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古文字演变的原因(古文字与生命和谐09)(1)

影响古文字演变的原因(古文字与生命和谐09)(2)

(1)思

思,容也。——《说文》

思曰容,言心之所虑,无不包也。——《书·洪范》

念也,虑也,绎理为思。又愿也。——《六书总要》

“思”,繁体字写做“恖(xìn)”,“心”的上面加“囟”。囟门是婴儿大脑发育完成最后闭合的地方,代表大脑。后囟门一般在出生后3个月闭合,前囟门要到1岁半才闭合。道家认为脑为先天“元神之府”,心为后天“识神之府”。所以“思”几乎涵盖了人的所有心理活动,是先天本能与后天意识的结合统一,是仅次于悟的层次。

(2)想

想,冀思也。注希冀而思之也。——《说文》

意之也。物未至而意之也。——《增韵》

“思”是不及物动词,“想”是及物动词。思是自思,也就是考虑自己的事。想是相思、他顾,也就是考虑自身以外的事物。所以习惯上说我想你,不能说我思你;从字形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字是由“相”、“心”组成的,简单说就是相应的心。所以《说文》里面讲:“想,冀思也。注希冀而思之也。”这里还有第二层意思,在注疏里面体现出来了,叫做希冀而思。就是希望对方(环境)如何如何。这里同时也说明了我们上面提到的,愿望到欲望,幸福到痛苦,这是一个程度的过度。

老子说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是,我们今天的社会从小灌输给人们的思想就是竞争、斗争、名利、货殖、攀比,等等,使得很多人忘记本性。张仲景《伤寒论·序》里面讲:“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意思是说,人们只知道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急急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所以,这些人真的需要改变价值观,进行一些“忘我”的治疗了。这个“我”,就是被后天环境塑造的思想。改造思想,确实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那么我们怎么办呢?《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提到了一个理想的做人境界,那就是先天本能欲望和后天意识思想的完美统一结合,也就是做圣人的境界。书中说:“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淡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意思是说,比起出世离俗的真人和至人而言,圣人不仅顺应天地的变化,与自然和谐共处,而且入世随俗,和普通大众和谐共处,不愤世嫉俗,不标新立异,无论穿着打扮,还是行为举止,都随自己的心愿,也让别人看着舒服。外面没有加班加点、点灯熬夜的工作,内心没有什么想不通、整不明白的思想,过着平平淡淡、坦然从容的生活,能自得其乐,用不着求别人,形体身躯功能健全,不残不缺不痿不废,活个百八十年没有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如何找到无争的境界与现实社会的结合点。

“想”者,上为“相”,下为“心”,“心之相”,就是所谓“相由心生”。这与“境随心转”相辅相成。五代、北宋之间,有个著名的道教学者陈希夷,就是传说中的“陈抟老祖”,他留下一篇传世之作,名《心相篇》,取“相由心生”之意,兼有佛家《因果经》的味道,与那些江湖流传的相面术不可同日而语,比曾国藩的《冰鉴》更为大气,颇有止恶扬善之功,读之耐人寻味。

《心相篇》开篇就说:“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意思是说,心地是相貌的根本,审察一个人的心地,就可以了解他的善恶之性;行为是心性的外在表现,观察一个人的行为,就可以知道他的祸福吉凶。这是两个方面,如果把这个面反过来说,也就是这个人心里的想法,决定了他的行动和相貌,同时也决定了他的旦夕祸福。所以,老子在《太上感应篇》上说:“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改变思,可以把我们从欲望的苦海里面拉回来,可以把我们从怨恨心、不平的心导致的脾胃系统疾病中康复回来。然而,改变想,可以把我们从盼望心、相应心中超脱,以使我们可以自我控制我们的生命健康,可以调控我们的身体健康。既然我们的情绪是导致疾病的根源,那么,思想就是导致情绪的根源。错误的观念导致不良的情绪,不良的情绪导致相应的疾病和际遇。

反过来说,如果我们通过修身,达到可以反省、改变错误的观念,就会和谐我们的内心环境,也就是减少甚至祛除不良情绪,那么,这就是对疾病和生命和谐最大的一个预防。如果通过修身,更进一步的来完善自我,我们甚至可以达到从反省、改变到观想、控制的改变,那就是我们不但是预防疾病的问题,更是解决和治疗疾病的问题。大家知道佛家有观想的法门,更有内观的法门,都是在修炼对思想的控制力。道家有观想治病法,控制和驾驭自己的思想,就可以治疗疾病。这和西方科学发现的心想事成的秘密,《谁知道答案》的原理是一样的。确切的说,还不如我们传统的理念更加完善。但是他们比我们传统文化晚了近五千年。这就再一次证明了祖先的智慧,是具有根本性的,前瞻性的。只有从传统文化里面,我们才可以找到万事万物的根源。并且,随着我们越来越接近绝对真理的观念,我们就慢慢接近了“道”,接近了自然和宇宙的真相,这也我们了悟生命的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