处理得很诗意,不煽情,不矫情。

就《少年天子》这部剧来说,我还是更倾向于乌云珠和福临的爱情很纯洁。

他们惺惺相惜,互相取暖,在这紫禁高墙内艰难地搀扶着彼此。

他知道,她像他一样,能看到生的痛苦和死的阴云。

一副水牛图,一次初见对视,一张悲辛无尽,一阕江城子,何处不动情,何处不感人?

两颗相爱的心就像异性磁石吸引着对方往前走,一步一步。

也如一根刺,埋藏在这心窝里,想到别离就如坐针毡,为自己不平,为对方怜惜。

他们不是不近人情,不是sha人狂魔,他们只是主动追求了自己的幸福,一生只有这一次。

我从心底里为他们叹息扼腕。

在充斥着权力和尔虞我诈的皇宫中,乌云珠爱过,也被爱,她付出真心,也得到了同样的回应。

只是,小说和戏剧之外,是否真的有这样的传奇在黄瓦朱墙内上演呢?

或许,对于更多的人来说,乌云珠是一个真正的理想,是人们对于那个时代留下的神话。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良辰美景弹指间,悲辛无尽奈何天。

悲辛无尽,何处安身立命?

但愿风雨路上独行夜,你如花,我如叶,如泣如诉,我是飘零叶,此去永相别,来生相逢处泪难歇......

少年天子里乌云珠(少年天子乌云珠)(21)

~END~

(图/网络)

作者:咖啡里的云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倾诉一颗不曾叛离的心

坚信成长才是女人最终的归宿

愿你能在我的文字里感受到温暖和深情

推荐阅读:

《少年天子》福临:他所反抗的,亦是他所依赖的,于是注定是悲剧

《少年天子》静妃:爱不得恨不能,心中烈焰终烧了别人也燃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