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安应思危,知危为国安;持有终身之备,方无一朝之患。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书记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作为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更应该常怀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以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推进练兵备战。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就是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危机中发现契机,进而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朝好的方向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如果一支军队做不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安必不能长久,危则随时可能袭来。

练兵备战,重在多备几手、多想几招,不能只估计一种可能性。唯有把情况想全想尽,从最困难处着手准备才不怕。老一辈军事家在思考作战问题时,总是着眼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做准备,以应付各种不测。有了忧患意识、底线思维,才能确保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如果说忧患是最好的清醒剂,那么无忧则是战斗力最致命的麻醉剂。我军已经多年没有打过大仗,官兵容易滋生太平思想,产生和平积弊,有的认为,“和平是主流,打仗不可能”“不在第一线,打也轮不上”。更有甚者,在应对战争准备上,对敌人研究不深不透,应对方案粗疏单一。这种和平麻痹思想不除,能打仗、打胜仗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一口气列出了“十七条困难”,并据此提出应对之策。正是具备这种忧患意识,我们才迎来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向强的关键阶段,国家的命运、复兴的征程,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军要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安全保障,困难不比战争年代少。目前,我们面临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东海南海暗流涌动,边界冲突仍未化解,势力蠢蠢欲动……这些明处的暗处的风险对我军履行职责使命是一种严峻考验。只有深入推进练兵备战,扎实开展实战化训练,下大力气解决“五个不会”等问题,从最困难处做准备,才能有效应对挑战,化解风险,战胜敌人,争取最好的结果。

“未来很远,我们的眼光更远。”胸怀抱负、视野开阔、肩负使命的当代革命军人,一定要有忧患有底线有担当,把敌情设想得复杂些,把困难设想得严峻些,提前做好各种应对准备,真正做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如此,“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方能亮剑必胜、不辱使命。(作者单位:河南省军区)

居安思危举步维艰(居安思危知危图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