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调制冷量与功率的关系:以35的为例与能效比的高低有直接关系的。如用一级能效比、以制冷量是3500W的空调的、它的制冷功率只是要输入1020w[瓦],制冷量是3500W除制冷功率1020w=3.43对应是一级能效比数值。如用五级能效比、以制冷量是3500W的空调的、它的制冷功率只是要输入1340w[瓦]],制冷量是3500W。 冷功率1340w=2.61对应是五级能效比数值。 现在能效比分五级:1级=3.4以上 2级=3.2 3级=3.0 4=2.8 5级=2.6。 也可以理解为以1级能效比=1度电能生产3400w的制冷量以5级能效比=1度电能生产2600w的制冷量。    

空调的制冷量,制冷功率与电功率   

空调的“匹”数,是指空调的制冷功率,或者叫制冷量(W),也就是空调的输出功率的能量。制冷功率是制冷量的1.162W,制冷量的单位是大卡。  1匹空调的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成制冷功率,乘以1.162W,即2000大卡×1.162=2324(W)(瓦)制冷功率,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1.5×1.162=3486(W),

根据计算值,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功率, 2200W—2300W称为小一匹机,2500W称正一匹机,2600W称大一匹机。2800W的称1.25匹,3200W称小一匹半,3500W称正一匹半, 3600W称大一匹半。4500(W)—5100(W)可称为2匹,或者称小二匹机,或者正二匹机,或者大二匹机。以此类推,各种叫法,均可以。  

知道了空调的制冷功率,就是空调的输出功率,我们还需要知道空调的输入功率,就是电功率,知道了电功率才可以选择电线的截面积和保护用的空气断路器,或者叫空开。   电功率是制冷功率除于能效比。能效比是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的值,称能效比;

欧洲的能效标准,空调能效水平分为A、B、C、D、E、F、G共7个级别。其中A级最高,能效比为3.2以上;D级居中,介于2.8~2.6之间;E级以下属于低能效空调。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空调处于欧洲E级水平。而在日本国内的空调器的能效比现在一般都在4.0~5.0左右。原来制冷能效比(EER)最高的是一款东芝开利空调,其制冷能效比为6.3。目前,科龙第四代双高效空调以6.65的制冷能效比,刷新了世界最高的空调能效比纪录。据悉,其在科龙实验室测得的能效比最高值已超过7.0。这说明我国的空调行业发展还是颇具潜力的。

我们国家的目前的标准是;一级能效比是空调的制冷量,制冷功率与电功率3.4以上,二级是3.2,三级3.0,四级是2.8,五级是2.6 。级别越大能耗越高。目前国家已经规定企业不再允许生产能效比在3.0以下级别的空调,该级别的空调属于淘汰产品。比如;原来的高能耗机,能效比是五级,那么,1匹空调的电功率就是 = 2000×1.162≈2324(W)/2.6≈894(W),如果是现在的一级低能耗机,那么,就是= 2000×1.162≈2324(W)/3.4≈684(W),一级比五级节省电能;894-684=211(W),如果一天制冷工作5小时计算,一个月150h×211W = 31.65度/月。因此,空调选择时,除了选择需要的制冷量,还要根据价格比和能效比选择合理的能效比档次。 

 电线的截面积选择

建议按照低能耗值选择,根据单相功率计算空调的额定电流,因为,空调有压缩机,风扇等电器均属于电感性电器,因此,按照感性负载计算电流,I=P/U/Cos¢,功率因数Cos¢考虑0.80,

那么,I=1000/220/0.80 ≈ 5.68(A),知道了一千瓦电功率的空调机的电流是约5.7安,我们可以通过该数值,求出多少匹空调的电流了,比如,1.5匹空调的电流 I ≈ (1.5×2000×1.162/2.6)×5.7 ≈7.6(A),根据导线截面的安全载流量,1㎜²的铜芯线即可,但是,考虑到线路的机械强度及损耗和穿管敷设的散热效应等情况,建议选择1.5   空气断路器的额定容量,是按照空调的额定电流的1.3-1.5倍选择。  

 通常情况下,家庭普通房间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10-150W,客厅、饭厅每平方米所需的制冷量为145-175W。因为,家用电器在工作时也要产生一些热量,这就要消耗部分的制冷量,比如像;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W/ M2,南面窗180W/ M2,北面窗100W/ M2,如果空调的制冷量,制冷功率与电功率   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可根据实际情况估算需要制冷量,还要根据个人对环境温度的感受程度,选择合适的空调机。  比如,某家庭客厅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制冷量160W考虑,则所需空调制冷量为:160W×15=2400W。这样,就可根据所需2400W的制冷量对应选购具有2500W制冷量的KF-25GW型分体壁挂式空调器。    

总之1kW电功率约等于3.4kw制冷功率     各种制冷量单位的换算关系如下:   1. 1 kcal/h (大卡/小时) = 1.163W,1 W = 0.8598 kcal/h;  2. 1 Btu/h (英热单位/小时) = 0.2931W,1 W = 3.412 Btu/h;  3. 1 USRT (美国冷吨) = 3.517 kW,1 kW = 0.28434 USRT;  4. 1 kcal/h = 3.968 Btu/h,1 Btu/h = 0.252 kcal/h;  5. 1 USRT = 3024 kcal/h,10000 kcal/h = 3.3069 USRT;   6. 1匹 = 2.5 kW(用于风冷机组),1匹 = 3 kW(用于水冷机组)  说明:  1. “匹”用于动力单位时,用Hp(英制匹)或Ps(公制匹)表示,也称“马力”,1 Hp (英制匹) = 0.7457 kW,1 Ps (公制匹) = 0.735 kW;   2. 中小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匹”表示,大型空调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常用“冷吨(美国冷吨)”表示。   冷吨通常用来标称功率较大的中央空调,一冷吨=3024大卡=3516W,计算是以大卡(KCAL/H)或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匹家用空调对应于制冷量约为2000大卡=2324W(1大卡=1Kcal/时=1.161W)。而中央空调对应的制冷系数为4~5之间。  空调制冷量可以用匹数(PH)或冷吨(RT)来标称,匹是功率单位,1PH=745W,如要转换成制冷量则需乘以制冷系数ε=2.8~5,冷吨(RT)是制冷量单位,冷吨通常用来标称功率较大的中央空调,一冷吨=3024大卡=3516W,计算是以大卡(KCAL/H)或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匹家用空调对应于制冷量约为2000大卡=2324W(1大卡=1Kcal/时=1.161W)。而中央空调对应的制冷系数为4~5之间   螺杆机的制冷剂充注计算(公司估算)   制冷剂(R22)Kg=(制冷量/3.516)*0.6-----0.8\\\  空调的制冷量和功率。  常用:1050KW=300RT(冷吨 )。  冷媒冲注系数:0.6-0.8。1KW=860Kcal  1HP=1匹=736瓦 -----745.7W=2684.52KJ      

功率是指制冷机为获得制冷量所消耗的能量电功率     1KCal是指1Kg水在一个大气压下.以温度 19.5℃加热至 20.5℃时所需的热量。   1BTU是.1磅重的水加热温度上升1华氏度所需的热量为一个英热单位。  冷吨是24小时内将一吨0℃水结为0℃冰所放出的热量    空调的制冷量和输入电功率必然成正比例关系。   输入的电能,是驱动压缩机运转,同时驱动控制电路以及风机运转所使用的电量。而制冷量(或者带热泵制热)那么这个冷量(正规的说法是散热能力)是由于制冷剂蒸发(汽化)吸热冷凝(液化)散热过程中带走的热量。     

三相空调制冷量和制冷输入功率(空调制冷量电功率)(1)

,