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俊义的悲剧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

《水浒传》中塑造来看许许多多鲜明的人物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酸和无奈。自问世以来,书中有争议的人物有很多,人们对他们的评价褒贬不一,卢俊义就是其中一个。卢俊义的性格中有政治、善良这样的闪光之处,同时也有一定的“缺陷”,他的悲剧命运与这些不足也分不开。卢俊义之所以最终以悲剧收场,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卢俊义的典型事例是什么(卢俊义的悲剧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1)

其一,软弱。更具体的看,可以说是欺软怕硬。卢俊义面对当时的官府人员时表现的十分软弱。当时,卢俊义回家后以谋反的罪名被逮捕,但是一点也没有反抗,只是高喊自己冤枉。在审讯时,他又为自己辩解,表示只是因为迷信,害怕有血光之灾才会跟人上山,“小的并没有对朝廷不忠,希望大人明察”。不过他的身边并没有用,审讯的官员没有打算放过卢俊义,可卢俊义最后直接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然而当时的官员依然对他进行了迫害,卢俊义对此也“照单全收”,配合签字画押。

反观石秀,他前去营救卢俊义的时候,在大唐公然对灌云进行辱骂,但最后却仅仅被收押。在这件事情上,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卢俊义的懦弱与石秀的聪明做出了鲜明的对比。

卢俊义的典型事例是什么(卢俊义的悲剧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2)

其二,自负。小说中的卢俊义虽然武功高强,但是过于自负,认为自己的武功天下无敌。最开始被劝上梁山的时候还对梁山好汉表现出了不屑,最后吃了亏。还有一次就是,在出兵之前,与之关系甚好的燕青嘱咐他不要亲自上前迎敌,以免遇到危险,但卢俊义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武功足够高强,最后若不是被人搭救,恐怕早就“领盒饭”了。卢俊义身上的这种盲目自信带来的隐患也是难以估量的。

卢俊义的典型事例是什么(卢俊义的悲剧命运是由什么造成的)(3)

其三,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迷信的卢俊义先是听信别人的谎言被带上梁山,深陷宋江的圈套之中;后来,与他相交甚密的燕青对他的苦苦叮嘱他也不听,只知道一意孤行,让自己陷入陷阱之中。在招安之后,卢俊义本可以重新选择人生,但他依然不听意见,最后被高俅等人陷害,落水而死。

综上所述,卢俊义性格上的缺点让他走向了悲惨的结尾,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很多人生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