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有哪些趣事(光武大帝刘秀传)(1)

当赤眉决计西向时,刘秀也在为下一步的行动犯愁。  现在他基本在河南河北交界的一带站住了脚,河北的大部郡县,也归在他的名下,但平坦广阔的河北平原上,还驰骋着大大小小,鱼龙混杂的各个社团。  当然,这其中最大的社团,铜马,已被刘秀收降,另一个大的社团,青犊,也基本被他击溃收降,但还有尤来、大枪、五幡等等许多中小社团没有扫平,刘秀决定趁赤眉西向与更始争锋的大好时机,扫平这些杂毛武装,使河北真正的成为刘秀之地。  另外,刘秀估计,以更始帝刘玄的成色,他绝不是赤眉的对手,因此,关中应当会大乱,所以应当伏一军于长安附近,这样,有机会的话,可以将关中收入囊中,没机会的话,也可以迟滞赤眉对山西河北的压力。  另外,最重要的是现有地盘不能丢,特别是河内郡,没有遭受王莽以来的兵灾,这个郡人口众多,粮仓充实,可以成为自己用兵的后方基地,应当找一个相当靠谱的人镇守才行。  这样,自己的部队实际一分为三了,主力由自己带到河北,偏师由山西入陕西,还有一支镇守河内郡。主力由自己为帅这就不用说了,偏师可以用邓禹为帅,这货才华横溢,丞相之才,可以成为自己的二号副手,但镇守河内用谁呢?吴汉?这货打打杀杀还可以,这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太守之职,他干不了;耿弇?也不行,这孩子太年轻了些,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刘秀最后叫来邓禹,向他咨询这河内太守的人选。邓禹推荐了寇恂,寇恂虽然是和吴汉、耿弇一同来的上谷突骑将,但此人才兼文武,做事老成,正是河内太守的最佳人选。刘秀于是下令寇恂为河内郡太守,同时任命冯异为孟津将军,负责沿黄河一线的防御。

在送走邓禹后,刘秀也带兵北上了,这样一来,在原有的根据地内,只剩下寇恂与冯异两人,这两人的工作各有侧重,寇恂主要负责河内郡的民政及刘秀的后勤事务,征收赋税,转运粮草、补给兵员武器等。而冯异主要的工作,就是对黄河对岸洛阳更始军队的防御。  而洛阳更始军队的主要将领,则是我们的两个老熟人,李轶、朱鲔。  由于是更始帝的元老了,在更始帝进入长安大封王爵时,李轶也被封为舞阴王,朱鲔本来也应封王,但这个人还就这点还好,比较谦退,不愿打破“非刘不王”的规矩,最后被封为大司马。  更始在长安定都后,由于洛阳是关外大都,需要相当重要的人物镇守,他两人受更始之命,带领田立、陈侨、武勃几名将领,率三十万众守卫洛阳。在听闻刘秀北征的消息,对是否渡河袭取河内,这几个人也有争论。  有的人认为,刘秀北征,邓禹西进,河内余兵无多,这是大好良机,正好可以袭取河内,断刘秀后路;另一方则认为,刘秀邓禹已带走了大部分兵力,河内于他不过只是后勤基地,失之无大损,徒然开罪刘秀,且赤眉已将入关,关中大战在即,洛阳兵力是否回援,都是未定之天,此时再多惹事端,实为不智。争论了几次,也没有结论,所以攻河内一事,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